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法庭》——罪惡的種子,能否開出善意之花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3-08 18:12:46 作者:森影效應 Language

2月份,網飛新推出一部韓劇《少年法庭》,聚焦於“少年犯”這個特殊群體,關於如何處置觸法少年,一度成為劇中社會議論的焦點。這個題材很容易令人聯想起19年播出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該劇的核心點在“精神病人”的關照與隔離問題。

兩部劇有一個很明顯的共同點:不滿14週歲的人和行為時因精神疾病而不能辯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人,都處於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人。

說白了,即使他們犯了罪,也應從輕從無定刑。

《少年法庭》——罪惡的種子,能否開出善意之花-第0張

《少年法庭》,引自豆瓣

“本篇不會順劇情解說,僅對該劇涉及的內核思想進行淺談鑑賞,如因本文對該劇產生興趣,歡迎觀看後進行討論”

《少年法庭》講述的是一名嚴厲的少年法官沈恩錫,調到了名為“少年審判合議庭”的地方法院擔任右陪審法官,所處理的一系列少年案件。因她總是給少年犯定下最嚴苛的處分,並嘴邊總是掛著一句“我對少年犯厭惡至極”,給旁人一種冷酷漠然不近人情的印象。

《少年法庭》——罪惡的種子,能否開出善意之花-第1張

該劇表面上像是披著法院題材的推理劇,當然也並非真要法官去現場調查蛛絲馬跡破案,更多的案件突破口來自於原告被告目擊者檢察方的證詞證物。

也正是因為這些證詞證物,才揭露出令人無比壓抑心中紆悶的社會現實。沒人會因為開心上法院,法院是充斥著憤怒與悲傷的地方,但面對少年犯,這份憤怒與悲傷卻又無可奈何。

即使把犯罪的證詞證物對簿公堂,少年犯依然毫無悔意,嬉笑怒罵依舊。法律會給成年人帶來威懾,卻對少年犯無效,他們被抓捕被帶到法官面前,心裡想的只有“怎麼這麼倒黴!下次有機會一定做得再小心點!”

也正是因為少年犯的死性不改,民眾紛紛呼籲廢除《少年法》,譴責少年犯和法院。少年審議合議庭正處於這樣的風口浪尖上。

是常規刑法處置少年犯,還是留有寬容期待他們能重新做人?

《少年法庭》——罪惡的種子,能否開出善意之花-第2張

少年犯無法改過自新


PS:對少年與成人的區別對待使我想起前不久剛看過的另一部韓劇《殭屍校園》,裡面提到韓國政府面對少年與成人的兩難問題,選擇救學生,是選擇了希望,選擇救成人,是選擇了智慧。韓國政府選擇了哪種?起碼殭屍爆發的三天內,救援直升機始終盤旋在高官議員的頭頂上。

 

我們回到劇情中少年審議合議庭的第一案“延和小學學童兇殺案”,一名13歲的少年在社交平臺與另一名16歲的少女相識,交流各自的痛苦與煩惱,像是兩隻小獸隔著網絡互舔傷口。看似稀鬆平常的聊天,卻與一名小學生性命攸關。女生開玩笑說想殺人,男生毫無忌諱地同意了,直到女生將小學生誘拐到男生家中,用線勒死,男生才恍然大悟:她竟然是認真的!

女生的變態與瘋狂展露無遺,用斧子將孩子大卸八塊,眼睜睜地看著一個脆弱的生命逝去,男生的第一個念頭卻是為女生頂罪。他穿著帶血的衣服,拎著斧子,拿上思覺失調症的精神證明,去派出所自首,旁若無人地站在法庭上發問:

“我聽說不滿14歲的話,即使殺人也不用坐牢的對吧?”

法官也被他那雙天真無邪卻語出驚人的神態震撼到了。

我一度認為少年犯比精神病人更為恐怖,因為他們是存在自我意識的,也有很強的攻擊性與旺盛的慾望,淡泊法律也淡漠生命,如遊戲《盧修斯》裡的那個雙目血紅的孩子,他們醒著的惡魔在人間行走!

加害人的奶奶執拗地強調自家孩子的清白,可被害人的鮮血已經滲透進他家中的地板,怎麼洗都洗不乾淨!

