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倫布跨越半球的遠征之前,阿茲特克文明與印加文明、瑪雅文明共同構建了一道盤桓於美洲的文化奇觀。
如果從視覺觀感來看,阿茲特克文明十分接近於埃及文明——同樣有金字塔,同樣有炎熱的天氣,同樣有自己的圖騰崇拜、特色宗教文化和神秘的巫術,不同的地方大概在於:阿茲臺克的城市往往深處沼澤窪地之中,潮溼的氣候給阿茲特克人帶來了豐富的食物資源、可能是過於優渥的生存條件和驍勇善戰的原始野性。
如今我們看到的很多美國遊戲中關於“神秘”的部分,很多內容來自於這些文明痕跡的文化延伸——比如《獵殺:對決》中那個狼人與豬妖穿行的密西西比死亡沼澤。
不過這大概也有跡可循:古印第安人和阿茲特克人都有著“人祭”的傳統,他們有著“金星崇拜”——他們相信星星是神明的具現化,會帶來無法逃避的災難,而唯一平息神靈災難的方式就是獻祭活人的鮮血。
大西洋成為了曾經的天然“隔離帶”,保護著荒蠻時期的原始文明可以野蠻生長,但隨著風帆與槍炮的來臨,屬於廣義“印第安人”的和平,不復存在了。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成為了最初的征服者,然後是英國人與法國人,隨著歐洲工業文明在美洲的推進,曾經的印第安文化已經被從事實上無情的抹除了。
無論歐洲人如何美化自己的“征服”行為,白人遠航者對於美洲原住民的人道罪行沒有任何理由,就是單面的殺戮、掠奪、毀滅而已,這樣的罪行罄竹難書,而這些文明殘存的痕跡僅僅在侵略者的記錄中殘存:
1521年,西班牙征服者科爾特斯攻佔了有30萬人口的特諾西提特蘭城。首任墨西哥城總督安東尼奧門多薩被賦予了一項特別使命,找到阿茲特克本地的書記員。這份關於阿茲特克文明的報告,分為三個部分總計71頁。
好消息在於,類似於很多遊戲中生命逝去後靈魂“回到世界樹”的設定,那些消逝了的人類文明,最終也會以某種形式被傳承和記憶,比如,關於阿茲特克的記憶,可以是通過遊戲?
如今我們看到阿茲特克,只能在《文明》和《女神異聞錄》?
在《文明5》,如果困難難度,你在隨機地圖附近碰到一家阿茲特克,那麼大概率還是重開比較好(這個結論大概在《文明帝國6》也沒有改變)——儘管被西班牙人用堅船利炮秋風掃落葉般的征服,但阿茲特克在冷兵器時代也是非常驍勇好戰的民族,對於墨西哥谷底而言他們也不是原住民而是外來的侵略者,這一點也被遊戲非常傳神的還原了。
和《文明》類似,《帝國時代》中阿茲特克同樣是非常適合前期快攻,用征服來滾雪球的民族,早在《帝國時代2》的資料片中,阿茲特克便以附加民族出現,最基礎的戰鬥單位“劍士”是特色阿茲特克戰士,擁有遠超一般劍士的戰鬥力。
那麼除了《文明》和《帝國時代》這種天然還會涉及到多民族的遊戲,還會有什麼作品會涉及阿茲特克古文明呢?
這個答案或許讓人意外,那便是《女神異聞錄》系列——眾所周知,這個系列的基本怪物體系可能認為是“世界神話大觀”,那麼阿茲特克文明自然也不會例外,比如十分有代表性的“羽神蛇”。
當然《女神異聞錄》中的羽蛇神或許和原型差距不小——原型是鮮豔彩色羽毛裝飾的大蛇,不過還是有一些要素保存下來了,那便是這是掌管生產與風雨,用鮮血創造人類的神,所以這大概也解釋了——
最後的太陽,為什麼是一款圍繞“血祭”的遊戲
《阿茲特克:最後的太陽》是一款資源採集和建造玩法的生存風格經營模擬遊戲,簡單來說——這是一款《風暴之城》風格的遊戲:即在常規的建造模擬遊戲的基礎上,增加“生存壓力”作為玩法調劑。
在24074評價獲得95%好評率的《風暴之城》,充分證明了名為“壓力”的佐料是十分有效的玩法調劑:
這其實也是所有類似遊戲中一個共同存在的問題,比如在《星露穀物語》或者《符文工房》中,我們種田的最終目的可以是(結婚)不斷的改進生產工具,種更高級的蔬菜、採集更高級的礦物,但最終它還需要另一個目的性更強的出口,那麼這個出口,在《風暴之城》是惡劣的天氣,在《阿茲特克:最後的太陽》則是夜晚的邪神入侵。
在這款遊戲中,時間分為白天和夜晚,白天可能和一般的模擬經營建造遊戲沒有太大的不同;
但是當入夜時,災禍伴隨著“月亮”一起降臨,體現為邪神用魔法攻擊你的領地,唯有的對抗方式是可以張開“血之壁障”抵抗惡靈的攻擊(會隨著攻擊持續的被消耗),那麼血來自於哪呢?便是活人的獻祭。
在《阿茲特克:最後的太陽》,你可以把俘虜、平民和貴族用於獻祭(最開始只能獻祭俘虜,需要神廟升級)。
顯然越高級的民眾獻祭可以得到更多用於防禦的血液,但用平民或者貴族獻祭會增加民眾的不滿值、降低勞動力(但是也可以減少食物消耗)、損失潛在的祭祀(貴族可以不可逆轉職為祭祀),所以這是一個需要權衡的問題,可以人祭,但不要貪杯哦。
所以可能你的目標瞄準了“俘虜”——在歷史上,阿茲特克確實有大量以獲得戰俘為目的的戰爭,稱為榮冠戰爭。
不過可惜的是目前遊戲處於demo,很多內容,包括應該會有的征戰部分並沒有開放,不過出於“血量供應”的角度,這個系統幾乎也是必然會存在的,因為目前除了獻祭活人,只能夜晚派祭祀去沉沒神廟取血,但這也不是可以持續供應的來源。
圍繞著用鮮血供給給建造模擬玩法加料之外,《阿茲特克:最後的太陽》還有更多對於文化層面的細緻還原——比如遊戲中我們所處的也是沼澤地。
對於民居而言,除了交通道路的連通之外,還需要“溝渠”確保水源的供給,此外我們也可以用泥土填坑還“圍湖造田”,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阿茲特克城市(概念圖)是這樣(下圖),可以說這就和歷史上的阿茲特克人高度相似了。
總的來說,《阿茲特克:最後的太陽》可能是一種對於國人來說十分罕見的文化背景,但它也確實體現了更多文化層面的價值:遊戲不僅僅是娛樂,它也可以帶來一種知識領域的趣味;而相比於課本上的知識,通過《女神異聞錄》認識羽蛇神、通過《阿茲特克:最後的太陽》瞭解阿茲特克的血祭顯然有有趣的多。
被西班牙人付之一炬的特諾奇蒂特蘭,在墨西哥的廢土上重生,而在我們手中的阿茲特克,或許也有機會迎來那個沐浴著鮮血與晨曦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