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掉地五秒定律”究竟能不能信?| 利用科学检验生活真理


3楼猫 发布时间:2025-03-27 05:59:57 作者:在下木木 Language

    聪明小脑瓜,科普顶呱呱!

    专注于医学类科普,偶尔游戏安利,极少书籍安利~

“食物掉地五秒定律”究竟能不能信?| 利用科学检验生活真理-第0张

    “食物掉地五秒定律”大家想必早有耳闻,当好吃的东西不小心掉到地上,常常会用“五秒定律”来安慰一下自己。

    但到底这个定律能不能信?翻看过去的一篇研究,居然发现已经有人进行了科学检验!(2016年)

“食物掉地五秒定律”究竟能不能信?| 利用科学检验生活真理-第1张
“食物掉地五秒定律”究竟能不能信?| 利用科学检验生活真理-第2张

“食物掉地五秒定律”究竟能不能信?| 利用科学检验生活真理-第3张

🔷文章是怎么做的呢?原理很简单,就是模拟掉食物。

    研究者将不同的食物掉到已接种细菌的不同表面上,然后样本回收并评估不同物体上面的细菌数量。

 

🔷具体用到的实验材料:

  • 4 种表面:不锈钢(厨房常用)、瓷砖、木质、地毯(模拟家庭环境)

  • 4 类食物:西瓜(高水分)、面包(中等水分)、黄油面包(油脂)、橡皮糖(低水分)

“食物掉地五秒定律”究竟能不能信?| 利用科学检验生活真理-第3张

· 2 种接种液:营养丰富的 TSB 肉汤 vs 基础蛋白胨缓冲液(此条件下细菌存活率较低)

 通过接触不同时间:

• 接触时间:<1 秒、5 秒、30 秒、300 秒

“食物掉地五秒定律”究竟能不能信?| 利用科学检验生活真理-第3张
“食物掉地五秒定律”究竟能不能信?| 利用科学检验生活真理-第3张

    简略的实验步骤如下:

表面预处理 → 细菌接种 → 干燥5小时 → 食物接触 → 样本回收 → 稀释培养 → 数据计算 → 统计分析

“食物掉地五秒定律”究竟能不能信?| 利用科学检验生活真理-第3张
“食物掉地五秒定律”究竟能不能信?| 利用科学检验生活真理-第3张

    根据以上方法,得到的结论是:

1️⃣接触时间:时间越长风险越高

  • 即使接触时间 < 1 秒,细菌转移已大量发生

  • 西瓜在 300 秒时细菌转移率最高(瓷砖 91%、不锈钢 93%)

  • 橡皮糖即使接触 300 秒,细菌转移率仍低于 0.1%

     

2️⃣食物类型:水分决定转移率,水分越高的食物,细菌转移率越高,最高者为西瓜

 

3️⃣表面材质:光滑度决定风险

  • 瓷砖 / 不锈钢:光滑表面转移率最高

  • 地毯:多孔结构截留细菌,转移率仅 0.2%

  • 木材:表面多孔性差异导致转移率波动

“食物掉地五秒定律”究竟能不能信?| 利用科学检验生活真理-第3张
“食物掉地五秒定律”究竟能不能信?| 利用科学检验生活真理-第3张

    总结!!!

1️⃣“五秒定律”是不对的哦:即使掉到地上的时间 < 1 秒也存在细菌转移(如果吃橡皮糖可能会好上那么一丢丢~)

2️⃣多因素综合影响细菌转移:食物湿度>表面类型>接触时间

3️⃣多孔材质会隐藏更多细菌,所以大家装修记得怎么做了吧!

 

    下次食物掉地时,与其纠结秒表,不如根据食物类型和表面材质做出理性选择。

“食物掉地五秒定律”究竟能不能信?| 利用科学检验生活真理-第3张

参考文献:

Miranda RC, Schaffner DW. Longer Contact Times Increase Cross-Contamination of Enterobacter aerogenes from Surfaces to Food.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16 Oct 14;82(21):6490-6496. doi: 10.1128/AEM.01838-16 . PMID: 27590818; PMCID: PMC5066366.

“食物掉地五秒定律”究竟能不能信?| 利用科学检验生活真理-第3张

    我是木木,一个好玩又有趣的科普分享大王~

    各位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的可以点一下免费的盒电支持我的创作吖

“食物掉地五秒定律”究竟能不能信?| 利用科学检验生活真理-第3张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