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可以带你去学吉他,带你去看长颈鹿,给你唱歌,教你游泳,我们大可不必拯救世界,我只要我身边有你就好。”
游戏画面
刚进入游戏,就被它电影级的画面和音效震撼。开场的宁静小镇,温馨的家庭场景,转瞬就被混乱、恐惧取代,瞬间把自己这个残酷末世。随着队友的脚步,穿梭在破败城市、阴暗下水道和废弃工厂,游戏的每一帧画面都满是细节,残垣断壁、疯长的植物,还有各种怪物,代入感极强,让人真切感受到世界的绝望与荒芜。音效更是一绝,感染者的嘶吼、武器的碰撞声,还有环境音效,从风声到水滴声,让我仿佛置身其中,紧张又刺激,游戏比较吃配置吃显存。

战斗机制
战斗和潜行机制是游戏的亮点。手柄游玩感觉体验更佳,但是建议将辅助瞄准设置拉满,这样就能开镜自动锁敌,再稍微挪动一下摇杆即可架到爆头线。

战斗时,枪支射击手感真实,后坐力、换弹动作,都很有代入感。但弹药稀缺,让每一次射击都得慎重,这就迫使我更多地去利用环境和潜行来应对敌人。潜行玩法很考验耐心和策略,要巧妙利用掩体、噪音,抓住时机悄无声息地解决敌人。聆听模式更是神来之笔,按下R2,世界变成黑白色调,能透过物体感知敌人位置,给游戏增添了独特策略性,让我能更好地规划行动。

不过游戏难度不低,最高难度下的敌人AI聪明,会包抄、找掩体,稍有不慎就陷入困境。面对成群感染者,高难度那种无力感和压迫感太真实。

《最后生还者》怪物介绍
奔跑者(普通小僵尸)
• 感染阶段:感染后两天内形成。
• 外观特征:基本保持人类外观与视力。
• 行为习性:极具攻击性,会主动追逐猎物,奔跑速度较快,攻击力量较弱。
潜行者
• 感染阶段:感染两周到一年后出现。
• 外观特征:头部生长出蘑菇状真菌,视力严重受损。
• 行为习性:喜欢藏在阴暗处,从背后袭击猎物,力量比奔跑者大。
循声者
• 感染阶段:感染一年后形成。
• 外观特征:眼睛和鼻子被真菌取代,面部变形,完全失明。
• 行为习性:依靠回声定位猎物,能发出尖锐刺耳的叫声,力量远高于人类,能秒杀玩家。

循声者
巨无霸
• 感染阶段:感染超过十年极少情况下出现。
• 外观特征:全身上下覆盖坚硬肿囊,体型健壮,脑袋呈花瓣状。
• 行为习性:力大无比,秒杀玩家,能远程投掷孢子攻击,怕火,血条厚。

巨无霸
游戏剧情
剧情是《最后生还者》的灵魂,它不只是简单的末日求生,更是对人性、情感和道德的深度探讨。乔尔和艾莉在旅途中,相互依靠,从陌生到信任,他们的感情真挚动人。特别是乔尔,从失去女儿的痛苦中走出,把对女儿的爱倾注在艾莉身上,他的转变很真实。游戏中的道德抉择也让我纠结,比如面对火萤组织要牺牲艾莉研制疫苗,是救她还是拯救全人类,这种抉择直击内心,让人思考在绝境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游戏寿命
如果只专注主线,不追求收集品等,在普通难度下大约12 - 16小时可以通关。如果想要全收集、全成就,或者体验更高难度,游戏时长会有所增加,可能达到20小时以上甚至更久。《最后生还者 第II章》规模更大,标准通关时长在23 - 30小时左右。

游戏优化
PC版:初上线时优化不佳,存在无法进入游戏、崩溃、卡顿严重等问题,高配置电脑也会出现CPU、内存和显存占用过高的情况,着色器构建时间和存档加载时间过长。经过多个补丁更新后,性能有所提升,部分玩家反映在中低画质下,显卡1650以上能达到60帧左右,3060显卡在2k分辨率下很多场景可稳定60帧左右,4070显卡在4k高画质不开DLSS时能有42 - 45帧且比较稳。不过,仍有玩家遇到死机等问题,整体优化还有提升空间。
PS5版:在PS5上运行表现良好,有性能和保真度模式可供选择。性能模式注重流畅度,可提供稳定的高帧率;保真度模式侧重于画质,能呈现出精美的画面细节。随着PS5 Pro的推出,《最后生还者:第一部》和《最后生还者2:复刻版》还迎来了专业级优化更新补丁,新增的专业模式采用1440p高分辨率渲染,通过PSSR技术提升至接近4K画质,同时帧数稳定在60帧。
Steam Deck版:初始时游戏在Steam Deck上以720p运行难以稳定30FPS,V社测试结果为不支持。但在更新改进对AMD FSR3帧生成的支持后,运行帧率可在40 - 60之间,不过存在爆音问题,通过手动设置声音延迟可解决。




游戏总结
我觉得一款游戏的好坏不能只看游戏寿命,而应该看其质量,它在画面、音效、玩法和剧情上都很出色。它不仅带来紧张刺激的游戏体验,还让我对人性、生存和爱有了更多思考,玩完之后久久不能忘怀,强烈推荐给喜欢末日题材和深度剧情线性游戏的玩家 。像是乔尔在医院抱着艾莉那一幕,他为了保护这个对自己来说如同亲人般的女孩,不惜与全世界为敌,那种坚定又深沉的父爱让人动容。还有泰丝为了让乔尔和艾莉能继续前行,选择牺牲自己的情节,她的勇敢和决绝,如果玩家真正沉浸游玩或许会深受感触吧,到后面渐渐的我已然代入父亲的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