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機遊戲# #遊戲推薦# #盒友日常#
Caution!
本文完全劇透,並且文章邏輯結構完整且有思路轉折,如若有必要提出質疑請確保全文閱讀。
目前本作二週目白金
引子
整體8分
前期6分,中期8分,後期7分
艾莉部分7分,艾比部分8分
最後尾聲可以給8.5分
1 一週目之後,針對TLoU2的劇情,我給瞭如上的評價,而在通關二週目的僅僅兩天後,我就反悔了。
2 這兩年來,我無時無刻不看見聽到媒體營銷號或玩家對TLoU2的謾罵聲,在這一切的耳濡目染之下,儘管有意識地避免了被大面積劇透,但是諸如“喬爾被高爾夫球杆虐殺”,“艾莉放過了艾比”這些廣為流傳的關鍵細節當然是忘不掉的。帶著已經“被劇透故事結果”這一事實,我開始了一週目。
3 就是這一前提,讓我無比關心過程,是什麼樣的過程造成了這樣的結果,這樣的過程是否會合理地導致這樣的結果,是什麼樣的經歷造就了人物的心態變化,心態變化和經歷之間有合理的聯繫嗎。接下來我會根據我這6天兩週目以來的心理分析變化為行文線索,簡單闡述一下我的觀點。
自縛手腳的一週目體驗
4 我自認是一個很會閱讀的人,從很小開始數十年書齡加上廣泛的閱讀口味讓我能對任何題材進行一定程度的個人風格的拆解剖析,所以在意識到TLoU2試圖通過艾莉艾比兩人三天雙主角雙視角來展現故事的時候,我的注意力會自然地放到雙視角中相同發展的部分,也就是遊戲劇本想讓我們關注的部分。
5 編劇在艾莉篇以追蹤艾比為主路線,通過不斷接近,逼問,殺掉艾比的同伴來推進劇情,同時隱藏了一條艾莉心態變化的暗線。這條暗線以艾莉親眼目睹喬爾被虐殺為開端,起初進展不明顯,但在逼問諾拉的時候被大幅度推進,以發現自己殺掉的梅兒是孕婦為高潮,最終坐在海里看著艾比和列夫離開為結束。
6 我相信玩過或者雲過遊戲的人很難忘記在醫院地下層的一幕:以特殊的第二人稱視角即諾拉的視角,看著面部猙獰的艾莉一下一下打在自己身上。背景是醫院警報響起的紅色警報燈光,在此處起到了渲染一個血腥的氛圍和預示艾莉心態轉變的作用。這一幕過後,就是呆滯的艾莉和發抖的手。
7 我相信艾莉之後的很多場面都讓人難以忘記,無論是在羊圈中因為鐵鍬落地的聲音回想起喬爾被虐殺的ptsd,還是在度假村瘋了一般要找到艾比,還是最終拿刀抵在列夫脖子上逼迫艾比和自己決鬥。這些場面之所以讓我難以忘記是因為艾莉的人物弧光和一代相比發展變化太大了,她好像變成了一個瘋子。由於不久前才一代三週目結束,這讓我有些難受。更難受的是仔細分析過後發現這樣的心態變化是合理的,是有可能的。因為這是末世,這是我們不可能去將心比心的時代背景。總之結果就說,劇本通過讓艾莉進行了若干不想但是不得不進行的殺人行為,讓艾莉的心態發生了轉變,但為什麼要這樣呢?艾比篇給出了答案。
序章的艾莉
後期的艾莉
結尾的艾莉
8 說實話艾比三天的篇幅沒有艾莉長,但是對於艾比的人物弧光刻畫可謂是成功。我並不喜歡艾比的人設,甚至我覺得很多人都不會喜歡,但我覺得艾比人設塑造的比艾莉好很多。艾比的劇情由一段回憶開始,引出了她和喬爾的恩怨來源,然後是艾比經歷的和艾莉完全不同的三天。這下上一段的答案就呼之欲出,劇本通過在艾莉篇中對艾莉兇殘的行為,和艾比篇對艾比夥伴豐滿而細緻的對比刻畫來“洗白”艾比的所作所為。在艾比篇中玩到醫院部分的時候,一想到剛才還在說話的諾拉下一刻就死在自己身旁不遠處,一想到自己面對鼠王的時候諾拉在被艾莉虐殺,一想到帶著列夫回到水族館會看到歐文和梅兒躺在地上,真的會覺得難受。
9 但是這真的是最優解嗎?我想對頑皮狗在處理敘事順序的方面提出質疑。序章玩家目睹了恩將仇報並且手持高爾夫球杆虐殺喬爾的艾比,艾莉篇第三天玩家目睹了一槍打死傑西,腳下躺著湯米,用槍指著艾莉的艾比,這時候玩家對於艾比絕對是厭惡遠遠大於一切。沒有人想在這時候冷靜去考慮為什麼艾比做出這些事,然而你卻讓我現在操控艾比?憑什麼?如果我現在選擇掰了光碟,那你後面精心設計的洗白艾比的環節到底有什麼用?我覺得哪怕劇情不改,把艾比的回憶片段放在開頭,把艾比篇放在艾莉篇之前,整部作品的觀感都要好不少不是嗎。順著如上的思考路線,我在心裡分別思考並評價了艾莉篇和艾比篇,最終結論是劇情問題不大,把所有觀感不佳的原因推給了不合理的劇情順序安排。
恍然大悟的二週目思考
10 二週目以後發現,這其實是錯誤的,這是我踩進了一個陷阱。一開始我說自己在一週目的時候過分關注“過程”,而當我的注意力放在研究艾比和艾莉兩條線產生了什麼交集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忘記一些其他的細節。這個忘記的細節就是“The Last of US”
