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和书店是对于阅读最浪漫的传承——《世上为什要有图书馆》


3楼猫 发布时间:2025-03-29 17:02:51 作者:未至可期 Language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是一本我在图书馆寻觅多次都未曾借到的书,每次几乎都是处于外借的状态,使得我对于它的好奇和期望与日俱增。

图书馆和书店是对于阅读最浪漫的传承——《世上为什要有图书馆》-第0张

阅读前,在网上也看到对于这本书的部分评价,有的人认为这本书过誉了,也有人说这本书普通到令人无语。

对于我来说,起初吸引我的是其中关于图书馆构建和体制内相关事件的描述,可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那些围绕图书馆所发生的琐事才是真正吸引我的。

里面有一章提到,阅读是孤独的,而这份孤独也是读书最为享受的。我恍然意识到,自己究竟有多久没有感受到过这种孤独感了。以前,对于一本书的渴望是近乎无穷的,也会为之废寝忘食。现在虽然依旧可以沉浸其中,只是那种渴望感日渐消减。

小的时候,对于Kindle不屑一顾,认为这种阅读形式根本无法与纸质书相比。现在的我多少对于Kindle有一些理解了,对于一本书的渴望可以在几分钟内下载完成后开始阅读,这是纸质书所无法替代的。

只是,在和Kindle和解的同时,我似乎感觉又失去了些什么。抬头又看到去年阅毕的书籍静静地排放在书架上,它们仿佛也在怅然若失。或许是那种渴望,或许是那种孤独,或许是我曾经最重视多、那种书页的感觉。

图书馆和书店是对于阅读最浪漫的传承——《世上为什要有图书馆》-第1张

但是至少,看着那些故事,我看到了几分过去,也唤回了几份渴望,不知何时才能找回那几分孤独。

读完这本书可以说是解决了我的一个很大的疑惑——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图书馆书籍质量千差万别,为什么有的图书馆虽然各种书籍排放看上去很壮观,但是实际上大部分书籍都是借不到、或者说很多书都是没有的。

 原来图书馆的书籍确确实实是由相关管理人员统一购入的,这也就导致了不同图书馆的书籍质量有着如此悬殊的差别。有的人说《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这本书的题目过于宏大,而且大部分章节实际上都是偏离全书主题的,反而讲述了很多关系不大的故事。不过在我看来,恰恰是这些看似“跑题”的故事才赋予了这本书一种独特的人文关怀。作为公共选书人,她并没有简单地根据所谓的榜单或者是馆配书来敷衍了事,而是细致地询问了自己身边在各个领域较为了解的朋友来共同编写这么一份献给公众的书单。也正是因为有着这些公共选书人的存在,才让图书馆在这个日渐快餐化的时代得以继续留存。

 我在阅读这本书的同时,也有着一层格外不同的情感。我从小就对于阅读这件事情非常痴迷,幸运的是我在小学就遇上了一位喜欢在课上给同学们讲故事并且鼓励学生们阅读的语文老师,同时也有着一位几乎不会限制我读书的父亲,使得我逐渐在日积月累下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仔细想来,小的时候除了一些课本上推荐的书目或者是老师上课提到过的书目,其实大部分的书都是在书店或者图书馆中阅读的。

 在小学的时候,每逢暑假基本上都会去西湖文化广场那边的博库书城坐上一天,那个时候的书店在全国范围内的生意可谓是如日中天,基本上每天都是人满为患。尽管当时书店的人很多,但是书店里的大部分书籍都并没有被塑封起来,可以看到很多人都会席地而坐,在安静的氛围下阅读上很久。我的大部分书籍也都是那时在博库书城看的,那个时候的博库书城面积巨大,各个区域的划分也十分详尽,不像现在大部分书店那样恨不得把畅销书塞满每一个书架,它的畅销书区域和新书区域仅仅集中在入口和出口,而各个板块下所打开的书籍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精品中的精品。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曾经摆放着的一柜子蓝皮译林,在那时,随便抓起一本书读上一天,都让我受益匪浅。现在想来,那个时候的博库书城是否也有着一群人来规划每个书架上摆放什么书,又把那本书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至少我知道,那个时候的摆放者,肯定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

图书馆和书店是对于阅读最浪漫的传承——《世上为什要有图书馆》-第2张

 

图书馆和书店是对于阅读最浪漫的传承——《世上为什要有图书馆》-第3张

在博库书城搬迁前拍摄的()

随着年纪渐长,逐渐认识了西湖边上的浙江省图书馆和少儿图书馆,在少儿图书馆度过的时光可以说得上是少之又少,除了在那里翻看全套的漫画之外,基本上也很少在那边停留。第一次进入浙江省图书馆我便被深深震撼了,对于我来说,这个巨大的图书馆简直就是我的宝库,是一个用书籍搭建的堡垒。各种书籍分类之详尽以及版本之齐全,小的时候感觉,天堂也莫过于此。或许浙江省图书馆并没有某些图书馆那样专题式的分类,大部分还是按照传统的历史、传记、中外文学等,但是最令我惊喜的还是每个书架上的书籍都几乎保持着同一个“口味”,比如当你想要寻找悬疑小说而走到某一书架时,你会发现在你想要找的书之外,有着一整架的同类型书籍,当你走出这片区时,手上早已多了很多本意料之外的书籍。

