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填词喂饭教学想看的可以去我主页往下翻)
对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句、连句。是我们日常诗词创作中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学问,看起来很繁复实际上只要入门就能一通百通。一般制式要求对仗结尾字必须上仄下平,(仄韵词牌除外),
对句最早是以对偶的方式出现可以追溯到上古,在先秦两汉时代被大规模地运用到创作中,东汉和魏晋年间骈赋创作兴盛,对偶发展为骈偶。再就是唐诗的兴盛造开启了律偶阶段。这里不多赘述大概知道个由来就行,你们后续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前二者的制式写法,今天主要讲唐诗宋词里的常用对句怎么写。
古时候很多开蒙的书籍里有涉及对仗方面的知识,现在我们能看到比较简单易懂的就是明代传下来的《训蒙骈句》和清初的《笠翁对韵》,这两本都是古时候幼崽学习对仗的书籍,推荐阅读年龄5-12岁(百度应该是有全文的,比较简短,看一遍就会了)。
七律四种制式规则,灰色标平仄的地方可以用中字(平仄皆可),红色标记为韵脚。标出对仗的颔颈联必须对仗,若不按照制式写则不能提为七律。
我们用更简单易懂的《笠翁对韵》来讲普通的对仗:
首先是平仄相对(最早一篇古诗教学里写了平仄韵脚区分),天对地,雨对风,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天-地,雨-风都是一平一仄相对。
然后是词性相对,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等(“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
句法结构上主谓宾对主谓宾(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词汇意义需要相同,植物对植物,风景对风景,我们举一个熟悉又直观的例句,李白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对仗还有很多门类,如工对、流水对、宽对、邻对、借对等很多技巧(这个属于进阶了,已经学会简单对仗的朋友自行查阅),格律诗,也就是七律五律,对对仗又严格的要求上个帖子讲过,所以大部分格律诗需要运用工对。还不能掌握的时候可以用宽对,宽对要求不高,只要句形相同,词的意思相同就可以入对。
五律四种制式规则,灰色标平仄的地方可以用中字(平仄皆可),红色标记为韵脚。标出对仗的颔颈联必须对仗,若不按照制式写则不能提为五律。
我们实际写作的时候,平仄相对这个规则没有那么严谨,明代一位僧人提出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说,这个说法在后来的《红楼梦》48回中提过,毛爷爷也用这句话打趣过自己参加会议的事儿。
什么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呢:就是每句诗的第一、第三、第五字可以放宽平仄(并不是要求你一定要反写,而是规则放宽让你有更大的创作空间)。第二、第四、第六字需要平仄分明(这里主要是通指七绝七律,因为第七字是韵脚和韵对,所以第七字必须要遵守制式不能乱写)
虽然这个说法第一次书面说出来是在明朝,但早在唐代就已经兴起了这样的创作手法,比如我们熟悉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严格制式要求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里镜中的镜就是个仄声字他写在了平声字的位置,但他处在一三五不论的”一“里,所以平仄不论也合理。
绝句没有对仗要求,可对可不对。七绝和五绝的四种制式,若不按照平仄或韵脚来创作不能题为绝句,可题打油诗,有押韵的可以题古言(打油最好也要押韵)
相对于格律诗对仗的严格要求,词的对仗就相对简单,因为词牌各异,对仗手法也花样百出(之前教填词的帖子里写了一点),词牌不一样对仗的字数也方式也各异,词中最常见的有三字成对,例如”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这里的”从别后,忆相逢,就是三字对,他运用了宽对手法。
以及四字(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五字(画烛寻欢去,羸马载愁归)、六字(凤额绣帘高卷,兽镮朱户频摇)和最常用的七字成对(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部分词牌中还有一字、二字或七字以上的对句,但数量较少。
上官仪提出的“六对,八对”分别是:(以下来自百度,我太懒了不想去找例句,所以百度复制过来了,第四个我改了一下)
六对:一、正名对,天地日月; 二、同类对,花叶草芽; 三、连珠对,萧萧赫赫; 四、双声对,黄槐绿柳; 五、叠韵对,彷徨放旷; 六双拟对,春风秋池。
八对:
1、地名对: 送酒东南去,迎琴西北来。
2、异类对: 风织池间树,虫穿草上文。
3、;双声对: 秋露香佳菊,春风馥丽兰。
4、叠韵对: 水光相莽苍,云意自纵横。
5、联绵对: 残河若带,初月若眉。
6、双拟对: 议月眉欺月,论花颊升花。
7、回文对: 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
8、隔句对: 相思复相异,夜夜泪沾衣;空叹复空泣,朝朝君未归。
叠甲:有的上两个帖子写到的我这里可能就没写,然后对仗的技法也远不止文中这几种,这些都是入门玩法。常见的对仗方式还有很多,全写的话占太多篇幅,有问题可以评论区问或者私信。
(明天没有教学或者推书的更新, 楼主要去过二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