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久石讓能成為少數幾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日本音樂家


3樓貓 發佈時間:2024-06-21 15:48:46 作者:toNaiveYoKan Language

為什麼久石讓能成為少數幾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日本音樂家-第0張

當我談到久石讓(ひさいし じょう),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千與千尋?龍貓?哈爾的移動城堡?宮崎駿還是吉卜力?...

在動畫配樂這一藝術領域,久石讓這個名字早已享譽全球,無需要我過多熬述。即便在電影配樂這一藝術領域,久石讓的名字也早已聲振寰宇,也無需我再添一筆。宮崎駿與北野武,這兩位動漫和電影界的巨匠,憑藉自身的影響力為久石讓的音樂才華搭建了展示的舞臺,但也不盡然,我覺得他們之間更像是在創作的道路上相互成就,也更像是一種深刻的精神對話,久石讓每一個音符與他們畫面的交融,都是對彼此藝術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完美詮釋。

為什麼久石讓能成為少數幾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日本音樂家-第1張

但你可曾深思過,當今日本音樂的發展不僅呈現出成熟精緻的藝術形態,而且在世界音樂舞臺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其不斷創新不僅豐富了全球音樂文化的多樣性,更孕育了眾多知名的世界音樂大師,在這個群星閃耀的音樂世界中,久石讓又為何能脫穎而出,即便是在脫離了宮崎駿(吉卜力)、北野武的情況下,他不僅能夠在國際舞臺上綻放耀眼的光芒,更是成為少數幾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日本音樂家,究其原因,竟為何故?

如果你讀到這兒,仍抱有濃厚的興趣,不妨跟隨我,透過三個獨特的視角,深入探索這位享譽國際的日本音樂家,或許能重新發現和感受到他那不朽的藝術魅力和深遠的文化影響力。

一、極簡主義對久石讓音樂的影響

為什麼久石讓能成為少數幾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日本音樂家-第2張

1、極簡主義是什麼?

極簡音樂(Minimalist Music),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是一種實驗性音樂風格,由視覺藝術中的簡約主義理念衍生而來。這一音樂流派的特點在於:

  • 淡化或摒棄傳統的功能調性(functional tonality),轉而強調和聲手段和音樂材料來創造一種新的音樂組織方式。(*功能調性是西方古典音樂中一種基於主音和主和絃構建的和聲系統,可以比喻為音樂的“骨架”,為旋律以及和絃提供穩定性和方向感)
  • 通過樂句或更小的音樂單元(如音型figure、動機motif、細胞cell)的重複,創造出節奏和旋律的連貫性。(*音樂單元是構成音樂的基本元素,類似於語言中的字母或詞彙,通過不同的組合和重複,創造出豐富多樣的旋律和節奏)
  • 採用微妙而緩慢的變化,或長時間的靜態旋律,營造出一種音樂上的停滯感stasis
  • 作曲家通過最簡單的音樂素材的重複與變化,探索音樂的自然律動,打破傳統創作技法的界限。

極簡音樂通過這些獨特的技法,為聽眾提供了一種內省且沉浸式的聽覺體驗,就像是在靜謐的圖書館中閱讀一本引人入勝的小說,讓人深入思考並完全沉浸在音樂所營造的情感和氛圍之中,引領人們感受音樂的純粹與本質。

2、極簡主義對久石讓音樂的影響

久石讓在國立音樂大學深造期間深受極簡音樂的影響,通過分析菲利普·格拉斯特里·賴利等極簡主義大師的作品,特別是受到特里·賴利《A Rainbow in Curved Air》的啟發,決心創作出結合電子與古典元素的多元化音樂。

為什麼久石讓能成為少數幾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日本音樂家-第3張

在與宮崎駿合作之前,久石讓就已發行《MKWAJU》《Information》兩張專輯,其中《MKWAJU》這張專輯深受非洲節奏的啟發,融入了豐富的非洲鼓樂元素,其標題更是源自斯瓦希里語,體現了久石讓對跨文化音樂元素的探索和融合。但久石讓的“極簡”風格似乎沒有那麼嚴格,在他的音樂探索之中,久石讓深受啟發,領悟到音樂的真諦:真正的音樂能夠觸動到人的靈魂,是一種能夠與聽眾產生共鳴的“語言”。這一深刻的認識貫穿了他所有的作品,成為他創作中的核心理念。

