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突如其來的“不見”,以及那永遠沒有答案的結果,便是她對我的報復。
最溫柔卻最殘忍的報復。
……
這是遊戲《餓殍:明末千里行》標準結局的結尾。
初看時,覺得難過,覆盤了遊戲劇情脈絡。
簡而言之,是一個明末小孩愛上了使得她家破人亡的罪魁禍首的狗血故事。
不少人抨擊著編劇的扯淡能力,說,這種程度的機緣巧合完全不符合邏輯。
十二歲的小女孩是怎麼做到啃食著家人的血肉,帶著那咬牙切齒的憤恨,踏上去尋找“真相”或是復仇的道路呢?
我想,他們是對的,一個小女孩壓根就沒有在亂世存活且還要追尋父親失蹤的線索的能力,倘若穗真這麼牛逼,那區區饑荒哪能難倒對方?她一個人帶著全家荒野求生,跑到埃及和埃及人搶尼羅河流域的莊稼就完了,又怎麼會落到一個家破人亡的地步?
以現實邏輯來講,這部遊戲已經失敗到不能再失敗的地步,但以言情來講,我倒是能給一個還不錯的分數。
雖然劇情狗血,但狗血也算得上是文學上的一部分,用狗血來填充互動類小說遊戲也無不可。
最起碼他也確實讓我開了眼界,玩著玩著,我會湧起一種感慨。
“人這種生物倘若遭遇了生存危機,那麼就會褪去‘人’的外皮,變成為活而活的野獸。”
為了活命而殺人的劊子手“良”,在和一群天真小孩生活的過程中,默默受到影響,在那篝火的皮影戲前,在那澡堂的浴池裡,在那客棧的廚房中。
又把丟在陰暗中,“人”的外衣默默穿起,但這外衣卻是沾著血汙的幌子,那些死在你手下的生命無時無刻都在發著呻吟的哀嚎,像是風,連綿不斷地吹拂起你的回憶,吹拂起你的精神。
不管你現在再如何好,再怎麼改變,過去的陰影也總會追上你,帶著悔恨,帶著苦痛。
做錯了就是做錯了,你沉默,你懊悔,可恍惚間豁然想起,若你當初沒有撿起那把刀子,那麼在這絕望窒息的世界,你甚至無法活下來。
你自持著良心死去,孤獨的走在通往輪迴的路上,回顧一生,發現混混碌碌,孤孤單單,並不精彩,並不神聖。
無法遇見那個精靈古怪的小崽子,無法保護那些想要和你在一起的小孩,無法牽著她的手,與她一起在洛陽黃昏的街角走走停停。
你越發的沉默,想著這個世界為何如此殘酷,倘若可以再來,那麼你該怎麼辦?你能怎麼辦。
真是叫人無力的絕望啊,任你如何選擇,她都會踏上那條絕望的道路,你改不了,你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看著……看著那個對你輕笑,對你溫柔的女孩死在這痛苦的世界上。
……………………
詩人之所以會歌頌命運的苦難,是因為命運所致的悲傷,永遠真誠,永遠深刻。
如果編劇是想讓我真情流露。
那我想,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