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世界:因与果》这款惊悚悬疑之作,很难相信是一款由国内制作团队研发的独立游戏。本作一反常态,没有选择国内恐怖游戏常用的中式民俗,反而选择了欧美喜好的反乌托邦、黑色以及“意识流”这类型的题材。再加上游戏里的叙事手法、表现形式、视觉效果,都有着浓厚的欧美风格。兼之步行模拟、轻度解谜的玩法,想起了国外的一款悬疑剧情向游戏《艾迪芬奇的记忆》,虽然剧情内核不同,但是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若我奉献,我必回响
咱们的主角,利维坦思想局的一名Roam干员,“若我奉献,我必回响”便是一句极其有力量的职业口号,类似于“万物皆虚,万物皆允”。听着这句口号,是不是绝对员工对于公司单位有很强的凝聚力,然而,反乌托邦的题材,怎么可能会如此肤浅,面子上的“美好”,里子中的“吃人”,这才是内核。(由于本作不宜剧透,就简单说说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了)。

那么利维坦公司,这家以“利维坦”——《圣经》中是象征邪恶的一种海怪——为名的公司,其本质已经不言而喻。战争、和平,奴役、自由,无知、力量,看似利维坦公司结束了战争,带来了和平,解放了奴役,获得了自由,消除了无知,释放了力量。实则一切都是相反的,“吃人”的战争,伪善的和平,精神的奴役,资本的自由,底层的无知,虚假的力量……“剩余价值”,在此表现的淋漓尽致,员工只是损耗品,当压榨完所有潜力,便如同垃圾一般抛弃,而他的妻儿甚至是本人还要对公司感恩戴德,正如员工喊公司AI主脑为“Mother”一样,公司就是员工的母亲,并且一直用巨大的眼球注视着子女的“母亲”。精神、身体的双重奴役,将这个利维坦公司“吃人”的本质,描绘得有声有色,真就是邪恶巨兽“利维坦”,吃人不吐骨头。

行于黑夜,潜入脑海
Roam干员,即所谓的夜行者,利用利维坦公司的高科技,可以潜入到被审问者的脑海记忆之中,以被审问者的身份,再现过去的场景,寻找犯罪的证据,洞悉犯人的心理,然后讲这些内容提交给公司“母亲”,完成本次工作任务。然而,人心是最为复杂的,脑海里的世界也是最为“玄幻”的,尤其是游戏中彻底使用他人的身体、代入到他人的思维这种方式,很容易就产生一些错觉,倘若经历了各种黑暗、扭曲、诡异的记忆,那么这一切在回归到现实的那一刻,虽然和“庄周梦蝶”类似分不清真假虚实,但是风险可远比梦蝶高出太多。这也是为什么每一次任务之后,都要被“Mother”询问数个关于心理方面的问题,来判断该名干员是否能够继续干。其实,玩家在场景中其实也可以看到诸多探员的精神面貌,部分平静,少数亢奋,但是大多数都处于一种悲观、痛苦之类的负面情绪。除此之外,干员,也是利维坦公司众多员工中的一员,同样也是“物品”中的一个,所以精神彻底崩溃的干员结局,懂的都懂。
小小解谜,轻松拿下
解谜,以两种形式为主。其一,通过对房间环境的探索,寻找到一些关键信息以及任务物品,用于开启下一个环节。其二,利用各种方式,尤其是本作的特色,诸如观看监控回放录像、各类谜题解开答案、文字数字细节信息等方式,找到各类密码并将其开启。综合来看,本作的结局除了特殊的收藏品解谜,有些类似于公务员考试的逻辑题会有难度之外,关于剧情方面的解谜,也就是密码破译可能费点事,其余的非常简单,基本不需要过多的思考,跟随剧情走的过程中就把解谜给完成了。
微恐,但是不代表不恐
恐怖,个人觉得本作当归属于微恐范畴。大部分的场景其实更偏向于营造一种诡异、悬疑、扭曲、黑暗的氛围。这种氛围感,伴随着剧情的扑朔迷离,很好的让玩家沉浸于游戏的世界中,跟随着编剧安排的路线,一点点的探索这个故事。
不过,微恐级别的恐怖,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恐怖,尤其是这部作品非常擅于使用“Jump Scare”这种突然起来的惊吓,把握非常到位。这种“Jump Scare”环节,出现的次数不多、频率不高,不会因为频繁的“Jump Scare”让玩家感到疲劳而适应了恐怖。相反,每一次的“Jump Scare”都能在恰到好处的时机,给玩家吓到那么一下子。不知道其他玩家如何,反正每次“Jump Scare”的出现,咱难免都会身体打那么一个摆子。当然,这其中除了视觉效果之外,背景音乐和音效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最后
这种通过营造氛围以及特殊的叙事手段的步行模拟剧情游戏,其实比较“吃”玩家自己的个人喜好,喜欢就是喜欢,无感就是无感,尤其是本作的剧情还不算完美的情况下,前期硬核黑色的反乌托邦剧情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但是到了后期就没有把这个特色继续保持下去,海还是有那么一些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