ムクワジュ

MKWAJU

レモア

MKWAJU

AFRICAN MARKET

INFORMATION

回到普通聽眾這一角度,那些易於哼唱、朗朗上口的旋律往往最容易留在人們的記憶中。簡單、重複,這些特質會引發聽眾的速記效應,讓音樂迅速印入他們的腦海中,這正是極簡音樂對久石讓以及其他眾多現代音樂家產生深遠影響的關鍵所在,它通過簡潔而富有感染力的音樂語言,捕捉聽眾的耳朵,激發情感共鳴,使得這些旋律成為人們心中難以忘懷的經典。

為什麼久石讓能成為少數幾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日本音樂家-第3張

Happin' Hoppin' (キリンビール一番搾り おんたまくんたま編 CM曲)

CURVED MUSIC 2 - CM TRACKS of JOE HISAISHI

Happin' Hoppin' (キリンビール一番搾り 毬花編 CM曲)

CURVED MUSIC 2 - CM TRACKS of JOE HISAISHI

極簡主義與動畫的完美結合,源於其將複雜概念轉化為簡單、易於重複的旋律,正如動畫需要將故事簡化至兒童也能輕鬆理解,動畫配樂自然也追求這種易於消化的極簡之美。(《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的劇情故事不在其內,這部動畫可能是宮崎駿拍完後都想問“我到底想表達什麼?”的一部動畫。)

為什麼久石讓能成為少數幾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日本音樂家-第3張

Ask me why (母の思い)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サウンドトラック

炎の少女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サウンドトラック

雖然久石讓的音樂以極簡風格著稱,但他的交響樂和純音樂作品對普通聽眾而言仍有一定的欣賞門檻,並不像那些情感直白、形式簡化的流行歌曲那樣能輕鬆獲得廣泛認同。

DA・MA・SHI・絵 (Live)

Spirited Away Suite

3、久石讓的交響才稱得上交響

為什麼這麼說?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他的作品深受古典音樂嚴謹性的影響,他的作品不僅在聽覺上展現出古典音樂的嚴謹性,更在視覺層面,尤其是樂隊總譜的規範性上,達到了日本作曲家中的典範,無疑是我見過的所有原譜中最為規範的。

為什麼久石讓能成為少數幾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日本音樂家-第3張

[Woman] for Piano Harp, Percussion and Strings : Woman

Symphonic Suite "Kiki's Delivery Service"

[Woman] for Piano Harp, Percussion and Strings : Ponyo on the Cliff by the Sea

Symphonic Suite "Kiki's Delivery Service"

[Woman] for Piano Harp, Percussion and Strings : Les Aventuriers

Symphonic Suite "Kiki's Delivery Service"

其次,在他的樂隊作品中,你能明顯的感覺到各種樂器真的是在交替演奏,這與那些傾向於齊奏的作品形成鮮明對比(*齊奏是指多個樂器同時演奏相同的旋律或和絃,形成統一和諧的音樂效果,類似於合唱團中所有聲部同時唱出相同或協調的音符)。每個樂器都以其獨有的音色和表現力,輪流展現,強調音樂中的情感和思想,賦予每一段落以獨特的生命力和表現力,使得整部作品如同一幅精心繪製的音畫,每筆每劃都充滿了意義和情感。

為什麼久石讓能成為少數幾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日本音樂家-第3張

「となりのトトロ組曲」 さんぽ

オーケストラストーリーズ となりのトトロ

「となりのトトロ組曲」 風のとおり道

オーケストラストーリーズ となりのトトロ

「となりのトトロ組曲」 ネコバス

オーケストラストーリーズ となりのトトロ

「となりのトトロ組曲」 となりのトトロ

オーケストラストーリーズ となりのトトロ

最後,久石讓的極簡主義風格讓他的交響樂作品雖然複雜,卻無一處多餘,每個音符都恰到好處,和絃精準而富有表現力,能夠清晰傳達出各種情感色彩,同時避免了過於渾濁的聽感。

二、久石讓對世界音樂的貢獻

1、久石讓與古典之聲的環球之旅

登錄久石讓的官網(久石譲オフィシャルサイト joehisaishi.com),你會發現他不僅以作曲家的才華聞名於世,更以其指揮家的風采活躍於國際舞臺,致力於將古典音樂的魅力傳播至全球每一個角落。其中我特別喜歡的一張專輯《花都舞影》(AMERICAN IN PARIS,第一首曲目便是"一個美國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這首交響詩是由美國作曲家

喬治·格什溫(George Gershwin)於1928年創作。這部作品以其充滿活力和節奏感的音樂,描繪了一個美國人在巴黎街頭漫步的場景,體現了爵士樂和古典音樂的完美結合。

