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璀璨的烟花


3楼猫 发布时间:2025-02-06 01:20:01 作者:于闽清 Language

在看完《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这本书后,我想说的是,虽然这本小说标着科幻小说的标签,但这本小说很不“科幻”,或者说它很软。比起那些宏大的近未来的冷酷设定,在这本书里我们会更直接的注意到查理这个人,他的意识、他的性格、他的人际关系、他的认知水平。而毫无疑问,这当然得益于作者别出心裁的表达方式——进步报告。

一般地,作为一种载体,文字让人感受到且为之感动的通常是文字的所指,比如初中语文中被翻来覆去地讲的朱自清的《春》。生动的修辞,华丽的形容,让人的确能感受到春天颜色的多姿多彩。而文字本身的魅力和威力,却是很多人并不额外关注的,毕竟大家都是正常人,语义表达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流畅的,标点符号除了引号分段和省略号破折号这类不常用的以外,也通常不会出错。

——但是如果写下文字的不是正常人呢?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璀璨的烟花-第0张


查理·高登,一个智商只有68的低智力成年人。作为一名低智力成年人,他自然会有属于他的独特表达方式。不断句,标点符号只会用句号和少量的省略号,语法混乱,错别字连篇,相信没有一个人在看到这个开头的瞬间会不陷入困惑。我们的神经元立刻被奇奇怪怪的错误信息阻塞,从接受这一篇文字到剥离出这篇文字真实内容之间的时间差,让人产生了莫名其妙的便秘感和塞车感。就好像被塞进迷宫的阿尔吉侬一样,必须以缓慢的速度向前检索。

而随着故事的行进,我们能切实地从行文逻辑和遣词造句上了解到他智商和理解能力的逐渐提高,直到一个月以后,他了解了标点符号的意义,明白了如何正确地进行遣词造句。最后他终于变得聪明起来,而这已经是处于本书近半进度的位置了。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实验的不可避免缺陷,他辛辛苦苦用150页获得的智慧仅仅在最后15页就飞速流逝,回到了先前的状态。我们可以从他书写格式的退化和崩塌中显著观察到这一事实。从失去引号,到失去逗号,重新出现错别字,最后报告中只剩下含混不清的呜咽,我很难用一个具体的词语去形容这种感觉,是怅然若失?还是无可奈何?亦或者是悲哀。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璀璨的烟花-第1张

查理的行文格式展现着他智商的变化,而他记录的内容则展现着他认知、性格乃至于人格的变化。

大体上,随着查理认知的变化,他呈现出两种不同的人格和三个交错的身份,即低智力人和高智商两个人格,过去的查理、低智商查理和高智商查理三个身份。低智查理如同被困在柏拉图洞穴的囚徒,用"大家都喜欢我"的滤镜粉饰残酷现实;觉醒后的查理则是手持火把的启蒙者,却在照亮记忆废墟时灼伤了自己;而蜷缩在童年阴影中的小查理,始终在地下室反复播放《灰姑娘》的胶片,这三个自我在意识场域中无休止地纠缠着。

首先低智商查理和高智商查理毫无疑问是两种人格,但是由于查理的低智力导致的他对于客观事实的不可理解性,很多事情一发生就会被他轻易地遗忘,所以他除了一些简单的词句以外,其实并不能理解感情,过去母亲对于他的责骂和面包店同事对于他的歧视他都无法理解。所以过去的查理既代表着查理所不能理解的世界,也代表着真相,低智商查理不理解他、遗忘他;高智商查理远离他,认为这是属于低智商查理的身份,过去的查理同时被他们两个无视了。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璀璨的烟花-第2张

同时低智商的查理对两性关系的理解,停留在孩童般的天真幻想中。他将艾丽斯·金尼恩视为“穿白衣服的天使”,这种近乎宗教崇拜的情感,本质上是认知局限催生的理想化投射。他无法理解同事们在面包房开黄色玩笑时的性暗示,将“上床”直白地理解为“在床上玩跳跳游戏”。然而,这种纯粹性背后隐藏着暴力的暗流。查理对费伊的亲近毫无防备,当这位艺术系女生教他跳“需要脱掉鞋子”的现代舞时,他意识不到其中潜藏的性挑逗。这种认知缺失构成的“安全屏障”,在智力觉醒后将被彻底击碎,暴露出成人世界对纯真本能的无情嘲弄和剥削。

