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塔》是由俄罗斯团队Aihasto打造的3D第一人称心理恐怖游戏,表面上披着二次元恋爱养成的外衣,内核却是一场关于虚拟与现实的恐怖游戏,有着独特的“甜蜜与惊悚交织”的叙事风格和多元玩法融合的创新设计。

剧情上游戏以玩家被米塔强行拖入其所在的“虚拟宇宙”为开端,展开了一场跨越次元壁的逃脱之旅。剧情最大的亮点在于其“非线性嵌套结构”——玩家在不同版本的米塔世界中穿梭,每个版本对应着米塔的某一重人格:从温柔体贴的“善良米塔”到癫狂暴戾的“疯狂米塔”,从呆萌的“瞌睡米塔”到神秘莫测的“幽灵米塔”,角色形象的颠覆性反转不断冲击着玩家的认知。

玩法上,前半段以温馨的日常互动为主,玩家需完成整理房间、烹饪料理等养成任务,通过对话选择提升米塔好感度;而当米塔展露病娇本性后,游戏瞬间切换为密室逃脱模式,要求玩家在有限空间内破解密码锁、123木头人等烧脑谜题。更令人惊喜的是,游戏穿插着射击、音游、赛车等十余种小游戏,例如在霓虹闪烁的舞池与“帽皇米塔”尬舞、在像素风格的横版关卡躲避米塔的激光追杀,这些看似割裂的玩法实则服务于“版本穿越”的剧情逻辑,让玩家在风格骤变中体验虚拟世界的荒诞性。

游戏最耀眼的优势在于其“矛盾美学”的塑造。美术层面,粉蓝主色调的日系房间与血腥卡带、故障噪点形成视觉对冲,甜美立绘与米塔脖颈处突然崩裂的缝合线构成惊悚反差;叙事层面,开发团队巧妙地将恋爱养成的情感黏性与心理恐怖的压迫感结合——当玩家刚为拯救“破损米塔”落泪,下一秒就被疯狂米塔用电锯抵住喉咙,这种情感过山车般的体验令人窒息又欲罢不能。然而,作品的缺憾同样明显,前两小时琐碎的日常互动容易让玩家误以为这是款纯恋爱模拟游戏,而后期关键剧情又因信息密度过高显得仓促。

总体而言,《米塔》如同其角色一般充满矛盾特质:它用糖衣包裹着锋利的刀片,以解构主义手法撕开虚拟温情的假面;尽管玩法缝合略显生硬、恐怖节奏稍欠火候,但其对“虚拟存在主义”的大胆诠释、对Meta元素的创造性运用,足以在独立游戏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开发者埋藏的彩蛋——当玩家凝视镜中倒影超过两分钟,背后会浮现米塔的诡笑——这款游戏也在不断质问:究竟是我们驯化了虚拟角色,还是代码早已侵蚀了现实?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云焕破军 原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