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回响


3楼猫 发布时间:2025-02-20 19:15:28 作者:阿拉斯加斯基 Language

               也许真正的悲剧在于……华伦斯坦如同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赫克托尔一般,一次次力挽狂澜拯救了帝国。———————《三十年战争史》

         他,是帝国的一把利剑,在三十年战争中大放光彩,与新教阵营中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并称三十年战争中的双雄。他就是雇佣兵战术之王,帝国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大元帅,蝗虫将军————————华伦斯坦     

历史的回响-第0张

华伦斯坦

帝国元帅的伊始                

      谁能想到,日后叱咤风云的将军,在最初是如此的落魄。华伦斯坦出生在波希米亚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中,更加不幸的是其在12岁就失去了双亲,这使得小华伦斯坦的生活雪上加霜。

       1604年,华伦斯坦随着神圣罗马帝国辖下的波希米亚分遣队,参与了哈布斯堡王朝镇压匈牙利波斯坎起义。1606年6月,他被哈布斯堡王朝任命为摩拉维亚军队上校,秋天,华伦斯坦成为未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的侍从。华伦斯坦此时已与帝国的命运相绑定,同时为了进入帝国的核心权利层,华伦斯坦该信天主教。同时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华伦斯坦于1609年与捷克一位富有的寡妇结婚,一跃成为大地主,为日后的崛起打下基础。

传奇生涯的开始

            1618年不堪忍受哈布斯堡王朝民族压迫的波西米亚人民在布拉格举起义旗,三十年战争从此开始。华伦斯坦立即参加了对捷克起义的镇压,在白山战役大败敌军。通过对波希米亚人的镇压战争,华伦斯坦在财富与名气上收获巨大,一方面,华伦斯坦收回了被占领的祖宅,并将许多土地占为己有,因此战而不断增长的财富和威望吸引了许多雇佣兵加入他的队伍,另一方面皇帝斐迪南二世表现出了对华伦斯坦的依赖 华伦斯坦受封弗里德兰公爵。华伦斯坦通过掠夺的这些资源,打造了一支装备精良的私家军,这成为了华伦斯坦然后平步青云的资本,也为他的结局埋下了祸根。

历史的回响-第1张

志得意满的华伦斯坦

           1625年,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在反哈布斯堡同盟的支持下,率领丹麦军队攻入德国,三十年战争第二阶段开始。皇帝斐迪南二世来不及为波西米亚的彻底臣服而庆祝,因为北部复杂的局势让他十分头疼。众多的敌人,急需恢复元气的波西米亚地区,流动的新教叛军以及如何处理德国北部和中部的新教让德皇寝食难安,这时候,华伦斯坦这种帅才便是“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出于制衡国内贵族的需要,以及满足实现征服北部诸邦,统一德意志的战略雄心,皇帝将北部战区的统帅权交给华伦斯坦,这个耀眼的将星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1625年华伦斯坦驻军马格德堡,进而转战上匈牙利。克里斯蒂安四世计划兵分两路,由他手下两位经验丰富的将军曼斯菲尔德与布鲁斯维克带领。

         德绍桥战役,由于配合良好,华伦斯坦及时赶到并从侧翼突入,使得曼斯菲尔德大败,在溃散时损失大量兵力。损失了近一半的兵力的曼斯菲尔德无力再战,德绍桥战役,华伦斯坦取得胜利。

          而在鲁特尔战场,布鲁斯维克被老将蒂力稳扎稳打的战术死死咬住,老将蒂力开始反击,并配合在另一线取胜的华伦斯坦,将布鲁斯维克的阵线撕成了两半,丹军大败。

          至此,华伦斯坦与蒂利伯爵合作成功击退丹麦入侵,收复了德意志西北领土,华伦斯坦获封梅克伦堡公爵和“波罗的海大元帅”称号,名望大涨。 1629年5月22日,德丹双方在波罗的海港口城市吕贝克签署了《吕贝克和约》,华伦斯坦代表皇帝参加和会。按照和约规定,丹麦王国拿回战前所有领土,放弃对所有德意志北部主教区的领土要求,解除与德意志北部诸侯国的同盟关系,丹麦王国从此不得再干预帝国事务,德意志北部的边境危机骤解。

           1630年,三十年战争双雄的另一位,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介入战争。1631年9月,帝国军队在布莱登菲尔德会战中失败,德意志北部陷入瑞典国王之手,古斯塔夫·阿道夫随即进攻德意志南部,并在很短的时间里接近了奥地利边境,老将蒂力战死,巴伐利亚全境沦陷,此时的德意志全境陷入危险之中。之前因主张加强皇权而被贵族封臣们弹劾而停止的华伦斯坦再次复出并指挥帝国军,华伦斯坦积极用计谋分化瑞典与萨克森的关系,同时争取到了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军事力量。在第一战纽伦堡会战华伦斯坦与古斯塔夫首次交锋,此战以古斯塔夫撤退告终。而11月6日的吕岑会战中,华伦斯坦虽战败但却击毙了古斯塔夫二世,达成重创瑞典军的目的。

历史的回响-第2张

三十年战争

历史的回响-第3张

古斯塔夫二世

      

历史的回响-第4张

      过刚易折 

           古斯塔夫·阿道夫死后,华伦斯坦认为和平谈判的机会到了,于是向皇帝提出和平谈判建议,但此举遭到了国内天主教势力的反对,华伦斯坦对此感到不满,而一场场的胜利以及手握重兵所带来的傲气,使得华伦斯坦做出了以自己一人促成和平的行为。1633年1月,华伦斯坦重新开始与捷克和萨克森的秘密会谈,同时派心腹特使去与瑞典人、法国人会谈。同年,瑞典再次进犯,而华伦斯坦却依旧按兵不动,尽管皇帝已多次下令。或许这是华伦斯坦在宣誓自己的重要性,但是现在的他在德皇眼中已经死了,现在只不过是逐渐死亡的过程罢了。

       1634年1月11日华伦斯坦在比尔森召开了一个老军官会议,会上,他要求他们宣誓誓死效忠于他,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维也纳。我们或许可以想象一下德皇看到这个密报时的表情,戏谑,愠怒,难以置信于如此帅才在政治上如此迟钝低能。皇帝据此认为华伦斯坦已公开叛变,于是,1月24日,帝国颁布命令,解除华伦斯坦的职务,大赦全体军官,唯有华伦斯坦的几个亲信军官除外。2月25日,华伦斯坦在卧室被几个苏格兰、英格兰、爱尔兰士兵刺死。

         一代将星就此陨落,没人知道他死前在想什么,是12岁父母双亡时的无助,是成为皇帝侍卫时的激动,是第一次胜利的喜悦与自豪,是对自己迟钝的政治嗅觉的后悔,还是征战一生,终于解脱的释然,没人知道。他死了,战争依旧会延续,德国的霸业也不会结束,时代的车轮依旧滚滚向前,后续还会有人像他一样兴,像他一样衰,但没人在乎。

人们在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黑格尔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