为何高智商查理会变成与低智商查理完全不同的一个“自私、反社会”的人格,我想原因有二。其一是记忆与现实所产生的落差感和挫败感。低智商查理记忆与现实的差距之大在实验开始没多久后就向读者展现了——在做罗曼墨迹实验的时候。低智商查理记忆中的是“隐藏在墨迹中的图像”,而实际上实验者提的问题是让他对墨迹进行一定的联想。如此一个普通的实验都产生了如此大的理解偏移,那么其他的事情呢?于是随着智力的提高,他明白了面包房的同事对自己的愚弄,明白了母亲对自己的唾弃,明白了什么是两性,什么是性。查理对艾丽斯的情感从崇拜转向炽烈的爱欲,这种转变在“雨夜画室”场景中达到顶点:查理突然意识到自己正用“解剖青蛙的眼神”凝视艾丽斯的脖颈曲线。对于他的同事,他也开始还以嘲弄,对于自己的实验者,他要求平等的地位。我们不能说这些是坏事,但是上述的这些都发生在短短的半年内,两个查理的世界观完全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融合。这种不融洽也是导致他后期走向孤独的原因。

此外,查理对过去的回忆,我认为也是这本书的精髓之一:以第一人称书写的进步报告,在回忆本人过去的时候却采用的是第三人称,一来,这是他对自己过去同一身份不认同的体现;二来,这也营造出了当下某个白金作家总是心心念念的所谓“抽离感“。

随着查理智力的提高和学习程度的加深,他开始以学术解释自己遇到的一切现象,学术成为了他生命中的一切,理性绑架了感情,所以你能看到查理变得冷酷,不近人情,不解风情,对于异性也只是机械地与对方交往,这种关系与其说是感情驱动,不如说是兽性驱动。这一状况在查理与艾丽斯决裂时体现格外鲜明。当他说出“你的论文方法论存在根本缺陷”时,我们就能明白,那个憨厚老实的查理已经彻底变成了被理性支配的人偶。又因为他的冷酷导致他失去了原有稳定的人际关系,于是他又因此而郁郁寡欢,理性绑架了感情又被感情所动摇。只能说他的智力成长的还是太快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如何与人交流,他阅读的文献里也没有任何可以解决这方面的内容。同时他也依然保留着对人际关系的渴望,所以他能感觉到,那个无论什么情况、什么对象,都能和所有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老查理始终在某个地方看着他,他也想把这具身体还给老查理,即使明白了过去的良好关系是建立在隐性和显性感到霸凌之上的。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璀璨的烟花-第3张

当智力开始不可逆地衰退时,查理对情感的认知又呈现出惊人的净化效应。他逐渐遗忘那些复杂的心理学理论,却重新获得了握住艾丽斯手的勇气。在咖啡馆的最后一幕,他用歪斜的字迹写下“你闻起来像下雨天的面包房”,这种褪去理性矫饰的表达,反而是爱情最本真状态的出色展现。最后的查理,完全退化为了如故事开头一般的低智之人,但我们也不能完全说他没有进步,至少他仍然记得要持续学习,在句号和省略号的基础上掌握着冒号,以及保留着对某个特定对象的特殊情感:请你给阿尔吉侬献上一束花。

阿尔吉侬对于查理来说,既是一面镜子,又是一名同伴:他观看阿尔吉侬的变化过程来测定自己的智商走向,他与阿尔吉侬共同铸就了“高登—阿尔吉侬公式“,这一智力提升实验最大的成果。

除了查理本人展现出的多重身份以外,本书进步报告的书写格式也同样让读者体验到了“双重身份”。在我们推进对进步报告的阅读时,我们如同在书写这篇报告一般,此刻读者就是查理·高登本人;而在我们阅读完一篇进步报告后,我们就又变成了观测实验成效的实验人员。这一双重身份的重叠也让我面对查理的变化时感到无比的复杂。尤其是在发现超高的智商只能维持短暂的时间,查理·高登这个个体终究要变为他原本的样子时,我们作为查理感到绝望、我们作为实验人员感到失落。

查理的情感认知变迁史,是一篇人类文明进程的微型史诗。从天真到理性,最终回归赤子之心,这条曲线向我们展现了关于人类性格的某种现实:情感不是智力的附庸,而是指引认知迷宫的纲领。当查理在智力废墟中写下“请放花在阿尔吉侬坟上”时,他完成了一场超越性的精神仪式——在这里,凋零的智商与盛开的人性达成了奇迹般的和解。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