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 6級陸軍
AB街機9.7 RB歷史9.7 SB全真9.7
高級載具/中型坦克
購買:禮包或禮物
描述
梅卡瓦Mk.2D是梅卡瓦Mk.2的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子型號,而梅卡瓦Mk.2是梅卡瓦主戰坦克家族的第二代型號。在其服役期間,梅卡瓦Mk.2進行了多次改進。梅卡瓦Mk.2B配備了炮手熱成像設備;隨後,梅卡瓦Mk.2C在炮塔頂部增加了更多裝甲和複合防護屏,以增強在城市戰中對來自建築物屋頂發射的火箭推進榴彈(RPG)和反坦克制導導彈(ATGM)的防護,以及抵禦敵方空軍的攻擊。最後,梅卡瓦Mk.2D配備了最新的附加模塊化複合裝甲,這與梅卡瓦Mk.4型號非常相似,其中受損的模塊化複合裝甲在戰鬥中也能輕鬆更換為新裝甲。此外,新升級的模塊化複合裝甲還可以簡單地添加,而無需對坦克的基本結構進行重大更改。
在“翼獅”更新中推出的梅卡瓦Mk.2D是梅卡瓦Mk.2系列中最先進的型號。其炮塔防護能力與梅卡瓦Mk.4型號相當,無疑將在任何有能力的玩家手中大放異彩。在崎嶇地形中,玩家可以輕鬆採用車體低姿態,並充分利用坦克的低矮輪廓和完全保護的炮塔來鎖定戰場上的敵方區域。
一般信息
生存能力和裝甲
煙霧彈:在車輛前方製造煙霧屏障。
ESS(緊急停車煙霧系統):在車輛移動方向上製造煙霧屏障。
LWS(激光警告系統):通知車輛是否暴露於激光發射。
梅卡瓦Mk.2D擁有複雜的裝甲陣列,複合防護屏和內部裝甲板使坦克的裝甲外觀比第一眼看上去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由於車體和炮塔上裝有複合防護屏,坦克對化學炮彈如高爆彈和反坦克榴彈(HEAT)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側面的複合防護屏也足以應對這些威脅。然而,一些高性能導彈仍然能夠輕鬆穿透這種裝甲,因此要警惕那些能從遠距離發射導彈的坦克。
儘管梅卡瓦Mk.2D的前裝甲只有部分被複合防護屏覆蓋,但其標誌性的發動機佈置使得車體前部的非複合區域仍然能夠抵禦來襲的炮彈。如果穿甲彈無法穿透發動機及其兩個裝甲防火牆,那麼車組內部就可以在正面穿透中倖存下來。
儘管梅卡瓦Mk.2D對某些化學炮彈進行了複雜的防護,但由於其笨拙的幾何形狀,除炮塔前部外,其對動能炮彈的防護能力相當差。然而,由於梅卡瓦Mk.2D面對的大多數敵人都能獲得相當高端的動能穿甲彈(APFSDS),這使得梅卡瓦Mk.2D在比賽中玩家將面臨的大多數戰場威脅面前顯得相當脆弱。
裝甲類型:
鑄造均質裝甲(車體前部、炮塔、炮盾)
軋製均質裝甲(車體、炮塔頂部)
複合防護屏(額外安裝在車體前部/側面和炮塔前部/側面)
備註:
履帶和懸掛輪厚度為20毫米。
炮塔前部在基礎裝甲後面有100毫米的複合裝甲(CHA)板。
炮塔側面和後部由基礎鑄造裝甲和它們後面的45毫米板組成的間隔裝甲構成。
發動機周圍環繞著厚度為10-35毫米的軋製均質裝甲(RHA)板。
車體後部由兩塊30毫米的軋製均質裝甲(RHA)板組成的間隔裝甲構成。
底部裝甲為軋製均質裝甲(RHA),厚度為30毫米。
彈藥架束周圍環繞著5毫米或10毫米厚的軋製均質裝甲(RHA)板。
機動性