為什麼久石讓能成為少數幾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日本音樂家-第3張

在這張專輯中,我特別鍾愛的三首傑作分別是:由美國作曲家和抒情詩人科爾·波特(Cole Porter)創作的《Begin the Beguine》《So in Love》,以及阿根廷爵士樂手加託·巴比耶裡(Gato Barbieri)為1972年經典電影《巴黎最後的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所作的配樂《Last Tango in Paris。這些音樂經過久石讓重新編曲而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久石讓將爵士樂的自由奔放、南美音樂的熱情洋溢融合進了法國香頌的浪漫情懷裡,呈現出一場跨文化的音樂盛宴,絕對值得每一位音樂愛好者細細品味。(因版權保護無法分享,可根據推薦曲目或專輯名至各音樂平臺欣賞)

作為指揮家的久石讓,其參與的全球巡演曲目單宛如一本精心編纂的音樂寶典,匯聚了勃拉姆斯、拉斐爾、斯特拉文斯基等古典音樂巨匠的經典之作。這些演出不僅彰顯了久石讓在古典音樂領域的深邃理解和獨到詮釋,更是他利用自身影響力,為這些永恆旋律的傳承與普及貢獻力量的明證。通過他的巡演,久石讓將古典音樂的光輝帶給了世界各地的聽眾,讓更多人得以領略這些音樂巨匠的不朽之作。

為什麼久石讓能成為少數幾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日本音樂家-第3張

2024年6月20日-22日,久石讓將執棒於多倫多羅伊·湯姆森音樂廳,演出曲目包含《Symphony No. 3 “Metaphysica”》,一部由俄羅斯作曲家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斯克里亞賓(Alexander Nikolayevich Scriabin)創作的交響曲,以及法國作曲家莫里斯·拉威爾(Maurice Ravel)的《La valse》。

2、音樂革新者

為什麼久石讓能成為少數幾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日本音樂家-第3張
為什麼久石讓能成為少數幾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日本音樂家-第3張

久石讓身兼作曲家、鋼琴家及指揮家等多重角色,但始終沒有忘記學生時代的興趣,對極簡主義音樂的追隨!2009年,他重返這一風格,與倫敦交響樂團合作,錄製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交響作品專輯《極簡旋律》(Minima Rhythm),展現了他在音樂創作上對極簡主義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

為什麼久石讓能成為少數幾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日本音樂家-第3張

The Border Concerto for 3 Horns and Orchestra I. Crossing Lines

MinimalRhythm IV

The Border Concerto for 3 Horns and Orchestra II. The Scaling

MinimalRhythm IV

The Border Concerto for 3 Horns and Orchestra III. The Circles

MinimalRhythm IV

當然,《極簡旋律》系列專輯只是個起點,久石讓不僅在音樂理論上開闢了新天地,更是一位勇於探索的實踐者。他在不斷進行聲音實驗,致力於拓展我們的聽覺體驗,這些實驗深入現代音樂技法的諸多領域,尤其是他所鍾愛的極簡主義。

為什麼久石讓能成為少數幾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日本音樂家-第3張

Viola Saga:Movement 1 (Pt. 1)

Joe Hisaishi: Viola Saga: Movement 1 (Pt. 1)

Viola Saga:Movement 2 (Pt. 1)

Joe Hisaishi: Viola Saga: Movement 2 (Pt. 1)

三、對世界音樂的更多影響和幫助

Venuses

Asian X.T.C.

除了上述外,久石讓的工作不僅限於個人的創作,他積極投身於全球音樂人才的發掘與培養,為年輕音樂家們搭建起成長的跳板。他的這些努力不僅極大地豐富和擴展了自己的音樂表達,更為全球音樂界的繁榮、多樣性和持續創新注入了活力,作出了深遠且持久的影響。

為什麼久石讓能成為少數幾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日本音樂家-第3張
為什麼久石讓能成為少數幾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日本音樂家-第3張

久石讓定期舉行的“青年作曲家比賽”


四、結語

Asian Dream Song (TOYOTAカローラ CM曲)

CURVED MUSIC 2 - CM TRACKS of JOE HISAISHI

久石讓之所以成為少數幾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日本音樂家,想必此刻你心中已經有了答案。他對極簡主義音樂的深遠影響和創新實踐,成功跨越了古典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音樂界限。他不僅在動畫、影視配樂領域與宮崎駿、北野武等傑出藝術家共同創作了無數經典作品,而且通過全球巡演和音樂教育活動,積極推動了古典音樂的普及與發展。同時,久石讓致力於培養新一代音樂人才,不僅彰顯了他音樂才華的多維度,也體現了其文化影響力的廣泛和深遠。

為什麼久石讓能成為少數幾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日本音樂家-第3張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