《少年法庭》——罪惡的種子,能否開出善意之花-第3張

輿論爆炸

第二案是一出家暴案,父親時常喝醉後對女兒拳打腳踢,得知女兒在外面打零工賺錢時,又以暴力手段奪走她的酬勞。女兒離家出走又無家可歸,父親卻以女兒失蹤的可憐老父親模樣去報案,殊不知被好心送回家的女兒關起門來又會遭遇怎樣的對待。

事實上當今社會的家暴案件,百分之七十最後都會不了了之,正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只要一句“我們只是鬧著玩”、“對不起我下次不敢了”,不管法院還是警察都無權再幹涉。被家暴者不是不懂得報警求助,他們只是害怕後續的報復。

該案最叫人心酸的應該是女兒的奶奶,也就是家暴者的母親,她夾在兩人之間,一面怒罵兒子,一面疼惜孫女,卻起不到任何作用。為了遮掩家醜,對外宣稱孫女的傷只是摔倒,又對孫女幾乎哀求地哭訴:

“我知道他打你不對,可他是我兒子啊,你再忍忍吧,好嗎?”

《少年法庭》——罪惡的種子,能否開出善意之花-第4張

真的是摔傷,我沒事……別再問了……

第三案蔚藍青少年恢復中心外逃事件,為了引導收容的觸發少年,沒有政府設立專門的少教所,只能由個人自發地成立特殊教育機構,接受來自社會面和法院的補助和捐贈。對於外界,他們只認為錢到位了,孩子就能教好。對於觸法少年的家屬,他們認為出來的孩子表現不好全然是恢復中心的老師教育太差,絲毫不提及自己家庭是如何教育才導致孩子走上歧路的。

對於被教育的孩子們,他們只是理所當然地接受了被人伺候的生活,並提出更過分的要求,彷彿他們天生就該享受這些。

沒人關心蔚藍青少年恢復中心的老師,一個人要如何操勞應對八名觸法少女,照顧她們的飲食起居、心理指導、價值觀教育和興趣愛好培養。老師身心俱疲,為了建恢復中心,與反對收容罪犯的村民低聲下氣地道歉;為了引導少年犯的心性,不能生氣不能打罵只能輕聲輕氣地教導;為了教育做錯事的孩子們,卻也奉獻了自己的健康和與親生女兒相處的時光。

而這麼做的結果,是少年犯背地裡詆譭老師暴力、虐待、殘暴、惡劣,沒有念及一絲教育之恩,甚至“祝願”老師早日去死。

《少年法庭》——罪惡的種子,能否開出善意之花-第5張

何為白眼狼

她們沒有認錯的態度,也沒有重新開始的期盼,她們摔碗抗議,偷偷抽菸,偷偷出逃。一旦離開文明的恢復中心,她們又恢復了本性,繼續強者欺壓弱者,命令弱者出賣身體賺錢養活強者。

她們以為出逃恢復中心是重獲自由,可她們恰恰失去的,就是自由。

一個沒有接受過良好教育的未成年人,是無法理解“代價”這個詞的。凡是他沒有的,便會佔有和掠奪。而這,正是野蠻的象徵。

你真以為愛能感化一切?

第四案,聞匡中學舞弊案。

教育內卷近年來一直是熱議的話題,卻始終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最終一場悲劇不可避免。

聞匡中學是全國數一數二的高等學校,在這裡,學生想考上大學,學科成績是其次,更重要的是綜合學分。什麼樣的綜合學分?學生們必須拼了命地參加實習、課題研究、面試、培訓班、社團活動等,落下每一分都會被他人無情地超越,教育上的內卷波及到每一名無辜的學生身上,如同雪崩掩埋了所有學生而他們還要扛著巨大的壓力繼續學習。

家長們在其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瘋狂地砸錢鋪路。

《少年法庭》——罪惡的種子,能否開出善意之花-第6張

家長出錢,學生出命,誰在獲利?

這是一場學分的競賽,更是一場沉沒成本的生死時速。一旦你投入了成本想要放棄,這一猶豫之下就會別人超越,如果你現在放棄,孩子考不上大學,投入的成本也血本無歸。所以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家庭都要不停地不停地不停地卷啊卷……

而這個案件最可悲的地方在於,學生們通過洩露試題作弊,卻不是為了考高分。僅僅是因為考試複習佔據了太多時間,作弊是為了節省複習時間好去多參加幾個補習班、幾個研究小組……

社會與輿論為孩子們構築了一條單向跑道,他們光顧著宣傳跑道的終點有著鮮花與掌聲,卻忘了擁擠的跑道、瘋狂的人潮、嚴酷的制度,會使多少人死在他人的腳下?

