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价值往往是在民族大义面前才看出来,也往往是在遭遇巨大诱惑的时候才露出底色,更会在世界纷乱的时候,于选择中呈现。
林徽因在这些时刻都格外清醒。
卢沟桥事件爆发后,她这样写信给孩子们:
“我们身为父母,不怕打仗,也不畏惧日本侵略者。作为中国人,面对国难时刻,要勇敢,要有决心。”
当时因为持续发表了一些震惊世界的而学术文章,梁思成和林徽因引起了日本人的高度关注。
为了不与侵华者合作,林徽因不顾肺病缠身和身患腿疾的梁思成,毅然出走昆明。
他们携带着大量的建筑学资料,拖家带口,穿越过大半个中国,到达了昆明。
在昆明,林徽因与梁思成先是接受了西南联大校舍的设计任务。
因为流亡在外,建立校舍的经费严重不足,他们的设计图纸一改再改。高楼改成矮楼,矮楼又改成平房,砖墙换成了土墙。
每改一稿,林徽因都要落一次泪。
最后的定稿简陋成了茅草屋,林徽因已经泣不成声。
她和梁思成痛心的发声:“中国未来的文化命脉,难道就在这样的茅草屋里学习吗?”
字字仁者之心,字字泣血之声。
经年的奔波也拿走了林徽因的健康,刚刚人到中年,她已经病入膏肓。
她和梁思成退守李庄,一边卧病在床,一面开始整理建筑学资料,为出版中国第一本建筑学专著而拼尽全力。
常常是梁思成书写,林徽因为他校对润色,遇到外文资料,还兼职翻译。
远在国外的朋友知道了她的情况,想让她去治病,她拒绝了。
林徽因对梁思成说:
“我深信一个有爱国心的中国知识分子,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祖国的。”
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受聘清华,已经瘦弱到皮包骨头。
但她依然倾尽最后的力量,为清华园设计了胜因院,为古建筑的去留发声。
当时北京刮起了一阵拆除古城墙的风。
林徽因嘶哑着喉咙呐喊:“你们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
面对着疯狂的拆除,她绝望地说:“50年后,历史将证明我是对的,而你们是错的。”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辞世,年仅51岁。
倾世才华,至此陨落,再也没有机会去展示……
林徽因离世后,她的故事被大书特书。
但时代对她的解读大多停留在情感八卦,局限在女性本身。
这并不是她真正的价值。
认知维度的错位,决定了我们终究难以真正理解她。
其实,属于林徽因的安逸和花前月下并不多。
战乱纷繁,太多时候她都行走在风餐露宿中,与疾病抗争,与学术同行,在实现内心责任的路上奔驰。
她钟情建筑,热爱文学,艺术、绘画,书法,一直在探索如何实现生命更高的价值,努力发出自己的专属声音。
因为她懂得,时间有限,独立思考,才能活出了人生最大的丰富;
责任在肩,敢于担当,也是女性活出真我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