 关于电子书和纸质书的争论似乎从电子书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从未停止过,时至今日,依然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真正的答案,但是对我来说,纸质书拥有的不可替代性可能就集中在图书馆和书店之中。当你走进一个书籍集中的区域,你总会在书架上发现那些意料之外的惊喜,而对于一个刚开始阅读的人来说,这种惊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惊喜的质量同样也不可忽视。

 时过境迁,数年过去了,我见证了博库书城从缩水到最终关闭的命运,也见证了省图书馆从起初的12本书延期扣款到现在24本书近乎无期限的外借。我曾经作为心灵慰藉的《孤独星球》也在日益衰落的报刊行业下退出了中国市场,雨后春笋般的网红书店开始冒头,又在无声无息中走向灭亡。仿佛在这场对抗中,纸质书最终还是丧失了自己的阵地。但是另一边,我也同样看到kindle最终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电子书似乎也没有获得胜利。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用于打卡拍照的网红书店以及将咖啡作为主营业务的新兴书店,我的心理总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初中的时候曾经读到过一篇阅读,里面讲述的是作者回家途中经过的两家书店,里面有一段描写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一家书店的书架上充斥着刀光剑影的武侠小说以及灰头土脸的摆放在角落的文学经典”和另一家书店的温馨布置以及颇有品味的书籍摆放形成了鲜明对比,作者在文章结尾写道自己是多么喜欢第二家书店。那时的我其实不是特别能理解,曾经我只是把书店当做购买书店的场所,把图书馆当做只是借阅书籍的地方,现在才明白,它们是心灵的对话场所、亦是一个传承的场所。

前段时间行至苏州,看到了目前大陆仅存的一家诚品书店,在我看来,这家书店很纯粹,一群真正阅读的人运营的书店,仅此而已。我又联想到住所附近亚运公园新开的书店片羽书店——店面不大,书籍数量也不多,但是大部分书籍可以看的出来绝对是经过书店主人精挑细选的。(最近得知似乎又新开了一家书店,改日再去拜访)在互联网上,有着各种独立书店的劝退经历,同时也有无数的人投身其中,哪怕最终也只是收获了一地鸡毛。

图书馆和书店是对于阅读最浪漫的传承——《世上为什要有图书馆》-第4张

大陆仅存的诚品书店

我真的十分感谢这批人,不论是那些公共选书人,还是真正阅读的书店运营人员或是图书管理员,同时也像那些怀揣着理想主义在几乎注定失败的面前依旧迎难而上的独立书店店主,是你们的存在,使得阅读得以在如今这个短视频横行、注意力普遍碎片化的时代依旧得以延续。

图书馆和书店是对于阅读最浪漫的传承——《世上为什要有图书馆》-第5张

有人说,现在的新生代早已被互联网困住而不再阅读,也有很多家长对于所谓闲书的态度使得阅读成为了一种奢望。这些一切,的的确确都存在,并且早已长期存在着,书店的危机以及报刊的衰落似乎早已不可避免,很多人把这一切归结为时代发展的必然。在经济课上曾经听到过一个很有趣的例子,说德国人不喜欢电子书而美国人喜欢电子书,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德国人有着更加悠久的历史。我想,中国的历史,在世界范围上,都属于是最为悠久的。在古代,印刷技术远不如现在发达,很多书籍的传播尚且依靠手抄,中国的文脉依旧历经千年流传了下来。反观现在,随着印刷技术的提升,书籍的成本已经大大降低,中国的书籍在全球范围内又基本上属于是最为便宜的一档,我想这和中国人热爱阅读的习惯是分不开的。很多时候,短视频确实占据了我们很多的时间,它们使得我们连捧起一本书的耐心都逐渐丧失,但是,只要你愿意,随时随地你都能捧起任何一本你想要的书。也正是因为有着那些对于阅读足够重视的人,才使得这一份习惯伴随着惊喜,在一代代人中,薪火相传。

图书馆和书店是对于阅读最浪漫的传承——《世上为什要有图书馆》-第6张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本质上是一个极其宏大的问题,没有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本书能够给出一个准确的回答。很多人也说,这本书正是由于这个过分宏大的选题才使得书中很多“无关”章节使得全书的内容更加空洞。然而,在我看来,这些看似无关的文章实际上给了这个问题一个极其具有启发性的回答,正是因为有着这些热爱阅读的人,图书馆才得以存在,也正是因为在不远的将来,会诞生新的热爱阅读的人,图书馆才应该存在。

本来想着,这一篇不算书评的短文,应该在并不遥远的世界读书日发,似乎更加应景。不过又转念一想,只要当你捧起书,每一天都是属于你的“读书日”。这份传承早已跨越时空、走过千年,又何必在意某一个日子呢。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