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风雪林
最近几天,有读者朋友在后台吐槽:北风都快变成影视号作者了。
不过说实话,如果我为了追影视流量,应该去写《庆余年》,毕竟我十几年前就认识猫腻了。
连续几篇文章,与几部没啥热度的电影相关,我觉得最先要问的问题是,为什么最近一段时间,这类电影“集中爆发出来”?
我周四文章写的是“守孤岛32年的王继才”,与之相关电影是刘烨主演的《守岛人》,我介绍这部歌颂主旋律电影后,评论区绝大多数人却是对王继才“低回报断六亲”的守岛32年无法共情,这也凸显了以后主旋律宣传的难点和雷区,不能对抗人性。
我周五文章写的是“娄烨电影戛纳获0分差评,欧洲观众离场”,这篇文章主要反映的是中国还没站起的文青导演,继续选择“边缘人黑暗面叙事”或者“反体制叙事”,已经难以博得西方共情与赞誉了。
因为你眼中的极致黑暗,是人家苦寻不到的希望之光,你的批判被人家解读为“歌颂”,那还怎么玩?
昨天周六文章,探讨的是“抗日英雄”和“曲线投敌”的界线,分析的对象是只会衡阳守卫战的方先觉。这篇文章从评论区观点大家也能看出,网友们争议很大。
与这篇文章相关的是国家一级编剧,历史学家刘和平即将6月上映,投资四亿的《援军明日到达》。
昨天的文章有些匆忙,这里我把主旨再明确一下,我的文章并不是批判国军将领方先觉,毕竟他顽强作战47天,给日军造成重创。
对比国军豫湘桂大溃败的其他战场,他是战果最显著的。
可是他守城47天后“无条件对日军投降”,并且随后对日军,对汪精卫诸多献媚言辞,这都是写入历史的。
我认为“衡阳保卫战”的几十万军民是可歌可泣的英雄,要歌颂衡阳保卫战, 完全可以从“营团基层军官”基层血战的角度歌颂。
到影片结尾,方先觉投降的时候,突出一个“臣等还欲死战,将军何必先降”的宿命悲剧感岂不是更好?
编剧导演没有重点刻画几十万抗日军民,而是拔高洗白投降将军,这就使用错误的英雄史观,去背离教员的“人民史观”。
所以我的观点是对方先觉不褒不贬,对衡阳抗日军民全力歌颂和纪念。
为什么我说“最近这类有撞门意味”的影片越来越多?因为我今天要写的,也是关注了几年,最近有“明确进展”的另一部“战争巨制”。
导演管虎在高票房国军抗战电影《八百》,老百姓不买账的抗美援朝片《金刚川》之后,最新一部抗战电影《东极岛》即将开机。
这部项目最初宣传在2019年,电影局备案在2021年9月的电影,各种原因拖延三四年之后,终于要正式开拍。
关于管虎导演,也是争议颇多,他过去的立场本就“红黑难辨”,不过国军抗战电影《八百》刷新当年历史抗战电影票房纪录,用票房成绩向官方证明自己拍“主旋律”的能力。
凭借《八百》的成绩,管虎拿到了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献礼头炮《金刚川》的主导权。
可是因为电影有“美化美军强大”的观影感受,叠加管虎“美军帽接受央媒采访”事件,让他的评价彻底负面化。
“美军帽”事件后,依旧有《八百》滤镜的诸多影迷,一直想为管虎挽回声誉,而另一些比较激动的网友则要求对他“封杀”。
过去三年,作为屡创高票房电影的导演,缺三年多没有电影上映,这说明无论是官方还是资本,都对他给予“不宣传,不亲近不投资也不封杀”的冷处理态度。
这次关乎在戛纳获得“一种关注”单元奖项的电影,也只是讲述“劳改犯与狗温情治愈”的小成本及格电影,即便获奖也不会进入院线主流市场。
可是管虎妻子也是他御用制片人的梁静,最近官宣战争巨制《东极岛》即将开拍,这证明管虎以及围绕他身边的资本都准备借这部电影,回归电影市场主舞台。
