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竟看不清真相的侦探小说,经典短篇《竹林中》


3楼猫 发布时间:2024-05-02 15:33:53 作者:晓人的朋友KK Language

芥川龙之介的短篇相信爱看书的朋友们多多少少都有接触过,许多经典篇目例如《地狱变》,《罗生门》也是文坛经典了,正值五一假期,想给大家分享芥川的一个比较特殊的“侦探小说”,《竹林中》,没看过的朋友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去看看。

芥川龙之介,1892年3月1日生于日本东京,生当辰年辰月辰时,因此取名为龙之介。父亲家中经营有牛奶业与牧场,母亲生下芥川后便精神失常,于1902年去世。又过了两年,生父废除其继承权,销去户籍,龙之介原姓新原,但在被养父收养后正式成为了芥川家的养子。作为养子的龙之介少不了大大小小的事都要学会隐忍,但在家庭熏陶下,也积累了深厚的文学功底。

读者竟看不清真相的侦探小说,经典短篇《竹林中》-第0张

在面对自己挫折的经历以及对养父母复杂的感情,芥川一直背负着精神负累,但即便如此,芥川龙之介依然以其35年的短暂生命,为我们留下了诸如《罗生门》《竹林中》《鼻子》《偷盗》《舞会》《阿富的贞操》《南京的基督》《戏作三昧》《一块地》《地狱变》及《秋》等经典文学。为日本和世界文坛留下了不朽的华章,这两天重新看完了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文集,心血来潮想聊一聊这其中之一的《竹林中》。

角度新奇充满玄机的故事

《竹林中》讲述了一个武士带着妻子真砂在前往若狭的途中,遭遇大盗多襄丸后,武士被缚,武士之妻真砂被大盗凌辱。事件结果:武士死去,多襄丸被抓,真砂逃到清水寺。故事以在公堂上审讯相关证人和犯人为主要背景展开。该故事的对于人性的揭示以及答案的多样性被大家所津津乐道,在1950年8月26日,该小说也被黑泽明导演改编成了电影,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读者竟看不清真相的侦探小说,经典短篇《竹林中》-第1张

故事的主体主要围绕几位当事人的证词所展开分别是樵夫(发现尸体),行脚僧(目击死者),捕快(捉拿多襄丸)老妪(真砂母亲),多襄丸(强盗),真砂(妻子)以及被杀的武士亡灵(若狭国府的武士––金城武弘)的证词。而读者呢?没错,正是判官,通过这些人的证词,如果将我们自己代入判官,那么这个案子该如何评判呢?

证词

由于原文的篇幅原因,因此证词作简要概括:砍柴人、行脚僧、捕手、老妪四人给审讯官叙述了证言。四人的证言提供了一个对故事进行回顾的场所:砍柴人是尸体的最初发现者,他详细交代了现场状况。同时以一个砍柴人的经验对案情做了初步推测和判断:武弘是他杀,且在被杀以前一定有过一场恶斗。行脚僧叙述的是对武士夫妇的印象,他感兴趣的是色彩。他注意到女人穿着胡枝花纹的衣服,他们骑着棕色的马,武士随身携带着黑色的剑筒。他的叙述更多体现了出家人人生如朝露的悲悯情怀。捕手不仅交代抓住多襄丸的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诸多细节(这些细节和砍柴人、行脚僧叙述的某些细节刚好吻合。这些吻合除了说明多襄丸是凶杀案的主要嫌疑人之外不能再证明什么),而且凭他的职业眼光断定:凶手是多襄丸,他是见色生淫心而最终杀人的。他的推理依据是多襄丸是京师大盗,好色,曾犯过两桩命案。老妪是真砂的母亲,她以母亲的独特视角交代了真砂和武弘的身份、年龄、性格,认定是多襄丸杀了他的女婿。

读者竟看不清真相的侦探小说,经典短篇《竹林中》-第2张

我们都认为多襄丸是凶手无疑了,况且多襄丸也对自己侮辱杀人罪供认不讳。案子似乎可以圆满了结。然而事情却远没有结束。到清水寺忏悔的真砂,面对俯视、怜悯众生的观音菩萨道出了心底的秘密:是她用随身携带的小刀杀死了自己的丈夫!她之所以杀死他,是因为她无法忍受她被侮辱后,丈夫冷酷、蔑视的眼光。然而,更出人意外的是,死者武士的幽灵借巫婆之口,发出了来自黑暗地狱的倾诉:他说强盗强奸了他妻子后,就坐在旁边安慰她,他妻子竟然听信了强盗的话,愿意跟他走,并且发疯似的强烈要求强盗把她丈夫杀了。面对妻子的所作所为,武士武弘真是太伤心太痛苦太恼恨了,于是拾起掉在地上的小刀,“一刀刺进自己的胸口”。


