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boss夜叉王的台词中,有不少是有出处的,下面就来小小考据一下出处。
“诸佛说此色非命 然则如何命在身
此骨与肉何处来 如何此生住母胎”
这四句偈出自《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10.夜叉相应·1.第一 因陀迦》:
[一] 第一 因陀迦1
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因陀峰山,因陀夜叉之住处。
二
时,因陀迦夜叉来诣世尊处。诣而以偈白世尊曰:
诸佛说此色非命 然则如何命在身
此骨与肉何处来2 如何此生住母胎
三
世尊:
初有迦罗逻 由此迦罗逻
而有阿部昙 由此阿部昙
由生溜肉生 溜肉生坚肉
由坚肢节生 生发及毛爪
如是母以取 饮料及食物
住于母胎者 依此而生长
南传大藏经就是巴利文三藏,是部派佛教的上座部经典,所谓南传就是指斯里兰卡到东南亚地区这样的南传路线。佛灭后印度佛教僧团发展分裂成诸多部派,上座部、分别说部、大众部、说一切有部、犊子部等,这个时期的佛教一般称为部派佛教。参考维基百科的说法:
在释迦佛入灭后三个月的一个雨安居时,由阿阇世王主持第一次结集,此次结集由阿难尊者诵出经藏及优婆离尊者诵出律藏。在经过印度本土的第二及第三结集后,约佛灭二百年时, 阿育王派其子摩哂陀尊者及僧团带了三藏入斯里兰卡。
约公元前一世纪末,因为锡兰僧团中的长老有鉴于国内曾发生战乱,担心早期流传下来的教典散失,由以坤德帝沙长老为首的大寺派(又称为摩诃毗诃罗住部)的五百名长老,于斯里兰卡中部马特列地区的阿卢迦寺举行南传佛教历史上的第四次结集,会诵集结三藏教典,并以僧伽罗文字将经典写在贝叶上成书,首次将三藏集结成书面。
在公元五世纪,觉音尊者到锡兰大寺学习,将僧伽罗语的五部尼柯耶转译为巴利语及作注释。在觉音所作巴利文版本流行之后,僧伽罗文版本失传,没有被保留到今天。
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在汉地流行的佛教主要是从北印度经中亚西域诸国流传,流行的佛经以说一切有部的梵文佛经为主,和上述的南传巴利三藏不同。和上述南传《相应部》对应的是《杂阿含经》,对应段落《杂阿含经·1300.释提桓因经》:
《杂阿含经·1300.释提桓因经》
(一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释提桓因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释提桓因说偈问佛。
何法命不知 何法命不觉
何法锁于命 何法为命缚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色者命不知 诸行命不觉
身锁于其命 受缚于命者
释提桓因复说偈言。
色者非为命 诸佛之所说
云何而得熟 于彼甚深藏
云何段肉住 云何知命身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迦罗逻为初 迦罗逻生胞
胞生于肉段 肉段生坚厚
坚厚生肢节 及诸毛发等
色等诸情根 渐次成形体
因母饮食等 长养彼胎身
尔时。释提桓因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引用一段现代文翻译:
天帝釋問佛陀:「如何是對生命的不知?如何是對生命的不覺?何者是生命的伽鎖?何者是生命的束縛?」
佛陀回答:「執著色身為我是對生命的不知,執著諸行(受想行識)為我,是對生命的不覺,色身是生命的伽鎖,貪愛是生命的束縛。」
天帝釋進一步問道:「色身並非就是生命,這是諸佛之所說的,那麼這個色身如何從深藏之處生長成熟的?如何長成為血肉的胞胎?怎樣形成這個有覺知的命身?」
佛陀解釋道:「這個色身是從受精卵(歌羅邏)開始形成的。受精卵由單一的細胞形成多細胞團,它的內層變成呼吸與消化器官,中間層變成骨骼、肌肉、循環系統、腎臟,外層成為神經系統、皮膚和毛髮,然後各種情識根身漸次地長成形成,再藉由母體的飲食,長養著那個胎身。」
这两段经文大致内容是一一对应的,但是人物地点不一样,《相应部》段落里,发问者是因陀迦夜叉,是一位女夜叉,佛经里世尊常常和印度教传统里各路大能对话,包括上面的帝释天和夜叉,但其实讨论的内容往往和神话没什么关系,主要还是便于接受传颂。有趣的是《西游记》里昴日星官的母亲毗蓝婆菩萨在《妙法莲华经》里提到也是一位来找世尊求教的夜叉。维基解释:
夜叉(梵语:यक्ष,罗马化:Yakṣa;巴利语:यक्ख,罗马化:yakkha),又译为药叉,本义“以鬼为食的神”,意译为“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等。女性的夜叉称为夜叉女(梵语:yakṣī或yakṣiṇī,巴利语:yakkhī或yakkhinī)。原为古印度传说中的鬼神,常与罗刹并称,后被佛教吸收,被列为天龙八部之一。
佛教认为夜叉是具有力量的鬼神,有食人或伤害人的传说[1],居住在人间、空中与天界。居住在天界的夜叉受帝释天管辖,负责护卫天界大门,毗沙门天为其统领,佛教护法中的执金刚神、黑大将以及五色财神也是居于天界的夜叉。
这里游科特意用了更偏门一点的《相应部》文本,当然是为了对应夜叉王的出身。这段经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还是讨论对命的诸种执,第二段讨论色和命的关系,世尊的回答更像是某种生物学科普,《相应部》只包含了第二部分内容,同样地,也和游戏情节紧密对应,不知道这段剧情是先有内容再找引用经文,还是从经文发散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