簡單科普帝王蟹的知識,你總有機會用到的。
————————————————————————
食用前的一些常識
紅色帝王蟹(Red King Crab)
學名:*Paralithodes camtschaticus*
帝王蟹雖然叫“蟹”,但生物學上屬於石蟹科(只有6條行走腿+2只螯足+2條退化腹足)。
它們最大個體可以重達15公斤(平均12公斤),壽命可達20-30年, 成年帝王蟹的腿部展開可達1.8米。
圖中的帝王蟹約3~4公斤。

在挪威,食用帝王蟹只吃蟹腿和蟹鉗,不吃身體。
並且在挪威烹飪帝王蟹時,螃蟹不能是活的,必須先殺再煮


————————————————————————
發源地和物種入侵

首先要知道,帝王蟹並非挪威本土物種,它們原產於北太平洋的寒冷海域(俄羅斯堪察加半島、阿拉斯加等地)。
圖中的所有帝王蟹,均來自俄羅斯(講解員這麼說的,我覺得他的意思應該是,它們的祖籍是俄羅斯)
20世紀60年代,蘇聯科學家將帝王蟹引入巴倫支海(挪威與俄羅斯交界處),旨在增加漁業資源。然而,由於缺乏天敵,並且啥都能吃,所以帝王蟹種群迅速擴張,如今已成為挪威北部海域的“入侵物種”。

據挪威海洋研究所統計,巴倫支海的帝王蟹數量已超過2000萬隻,總數遠遠超過挪威人口(吃不完根本吃不完),部分區域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5000只。政府通過配額捕撈控制種群,但生態影響仍持續發酵。
————————————————————————
物種特點和生理結構
帝王蟹偏愛寒冷(0-5℃)、深度50-300米的沙質或泥質海床,挪威的巴倫支海、芬馬克海岸是其核心分佈區。

殺帝王蟹時會流出白色透明液體,但是實際上血液堆積起來會發現是淡藍色的。另外它們血液中含有抗凍蛋白,防止體液在低溫下結冰。 冬季向淺海移動繁殖,夏季退回深海,類似“季節性旅行”。
我們這次見到的所有帝王蟹,基本都在四公斤左右的成年公蟹,因為挪威政府實施嚴格捕撈配額(僅允許捕撈雄性,最小甲寬13釐米)。
圖中這麼大的帝王蟹足夠三到四人食用。

————————————————————————
它們堅硬的外殼(主要成分為幾丁質和碳酸鈣)以深紅色、紅褐色、酒紅色為主,部分品種呈橙色、棕色,還有藍帝王蟹泛著青藍色光澤。需定期蛻皮生長,幼蟹每年蛻皮數次,成年後頻率降低。

————————————————————————
雄蟹有兩個丁丁,位於其腹部下方。生殖肢是一種較為細長的附肢結構,在繁殖季節,雄帝王蟹會通過生殖肢將精子傳遞給雌蟹,以完成受精過程。

————————————————————————
帝王蟹在捕食時,利用這些牙齒將食物切割成較小的塊狀,便於吞嚥和消化。比如,當它們捕捉到貝類、小魚等獵物後,通過口器的開合和牙齒的作用,將獵物的肉從外殼或骨骼上分離下來,並進行初步的研磨。

————————————————————————
帝王蟹的神經系統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反射能力。即使蟹已經死亡,其腿部的神經細胞在短時間內仍能保持一定的活性,當受到外界刺激,如切割、觸碰時,神經會產生衝動,引發肌肉收縮。

————————————————————————
帝王蟹的腿和鉗子都可以自行斷肢,再生。當他們遇到打不過還很難跑掉的天敵時,會選擇斷腿求生。還有就是同類爭鬥或者被掐住被漁網纏繞時,也會自主斷腿。通常情況下,幼蟹的再生能力較強,斷肢後經過幾次蛻殼,大約幾個月到一年的時間就能重新長出較為完整的肢體。成年帝王蟹的再生速度相對較慢,可能需要一到兩年甚至更長時間。

我記得的差不多就這些,大家吃的時候記得幫對象用剪刀把腿豎著剪開,這個很費時間,冷了就不好吃了。
希望各位看完點個贊,祝xdm有錢有閒,有對象的帶對象去吃,沒對象的直接實現帝王蟹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