11 回想一下“TLoU”這個故事背景到底是什麼。是末世,是感染者,是人類屍體,是開槍自殺的慘狀,是遺留字條中書寫的無奈,是城市破敗的鋼筋水泥廢墟中肆意生長的綠植,是荒無人煙的地方成群結隊的長頸鹿。TLoU展現的是一幅人類在病毒的壓迫下苟且偷生,但自然生命力卻茁壯成長,人類面對整個大自然是如此渺小的殘酷畫卷。這個背景給了遊戲劇本極大的創作空間,因為它自然產生了一個“背鍋的單位”。
12 在序章開槍射殺莎拉的士兵有錯嗎?下令封鎖城市的政府有錯嗎?帶著女兒硬闖防線的喬爾有錯嗎?旅途上遇到的黑人兄弟,他們危機時刻拋下喬爾有錯嗎?在一代的背景下其實並不存在人和人的衝突,所有衝突的開端都是“生存”,所有衝突結尾都是“無奈”。在這樣一個“耍賴”一般的,不需要塑造反派,反派自然存在的故事背景下,劇本創作才能大展拳腳,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展開了一段又一段令人痛徹心扉的故事。
13 而在TLoU2中,劇本創作“半脫離”了這個本應遵守的故事背景。說是“半脫離”是因為在人物弧光方面延續了一代的背景,但是二代的衝突展開卻和故事背景毫無關係。
14 各位看客可以回頭看一下我在第7段說的。我將艾莉的人物形象變化歸因於“因為這是末世,這是我們不可能去將心比心的時代背景”,這是不負責任的主觀臆斷。經過分析後可以很容易知道,TLoU2的主線衝突展開都是人和人之間的因果,艾莉有傑克森市,艾比有華盛頓解放戰線,不是為了必要的生存,不是為了種族繁衍,兩人的一切的故事展開都是因為彼此不斷“續杯”的恩怨。我們把兩人所有衝突從TLoU2的故事中解構出來,就會發現它和這個末世的背景並沒有強關聯性。它可以是神秘海域5,可以是最終幻想100,可以是GTA60,可以是戰爭與和平,可以是斗羅大陸,它不一定是The Last of US Part II,換句話說正因為它和這個末世沒有強關聯性,所以它絕對不應該被叫做The Last of US Part II,它不配。
15 人物衝突的展開與背景失聯,但是人物弧光卻和背景緊密結合,這就導致玩家的預期和實際劇情發展出現偏離。而正因為一切悲劇的起源消失了,沒有世界出來頂罪,這個故事變成了純粹的艾莉和艾比之間的衝突,當衝突激化的時候,總有一方要為衝突買單,那買單的不是艾莉艾比,就是犯下低級劇本錯誤的頑皮狗。
不得不誇
16 儘管輿論對於TLoU2的劇情有諸多不滿,但截至到TLoU第一章重製還沒有發售的今天,它可能是畫面表現最好的線性流程遊戲了。無論是一開始的體積雪,還是頑皮狗神一般的戶外植被設計,還是無比出色的流體效果都堪稱視覺盛宴。更不用說一些難以注意到的點,比如我覺得可能是兩年內最出色的室內光照效果。
17 如SE手下的ff7re和漫威銀護,在室內室外光照變化下的表現可謂是災難級,大表哥救贖2也有明顯過渡,但TLoU2做到了最接近真實的光照模擬。手電筒射出的光線和場景中的粒子也有體積碰撞,在富含孢子的區域常見丁達爾效應。更不用說怎麼吹都不為過的,獨特的與繩子產生的一系列交互活動。在神海4中需要”繞一圈“的繩子顯得無比真實,但TLoU2中的這根繩子則是脫胎換骨級別,也許是業界第一。
18 不得不提的就是頑皮狗在影視化方面做出的進步。強如神海4,已經可以近乎無縫實現可操控內容和過場動畫之間的切換了,但是仍需要藉助大量的鏡頭大幅度運動來轉場。在TLoU2裡遊戲畫面和過場動畫的邊界幾乎不存在,有幾次我試圖通過一點點地暫停來找出遊戲畫面和過場動畫的邊界(在過場動畫的時候在暫停界面會有跳過動畫的選項)。結果是抓住了切換的那一刻,但是找不出來區別。在明確知道上一幀是cg,這一幀是遊戲畫面,但肉眼看不出有什麼區別。
19 說實話我挺喜歡結局,艾莉逼著艾比和自己決鬥,然後癱坐在水裡看著艾比開船離開。有意義嗎?沒有意義,我在這裡指出我眼裡的錯誤有意義嗎,頑皮狗會看到並且做一個remake出來嗎,不會。但是人生中哪來那麼多有意義的事情。追尋過,然後離去是一件很美的事情。艾莉追尋過安寧美好的生活,然後自己選擇了去復仇,結果就是家人離開,農舍只剩下喬爾的吉他。艾莉和艾比最後廝殺的水裡飄著二人的血,艾比坐船離開了哪裡,而艾比坐著久久沒有離去,她在想什麼呢?這時候我腦海中回想起了兩句歌詞,突然發現其實艾莉的結局早已經註定了。
“If I ever were to lose you,”
如果未來你我天各一方,
“I surely lose myself.”
我也不會再是原來模樣。
挺悽美的,但我很喜歡。
西雅圖第一天
西雅圖第一天
農舍
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