读者竟看不清真相的侦探小说,经典短篇《竹林中》-第3张

就这样,案件最重要的两个当事人以各自最不容置疑的“自白”彻底颠覆了前面五人对案情真相的建构。

解读

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人的话其实都自带矛盾。多襄丸和真砂都宣称自己是凶手,而被害者的鬼魂却又通过巫婆之口宣称自己是自杀的。换句话说,三人都宣称自己是真正的杀人者。此外,他们对案情的叙述也是出入甚大。到底是真的忏悔还是另有原因呢?

读者竟看不清真相的侦探小说,经典短篇《竹林中》-第3张

多襄丸为自己完成了辩护: 一开始不想杀武士,说明他不是天性凶残的人,后来想娶真砂而杀武士。一开始偷袭是不想杀人,后来杀人是想要娶真砂。在描述与武士决斗了23回合的情景他着重强调,一来二去竟然把自己塑造成了英雄的形象,想必是人之将死,想留下更好的名声。

读者竟看不清真相的侦探小说,经典短篇《竹林中》-第3张

妻子真砂则一直强调自己受到多襄丸凌辱后内心一直羞愧难当,又强调自己遭到了丈夫的蔑视。她感到自己的尊严尽失,为了让自己保留一点尊严她决定把丈夫杀死然后自杀,但在杀死丈夫后,她多次自杀又失败才活了下来,很明显她将自己塑造成了悲惨又贞烈的形象,而在日本传统理念中,这又是一种值得敬重的行为,一来二去依然是名声。

读者竟看不清真相的侦探小说,经典短篇《竹林中》-第3张

而武弘亡灵的证词通篇强调两点,其一,妻子的不忠实;其二,他是自杀的。强调前者使他对妻子的恼怒和蔑视变得合情合理,以此说明他不是那种心胸狭隘的人;同时又能突出自己的不幸,增加人们的同情心。强调后者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清高。

读者竟看不清真相的侦探小说,经典短篇《竹林中》-第3张

毕竟身为武士,技不如人,连妻子也保护不了,反而自身为强盗所杀,那是奇耻大辱,同样,身为武士若为女子所杀也不光彩。因此,即使早已命归黄泉,武士也要死死咬定自己系自杀而非他杀,这个目的在于将自己描绘成刚正勇敢的武士模样。

另外几人,樵夫,行脚僧,捕快的证词又是完全可信的吗?目前我还不敢确定,希望大佬们补充。

读者竟看不清真相的侦探小说,经典短篇《竹林中》-第3张

从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芥川的这篇小说其实看起来更像是一篇"侦探小说",但这篇"侦探小说"又是独特的,每一个人都想从中推理出案件的真相,但又没有一个人能完全用一套逻辑来完全说服别人这起案件是自杀还是他杀。凶手究竟是谁呢?不管我们怎样探寻都显得事情的真相扑朔迷离。芥川用其高超的表达手法让我们看到了芥川对人性的理解,到底是对真理的追求,还是对利己主义的控诉?所有口供中三个当事人的话最为关键,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说法,案件谜团重重。在这其中每个人的话都有真有假,其中必有人将真情隐去补以谎言,可见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何为人性?

芥川在小说中,经常暗喻人心的微妙,人们用谎言来掩饰自己的丑陋,以至于真相经常被歪曲,从中表现出的正是一种怀疑主义情绪,小说结尾故意留下悬念,写的虽然是情杀案但又不是普通的侦探小说,反而通过这些芥川引导我们去探寻人性的弱点,发现世间的丑恶。从不同的角度我们都能呈现不同的逻辑推理,而这都是基于我们思考的三个人不一样的心理状态,芥川对人性的理解真是令人惊讶。

读者竟看不清真相的侦探小说,经典短篇《竹林中》-第3张

看完这篇小说又想起了高中与同学们一起看这篇小说时大家一起讨论真正的凶手是谁,很怀念那时候的时光,那么大家的看法是如何呢,如果你是判官,你会如何判断?

书籍推荐,为爱发电,喜欢的话希望可以点赞关注电电呀

读者竟看不清真相的侦探小说,经典短篇《竹林中》-第3张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