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boss夜叉王的臺詞中,有不少是有出處的,下面就來小小考據一下出處。
“諸佛說此色非命 然則如何命在身
此骨與肉何處來 如何此生住母胎”
這四句偈出自《漢譯南傳大藏經·相應部·10.夜叉相應·1.第一 因陀迦》:
[一] 第一 因陀迦1
一
爾時,世尊住王舍城,因陀峰山,因陀夜叉之住處。
二
時,因陀迦夜叉來詣世尊處。詣而以偈白世尊曰:
諸佛說此色非命 然則如何命在身
此骨與肉何處來2 如何此生住母胎
三
世尊:
初有迦羅邏 由此迦羅邏
而有阿部曇 由此阿部曇
由生溜肉生 溜肉生堅肉
由堅肢節生 生髮及毛爪
如是母以取 飲料及食物
住於母胎者 依此而生長
南傳大藏經就是巴利文三藏,是部派佛教的上座部經典,所謂南傳就是指斯里蘭卡到東南亞地區這樣的南傳路線。佛滅後印度佛教僧團發展分裂成諸多部派,上座部、分別說部、大眾部、說一切有部、犢子部等,這個時期的佛教一般稱為部派佛教。參考維基百科的說法:
在釋迦佛入滅後三個月的一個雨安居時,由阿闍世王主持第一次結集,此次結集由阿難尊者誦出經藏及優婆離尊者誦出律藏。在經過印度本土的第二及第三結集後,約佛滅二百年時, 阿育王派其子摩哂陀尊者及僧團帶了三藏入斯里蘭卡。
約公元前一世紀末,因為錫蘭僧團中的長老有鑑於國內曾發生戰亂,擔心早期流傳下來的教典散失,由以坤德帝沙長老為首的大寺派(又稱為摩訶毗訶羅住部)的五百名長老,於斯里蘭卡中部馬特列地區的阿盧迦寺舉行南傳佛教歷史上的第四次結集,會誦集結三藏教典,並以僧伽羅文字將經典寫在貝葉上成書,首次將三藏集結成書面。
在公元五世紀,覺音尊者到錫蘭大寺學習,將僧伽羅語的五部尼柯耶轉譯為巴利語及作註釋。在覺音所作巴利文版本流行之後,僧伽羅文版本失傳,沒有被保留到今天。
漢三國兩晉十六國南北朝在漢地流行的佛教主要是從北印度經中亞西域諸國流傳,流行的佛經以說一切有部的梵文佛經為主,和上述的南傳巴利三藏不同。和上述南傳《相應部》對應的是《雜阿含經》,對應段落《雜阿含經·1300.釋提桓因經》:
《雜阿含經·1300.釋提桓因經》
(一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釋提桓因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釋提桓因說偈問佛。
何法命不知 何法命不覺
何法鎖於命 何法為命縛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色者命不知 諸行命不覺
身鎖於其命 受縛於命者
釋提桓因復說偈言。
色者非為命 諸佛之所說
云何而得熟 於彼甚深藏
云何段肉住 云何知命身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迦羅邏為初 迦羅邏生胞
胞生於肉段 肉段生堅厚
堅厚生肢節 及諸毛髮等
色等諸情根 漸次成形體
因母飲食等 長養彼胎身
爾時。釋提桓因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引用一段現代文翻譯:
天帝釋問佛陀:「如何是對生命的不知?如何是對生命的不覺?何者是生命的伽鎖?何者是生命的束縛?」
佛陀回答:「執著色身為我是對生命的不知,執著諸行(受想行識)為我,是對生命的不覺,色身是生命的伽鎖,貪愛是生命的束縛。」
天帝釋進一步問道:「色身並非就是生命,這是諸佛之所說的,那麼這個色身如何從深藏之處生長成熟的?如何長成為血肉的胞胎?怎樣形成這個有覺知的命身?」
佛陀解釋道:「這個色身是從受精卵(歌羅邏)開始形成的。受精卵由單一的細胞形成多細胞團,它的內層變成呼吸與消化器官,中間層變成骨骼、肌肉、循環系統、腎臟,外層成為神經系統、皮膚和毛髮,然後各種情識根身漸次地長成形成,再藉由母體的飲食,長養著那個胎身。」
這兩段經文大致內容是一一對應的,但是人物地點不一樣,《相應部》段落裡,發問者是因陀迦夜叉,是一位女夜叉,佛經裡世尊常常和印度教傳統裡各路大能對話,包括上面的帝釋天和夜叉,但其實討論的內容往往和神話沒什麼關係,主要還是便於接受傳頌。有趣的是《西遊記》裡昴日星官的母親毗藍婆菩薩在《妙法蓮華經》裡提到也是一位來找世尊求教的夜叉。維基解釋:
夜叉(梵語:यक्ष,羅馬化:Yakṣa;巴利語:यक्ख,羅馬化:yakkha),又譯為藥叉,本義“以鬼為食的神”,意譯為“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輕捷”等。女性的夜叉稱為夜叉女(梵語:yakṣī或yakṣiṇī,巴利語:yakkhī或yakkhinī)。原為古印度傳說中的鬼神,常與羅剎並稱,後被佛教吸收,被列為天龍八部之一。
佛教認為夜叉是具有力量的鬼神,有食人或傷害人的傳說[1],居住在人間、空中與天界。居住在天界的夜叉受帝釋天管轄,負責護衛天界大門,毗沙門天為其統領,佛教護法中的執金剛神、黑大將以及五色財神也是居於天界的夜叉。
這裡遊科特意用了更偏門一點的《相應部》文本,當然是為了對應夜叉王的出身。這段經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還是討論對命的諸種執,第二段討論色和命的關係,世尊的回答更像是某種生物學科普,《相應部》只包含了第二部分內容,同樣地,也和遊戲情節緊密對應,不知道這段劇情是先有內容再找引用經文,還是從經文發散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