與當代主戰坦克的最高速度相比,梅卡瓦Mk.2D屬於較慢的一方。在直線賽跑中,梅卡瓦Mk.2D唯一能超越的只有M60巴頓坦克。
在1-3檔時,前20公里/小時的速度加速很快,但當達到4-5檔、速度約為30-40公里/小時時,它開始減速。因此,如果梅卡瓦Mk.2D從靜止狀態開始,它可以做出一些快速移動,但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達到必要的速度,以便及時穿越開闊地帶。
在高速行駛時,梅卡瓦Mk.2D有足夠的動量使整個坦克進行近180度的轉彎。這允許梅卡瓦在被攻擊時,如果它正高速朝目標移動,可以快速調整方向。然而,這樣做會耗盡梅卡瓦Mk.2D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速度,因此當需要保持移動進入掩體時,最好不要進行如此急劇的轉彎。
修改和經濟性
修改
武器裝備
激光測距儀:減少誤差並增加測距儀的最大可測距離。
夜視儀:通過增強自然光或主動照明來改善可見性。
熱成像儀:允許在白天和黑夜中看到紅外範圍內的熱輻射。
主要武器系統
主文章:Sharir (105 mm)
彈藥
彈藥架
梅卡瓦Mk.2D坦克的彈藥架
註釋:
炮彈是單獨建模的,並在發射或裝填後消失。
彈藥架3是第一階段彈藥架,總共裝有6發炮彈,並在坦克裝填時首先被填滿。
這個彈藥架也會較早被清空:在滿載狀態下,彈藥架的消耗順序是:3 - 1 - 2。
如果炮已裝填但不發射,彈藥架1和2中的炮彈會自動移動到彈藥架3中。發射會中斷準備彈藥架的重新裝填。
機槍
主要文章:M2HB(12.7毫米),FN MAG 60-40(7.62毫米)
戰場使用
除了車體和炮塔上額外的複合裝甲屏障外,梅卡瓦Mk.2D與梅卡瓦Mk.2B相比並沒有太大的不同。梅卡瓦Mk.2D繼續保持著其獨特的前置發動機模塊設計。在使用梅卡瓦Mk.2D時,這一點應予以考慮,因為大多數正面命中都會不可避免地損壞發動機和/或引發火災,從而使坦克無法移動。無法移動的坦克很容易受到後續射擊的攻擊,因此,即使梅卡瓦在第一次射擊中倖存下來但陷入困境,也仍然容易受到後續射擊的摧毀。在駕駛這輛坦克時,受到前方傷害後應立即釋放煙霧,以提供額外的掩護和修復坦克機動性所需的時間,從而倒車撤退到掩體後。
這些容易被擊中且容易陷入困境的問題意味著梅卡瓦Mk.2D的玩家應該被鼓勵與隊友合作。由於玩家現在可以互相幫助進行維修,因此附近有能夠提供援助的盟友對於讓梅卡瓦儘快重新移動起來至關重要。在被擊中後釋放煙霧也可以為盟友提供所需的隱蔽性,以便他們靠近並提供必要的維修或滅火援助,而不必擔心被射擊。
由於車體前部的脆弱性,但炮塔前部幾何結構相對堅固,梅卡瓦Mk.2D應嘗試在只暴露炮塔的位置與敵人交戰。在戰場上,這樣的區域相對較少,需要高度的態勢感知和對地圖的熟悉才能找到合適的位置。然而,如果做到這一點,梅卡瓦Mk.2D可以放置自己並彈開許多以錯誤方式擊中炮塔部分的來襲炮彈。通過使用激光測距儀快速測距目標,並將距離自動計算到瞄準鏡中,也可以從遠處實現快速命中。
