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成功:比亞迪超越豐田,日本電動車市場迎來變局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1-17 13:10:42 作者:加勒比考斯 Language

曾幾何時,日本是汽車工業的殿堂級國家,豐田、本田、日產等品牌如同廟堂上的巨人,統治著日本乃至全球市場。但2024年,一件震撼行業的事情發生了——比亞迪在日本的純電車型銷量首次超過豐田。

這不僅僅是銷量上的一次超越,更像是一個時代的拐點。到底發生了什麼?比亞迪是如何在日本這個最難攻克的市場取得突破的?豐田又為何在自己的大本營失去了領先地位?我們慢慢說。

逆襲成功:比亞迪超越豐田,日本電動車市場迎來變局-第0張

日本汽車市場的“電動化尷尬”

日本一直被認為是汽車技術創新的先驅,但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它的節奏卻明顯慢了一拍。與歐美大舉推動純電動車(BEV)不同,日本車企一直堅定地押注混合動力(HEV)和氫燃料電池(FCEV)。豐田的“普銳斯”混動系統曾一度風靡全球,而本田和日產也在油電混動技術上深耕多年。但現在全球汽車市場的方向已經發生了變化。

隨著歐洲、中國等市場對碳中和目標的推進,越來越多國家直接設定了燃油車禁售時間表,轉向純電動化。而日本車企的主力產品仍然是混動車,這使得它們在全球新能源浪潮中顯得有些“落後”了。

在日本本土市場,政府和企業雖然也在推進新能源,但節奏較為溫和,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展緩慢,消費者對純電車型的接受度較低。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豐田等本土品牌的混動車型仍然牢牢掌握著市場主導權。

但比亞迪的崛起,改變了這一格局。

逆襲成功:比亞迪超越豐田,日本電動車市場迎來變局-第1張

比亞迪攻破日本市場的本事

1.、物美+價廉

比亞迪的電動車產品早已在中國市場打磨多年,擁有極高的成熟度。從刀片電池技術的安全性,到智能座艙的配置,再到電動驅動系統的高效性,比亞迪的技術積累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相較之下,豐田的bZ系列純電車型在市場上的表現較為平庸。bZ4X在發佈初期因輪轂鬆動等問題遭遇口碑危機,加上續航、智能化、定價等方面並無突出優勢,使其市場表現遠低於預期。而比亞迪的電動車比豐田的bZ4X便宜不少,並且配置更豐富,比如比亞迪ATTO 3(在日本名為BYD元PLUS)、海豹等車型,在配置、續航、智能化體驗上均超越了豐田,並且在價格上更具競爭力。

逆襲成功:比亞迪超越豐田,日本電動車市場迎來變局-第2張

2、充電基礎設施的改善

充電便捷度是影響人們選購新能源車型的一個重大因素,日本市場對純電動車的一個長期障礙是充電樁數量有限,尤其是家庭充電並不如歐美那樣普及。但近年來,這一情況正在逐漸改善。政府和企業開始加大對充電設施的投資,越來越多的商場、停車場安裝了快充設備。此外,比亞迪在進入日本市場時,也與當地企業合作,共同推動了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讓消費者敢於入股新能源汽車。

3、觀念革新

日本消費者的購車觀念正在發生變化,年輕一代對新能源車的接受度明顯提高,尤其是對新技術和智能化配置更感興趣。並且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提升,日本政府也在不斷加碼新能源政策,為純電動車提供購車補貼和稅收優惠,這都為比亞迪提供了更好的發展土壤。

豐田為何在新能源時代“掉隊”?

1. 過度依賴混動技術,錯失純電風口

豐田長期堅持混動路線,並在這條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難以卸下往日的輝煌和包袱去積極轉型。相比直接轉向純電動,豐田更願意繼續深耕混動和氫燃料電池,但市場已經用腳投票,選擇了純電動。

2. 研發進展緩慢,產品力不足

豐田的純電車型起步較晚,研發節奏偏慢,相比特斯拉、比亞迪,產品競爭力明顯不足。例如,bZ4X的續航、智能化體驗、充電效率等方面均不及比亞迪同級車型。

3. 市場策略保守,未能抓住機會

相比比亞迪的激進擴張策略,豐田在純電市場的佈局較為保守。在關鍵市場(如歐洲、中國)錯失了先發優勢,在本土市場也未能及時推出足夠有競爭力的產品。

比亞迪超越豐田,對日本車企形成了實質性的威脅,也為中國車企做了一個很好的領頭作用,可能在未來影響歐美等成熟市場

2024年,比亞迪在日本市場的純電動車銷量首次超過豐田,這是一個歷史性時刻。比亞迪超越豐田,對日本車企形成了實質性的威脅,也為中國車企做了一個很好的領頭作用,可能在未來影響歐美等成熟市場,作為新能源車企裡的“鯰魚”,比亞迪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長期技術積累、市場策略和全球產業變革共同作用的結果。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