《东极岛》这部电影取材自二战真实历史——里斯本丸沉船事件。
这段历史是1942年,日军进攻香港,守卫香港殖民地的英军抵抗17天后战败投降,日本军部决定用军舰押送1834名英军战俘到日本去当集中营劳工。
运送战俘的里斯本丸号经过我国浙江海域时,被美军潜艇发现。因为里斯本丸号对外没有宣称运送战俘,这艘军舰配备火炮以及大量军用物资,因此美军潜艇按照“军用物资运输船”的处理方案,直接进行鱼雷和火炮攻击。
里斯本丸号遭遇鱼雷攻击后,动力丧失,船体缓慢下沉。日军在船体下沉时不但不救援英军战俘,还将他们封死在底舱,最终有几百人随舰船沉入海底。
其余几百名英军跳入海水求生,最终被我国舟山群岛的几百名渔民救下。
舟山群岛以东有二十多个小岛组成的一个列岛,民间习惯将它们称为“东极岛”。
所以《东极岛》的故事内核,是中国渔民救援英军战俘,然后一起打鬼子的故事,看上去似乎"挺正"。
如果我们将时光回溯二十年,世纪初那时候,类似“抗日军民救援美军飞行员”的主题,是抗战剧最正的主旋律了。
那时候咱们救的是不远万里来帮助我们的抗日的“美国军人”,我们不仅救他们,还得感恩戴德。
往往救下美军飞行员之后,还要安排中国少女崇拜爱上美军飞行员的“崇慕爱情戏”。在我儿时记忆中,电影《红河谷》中,美国军人与中国少女跳舞的一段戏,几十年都忘不了。
当时我不明白,都国破家亡了,那场中国少女与美国军人爱意缠绵,眼神拉丝的戏到底要表达什么?
二十年前“中国军民救助美军飞行员”的电影作品,本质上还是“王子落难记”的故事内核,美军是高高在上的,他们虽然被救,但内核他们是拯救者,甚至带来觉醒的“布道者”。
与之相比,“东极岛”的故事内核应该截然不同。
因为英军战俘虽然当时守护香港作战,但他们守护的是自己的殖民地,守护的是英女王的荣耀。
在东海,日本战俘船被美国军舰击沉,日军残忍要将英国战俘弄死,中国渔民拯救英国战俘,这个过程中,中国渔民应该是完全的“拯救者”,英国战俘是生死一线的弱势者,被救者。
如果说二十年前“救美军飞行员”的内核是《王子落难记》的媚上和慕强,那么这次《东极岛》的内核应该类似《辛德勒名单》,中国渔民是散发圣洁人道主义光辉和英雄气概的拯救者。
可是《东极岛》先期放出的宣传物料却不是这样。在早几年,我看到专业影视方面自媒体有过宣传,说《东极岛》的基础故事做了改编,“变成渔民救下英军飞行员,然后渔民们被激发抗战热情,随后展开对英军战俘的大营救”。
从这个故事梗概来看,故事内核又被转化为中国渔民是愚昧未觉醒的,救下英军飞行员之后,对方成为闯入的“布道者”,洒下觉醒的种子,愚昧的中国渔民觉醒了抗战之心。
虽然《东极岛》如今的官方宣传简介,全部变成了“里斯本丸沉船事件”的历史描述,将这种“拯救英军飞行员”的剧情梗概,说成是“营销号误传”,他们现在的宣传,主导“还原历史”。
可是如果我们去查2021年《东极岛》最先在电影局备案的梗概,就是两个渔民先救了一个英国战俘,然后遭遇危机,最后渔民经历“蜕变”,开始组织对英国战俘的大营救。
由此可见,2021年管虎团队最初立项的《东极岛》,确实是渔民先救一个英国人,随后经历“蜕变和觉醒”,才积极抗日,拯救英军战俘的“二十年前陈旧叙事”的故事。
只是最近三年的市场和官方冷遇,资本意识到主流民意的变化,才将《东极岛》的故事主线,重新变回“还原历史”。
实际上, 放弃魔改,尊重历史的《东极岛》,才是中国军民英勇抗日拯救西方的“真实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