第五案,未成年人無照駕駛交通肇事案。

個人認為是全劇最破防的案件,一個曾經接受過審判的少年,答應了法官絕對不會再走進法庭,他確實沒有再進來,因為他為了保護別人而撞成了植物人。

曾經的暴力觸法少年,決定洗心革面,夢想是當一名治安官。經過審判的他對正義有了明確清晰的認定,也篤定了自己的正義感,儘管人們對有前科的他冷嘲熱諷,但他心中依然光明。

他為了保護一名被偷拍的女生,被同學施暴忍氣吞聲,人高馬大的他堅決不出手,因為出手就會成為互毆。他答應過那名法官,他不會再進法庭。

然而欺凌者不會因為你的忍受而善罷甘休,他們脅迫少年偽造身份證和駕照租車兜風,這樣才肯歸還偷拍的照片。少年如是做了,卻引發了悲劇,他在被警方追逐和欺凌者威脅的雙重壓力下,誤撞了一名無辜的路人,導致路人死亡,自己成為植物人。

欺凌者劫後餘生,只受了點皮肉傷,法院因證據不足宣判他們無罪,他們在法庭上歡欣雀躍地慶祝,絲毫沒有半分愧疚和懊悔。

《少年法庭》——罪惡的種子,能否開出善意之花-第7張

歡欣鼓舞的“無罪之人”

正如沈恩錫所堅持的,少年犯不會改過自新,他們沒有成人的心智,沒有強力的敲打和扭正,不可能幡然醒悟自己的過錯。

最後一案,是兩個案件構成,一是前因,一是後果。

五年前,兩個小孩站在房頂上扔磚塊,理由僅僅是好奇,也因為好奇,當場砸死了一名兒童。奪走了一條鮮活生活的同時,也致使一個家庭徹底破碎。

當時的法官依照少年法的程序,鑑於兩個孩子年幼,且認錯態度積極,三分鐘不到走出了法庭,嬉笑著要去辣炒年糕。他們路過傷心欲絕的被害者父母,投去嘲笑的眼神。

現如今,兩個孩子長大了, 成為無法無天的少年。他們利用妹妹仙人跳,專門去酒店抓心懷不軌的大叔,敲詐勒索大筆錢財。他們組建隱秘基地,吸引更多人加入犯罪集團,以威脅哄騙的手段拍攝與販賣非法視頻,即使有六次被處分的記錄在身,因幼時留下的法庭印象,認定法律不能拿他們怎麼樣。

其中兩名涉案的團伙被捕後仍然嚷嚷著:

“都是那些大叔的錯!要不是他們有需求,我們怎麼可能會去犯罪?”

法官質問:

“那些無辜的女孩呢?被你們傷害過的女孩,她們又做錯了什麼?”

少年啞口無言。

這一案真正觸到了該劇想要探討的核心:一個做錯事的孩子,他需要的是寬容的溫室,還是嚴厲的鞭子?

一個從小便是罪惡的種子,能否開出善意的花朵?

法庭不能模稜兩可,法官必須給出答案。

《少年法》是對未成年人的寬容,但也應該是法院的底線,觸碰底線之前,犯罪就是犯罪。每一個少年或許都有破碎的家庭、糟糕的壞境、錯誤的引導等等理由才走上犯罪之路,但他們必須清楚,因自己一時興起所導致的,是別人的生命流失,是別人的家庭破碎。

《少年法庭》——罪惡的種子,能否開出善意之花-第8張

一步錯,步步錯

不久前,我國刑法也對未成年人保護法進行了修正,下調了重大刑事案件的責任年齡,也是為了未成年人的未來著想。

我們或許不能預言孩子的成長將會如何,但最起碼我們必須及時地告訴他們,哪一步是對的,哪一步是錯的,哪一步是萬萬不可的!

未來或許光明美好,可那些被害人的故事呢?只能遺落在風塵裡了。

借用該劇中的一句話表達我一直認同的觀點:

《少年法庭》——罪惡的種子,能否開出善意之花-第9張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對不會缺席”這句話真的對嗎?

 #韓劇##少年法庭#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