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吟遊詩人的手札#,書遊戲特色,寫遊戲魅力,抓鴿子燉湯。
碎碎念
群友評價為“驚豔”的作品,光是這麼一個理由就讓我對遊戲產生了興趣。乍一看封面小圖,以為是賽博龐克風;再看商店宣傳視頻,感覺“在現實與書中任意穿梭”的玩法也足夠新穎。於是三歲開始遊玩這款敘事向解謎遊戲——《書行者》。
遊戲簡介
在《書行者》中,玩家將扮演一位違反《寫手法》被判了30年刑期的知名小說作家艾蒂安·奎斯特。為了逃避刑期繼續寫作,他不惜冒著巨大風險棄筆從盜,利用能夠在現實與書中任意穿梭的能力,進入六本不同的書裡,盜出書中的神秘珍寶並帶回現實世界交給僱主,並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揭開角色們的身世謎題,發現隱藏的巨大陰謀…遊戲創意非常有趣,文本的風格和對話設計充滿戲謔與幽默,算是值得一試的作品。
在書中和現實的世界任意穿梭
這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和潛力的玩法設計。《書行者》採用了兩種不同人稱視角來區分現實與書籍世界,在現實裡玩家將以第一人稱進行遊玩,而當玩家穿梭進書籍後,則是俯視角的箱庭探索。玩家可以在任何時間進行兩個世界的穿梭,並且能從現實世界裡帶入物品到書中直接使用,不過書中的物品雖然能帶出書籍但並不能長時間保存。
《書行者》在這個創意的開發上交出了優秀的答卷,但可惜不是滿分的,這點有所遺憾,也因此我評價這個設計“有潛力”。雖然這個理念很好但在遊戲裡的使用率較低,少數幾次回到世界裡也只是為了跟鄰居借工具,沒有把這個理念的潛力激發出來。
在我心中的滿分答卷是什麼樣的?我現在穿進一本中世紀書籍,因非法入侵被城堡守衛包圍了,我可以選擇回到現實從書架上抽一本書,從裡面借用一把左輪;我需要執行潛入任務的時候,我可以回到上一本科幻題材小說裡借用他們的高科技光學迷彩…我知道這些創意要實現其實挺難的,因為要在遊戲裡實現“蝴蝶效應”其實工作量很大,而且要足夠嚴謹,但這聽起來不就超酷超好玩嗎?我認為這值得一試。
什麼罪要判三十年啊,愛上紙片人?
《書行者》的主線劇情就是主角被判三十年刑期,為了逃避刑期去找了非法途徑,幫僱主從各種書裡盜寶物。在這個過程中主角將會遇到形形色色的角色並與他們打交道,這裡就不劇透了,《書行者》並沒有畫大量的筆墨對角色進行描寫,但僅僅是幾句隻言片語也把角色的個性寫得鮮明瞭起來。是把這些角色當作書裡的冰冷文字,還是把他們當作一個活生生的角色對待,這都交由玩家來抉擇。
雖然說是穿梭到知名的書中,但遊戲也並非按照書本本身的劇情來按部就班,而是做了一些小小的改編…你可以看到一生追尋的老頭子掏出左輪,也可以在石中劍的世界裡看到未來科技,最後你也能看到夥伴的搭檔找回了它本身所在的書,原來他就是唔唔嗚(你可閉嘴吧都讓你劇透完了)
比較可惜的是,遊戲的劇情雖然有轉折有意外,但在最後的處理,在三歲看來不算一次完美謝幕,有一些疑點還是沒有得到解決。(也可能是我自己沒反應過來?)而且,在遊戲中雖然有選項分支,但其實絕大多數是假分支,即使選了不同的選項,在最後還是會收回到一條線上,感覺還是比較可惜吧,如果能夠更多地決定整本書的走向和命運,會更有意思一點。
難度不高的解謎與用處不多的資源
遊戲的解謎難度其實並不高,這對三歲來說是件好事,因為三歲是個笨蛋。別人給出的建議遊玩時長對三歲來說才玩到一半多一點,233。解謎的話只要認真閱讀文本應該就能順利通關,遊戲雖然一些場景相當壯闊但沒有四通八達的地圖,對迷路黨很友好。
在遊玩《書行者》時,每一本書裡你都可以獲得一些資源,並用這些資源去做道具,但也僅限於此。資源的種類和數量雖然看著多,但總結起來用途無外乎三種:回血、工具、回藍(墨水)。遊戲裡存在著比較簡單的回合制戰鬥,回血回藍就是為了應對這些戰鬥,算是增添了遊戲參與感樂趣,但不多,比較可惜,解決方式同之前部分講到的相同,不再贅述。
總結
在遊戲的第二個地圖裡,有一位獨自在雪中認真堆雪人的機器人,他評價自己堆的雪人時說:“這是一個73%完美的雪人!在此之前我從沒取得過如此美妙的成果!“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書行者》也可以說是一個73%完美的遊戲,即使他不是100%的完美,但它也給了我一段愉悅的遊戲體驗。正是因為喜歡這款遊戲才會去認真思考遊戲的不足之處,並期待在第二作裡達成99%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