如果梅卡瓦Mk.2D必須直接領導攻擊衝入敵方目標,那麼在前進時就要注意如何暴露前裝甲。在轉彎時,儘量向右轉彎而不是向左轉。如果向右轉彎時敵人從拐角處發起攻擊,他們可能會擊中發動機,但幸運的是,駕駛員可能會倖存下來。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如果梅卡瓦以這樣一種方式陷入困境,即前部懸在拐角處但炮塔無法瞄準敵人,敵人就可以一直狙擊駕駛員的位置,直到梅卡瓦Mk.2D完全被擊毀。然而,從發動機一側轉彎可能會給駕駛員增加生存的機會,從而延長梅卡瓦Mk.2D的生存時間,要麼等待一個幸運的轉機,要麼等待盟友前來援助。
然而,如果梅卡瓦Mk.2D意識到對面拐角的玩家只發射高爆彈(HE)或破甲彈(HEAT),那麼就可以放心地向左轉彎,因為車體側面的複合裝甲和駕駛員前方的裝甲很可能能夠抵禦這類射擊。唯一的大問題是如果高爆彈爆炸並擊中梅卡瓦Mk.2D的車頂,或者履帶被摧毀。
優缺點
優點:
對化學炮彈的有效防護
充足的煙霧發射器
配備穿甲彈(APFSDS)和激光測距儀/警報系統的有效火力
炮手的熱成像系統
發動機位於車輛前部,可以偶爾承受一些打擊並保護乘員,即使車輛無法移動也能進行還擊
缺點:
相對較低的機動性
平均以下的火炮仰角
車輛後部的彈藥架較大
對穿甲彈(APFSDS)的防護不可靠
歷史
以色列國防軍(IDF)炮兵部隊學員正在接受梅卡瓦Mk.2D坦克的測試。
梅卡瓦Mk.1坦克自1979年起作為以色列國防軍(IDF)的主力主戰坦克服役。在其投入使用後不久,該坦克就被派往1982年的第一次黎巴嫩戰爭中擔任先鋒。儘管在對抗敘利亞的T-72A坦克和其他各種威脅的炮火中證明了其實力,但很明顯,這款設計的第一代並不適合20世紀80年代中東不斷變化的戰鬥環境。特別是,它被發現在對抗不對稱威脅——主要是使用無制導火箭發射器的遊擊步兵——的近距離和城市戰鬥中表現不足。
當第一次黎巴嫩戰爭爆發時,梅卡瓦的第二代已經在研發中,但從戰鬥中汲取的教訓使其受益匪淺。在梅卡瓦Mk.2生產的6年中,為了彌補Mk.1的不足,進行了幾項重要的改進。梅卡瓦Mk.2D代表了這一代梅卡瓦坦克的最終型號,包括了所有這些改進。
首先,在第一代Mk.2上增加了一個所有現代梅卡瓦坦克都非常熟悉的特徵:“舒拉米特之發”——一排沉重的鐵球懸掛在炮塔後緣的鏈條上。這個簡單的裝置有助於將射入的炮彈從脆弱的炮塔環上彈開,並增加了提前引爆破甲彈火箭和導彈的機會。這一特徵被證明是如此成功且成本效益高,以至於後來也被加到了所有Mk.1變型車上。
在“防禦之柱”行動期間,一輛梅卡瓦Mk.2D坦克在集結區。
另一項重大改進是對火控系統進行的改進,其計算機已更新為考慮許多其他因素,如空氣溫度、溼度和氣壓。這大大提高了坦克105毫米火炮的精度,使其能夠在遠程戰鬥中可靠地超越T-72。該計算機還被設計成能夠處理Mk.2可用的各種新型炮彈,並能夠記錄其彈道計算,以便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提高其所控制特定火炮的準確性。
Mk.2的動力傳動系統也進行了幾項改進,其中最重要的是升級了變速箱,使其能夠在原地旋轉坦克——這是在密集的城市地形中進行機動時迫切需要的功能。Mk.2的發動機本身也比Mk.1的略強。
其他功能包括熱成像儀、額外的頂部裝甲,以及(Mk.2D獨有的)模塊化裝甲系統,允許在戰鬥後快速更換損壞的部分。
Mk.2一直服役到2016年。截至2021年,一些梅卡瓦Mk.2的炮塔被改裝成重型裝甲裝甲運兵車,主要用作稱為“Ofek”(“地平線”)的指揮控制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