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马提亚
阿兰(Alans)
阿兰是游戏里唯一一个被归类为“蛮族”文明(大迁徙)但是却用了草原游牧BGM的派系,而且实际上阿兰人也不是日耳曼民族,而是萨尔马提亚人的一支,感觉最初CA希望把这个派系做成可以定居的草原游牧文明,但是因为某种原因放弃了,划进了大迁徙文明。游戏里的阿兰也有很多缺陷,比如三级军事科技树下招不了二级兵的bug,以及某些兵牌数值漏洞之类的,再加上开局的两支部队距离太远了,这对游牧来说很不利,不过阿兰骑兵总体来说要比北欧那几个强很多,所以最好不要像历史上的阿兰人一样跨过莱茵河西进,最好还是先北上扎根再慢慢想办法。
游戏开局的阿兰派系领袖雷斯潘迪尔(Respendial)实际上也是一位真实的阿兰领袖,他在405年左右和戈亚尔(Goar)一起跨过莱茵河,进入了罗马帝国的土地,大概在次年他救援了失去国王,几乎要被法兰克人剿灭的汪达尔人,之后的某个时间上,两支阿兰大军分道扬镳,雷斯潘迪尔跟着汪达尔人一起进入了西班牙,戈亚尔最终和罗马人讲和,将他的这一部分阿兰人定居在今天的奥尔良。在雷斯潘迪尔去世后,他的阿兰人由阿达克(Attace)统治,当阿达克被西哥特人所杀后,这些阿兰人转而拥立汪达尔人冈德里克作为他们的国王,并且最终跟随着汪达尔人在北非定居了。而戈亚尔的阿兰王国最后一位已知的国王是桑吉班(Sangiban),他大概在450年前的某个时间成为阿兰人的国王,当451年6月,阿提拉的大军抵达城下的时候,根据《哥特史》的说法,他一度计划要献城投降,只是因为市民选择继续抵抗才未能成功,四天后,埃提乌斯的大军赶到,在危急关头解了围。这些阿兰人和他们的国王桑吉班也参与了沙隆会战,没有记录说明他们有多少人幸存,以及桑吉班是否在幸存者之中,不过数年后,奥尔良就被西哥特攻破,残余的阿兰人分散到了高卢的各个地区,他们也曾经和苏瓦松、法兰克一同对抗西哥特人,最终成为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
游戏里的阿兰旗帜是一件1-2世纪时期的金盘,发现于高加索地区,目前是大都会博物馆的藏品。这件金盘被认为是萨尔马提亚的文物,虽然从时间上和游戏背景相差甚远,但是文化是还算沾边。上面的鹰头可能是狮鹫或者古代波斯神话里的呼玛,一种没有腿,而且一生都在空中度过的鸟。
斯拉夫
斯克拉文、安特和维内蒂(Sclavenians,Anteans, Venedians)
这是三个我一直都找不到原型的派系旗帜,不过这几个部落也没什么可说的,总而言之都是原始斯拉夫部落,其中,斯克拉文和安特首次在6世纪时被东罗马史料所记录,在6世纪时,它们不仅是拜占庭的蛮族兵源(曾经为查士丁尼的意大利战争提供过1600名骑兵),同时还大举南下占领了多瑙河以南,巴尔干地区大量的土地,彼此也爆发过战争。到602年,安特人似乎被阿瓦尔人所消灭,并分散成了许多个部落,斯克拉文人也在7世纪分散,在巴尔干半岛形成了许多个南斯拉夫部落。
而维内蒂人在历史上的记载要古老得多,在老普林尼和托勒密的记录里,将维内蒂人归类为萨尔马提亚,而塔西佗则将他们归类为日耳曼人,并指出他们是定居的步行者,和游牧的萨尔马提亚人不同,而在《哥特史》里则将维内蒂人称为斯克拉文和安特人的祖先,称他们生活在维斯瓦河岸,人丁兴旺并占据了大量的土地。除此之外,对这些维内蒂人的记载就很少了,不过在中世纪时,日耳曼人使用直接来自于“维内蒂”的“文德”(Wends)称呼波罗的海沿岸的波拉比亚斯拉夫人,“文德人”也被南方的德意志人用来称呼其他的西南斯拉夫人,比如巴伐利亚的斯拉夫人或者斯洛文尼亚人。
这些历史似乎可以和斯拉夫传说里的三兄弟——莱赫、切赫与鲁斯的故事对应起来,在波兰民间传说中,三人是潘诺尼亚王子的儿子,在一次狩猎中分道扬镳,鲁斯追逐着他的猎物一路向东,成为罗斯人的祖先,切赫则一路向西,最后定居在了波西米亚,而莱赫则一路北上,直到他在夕阳下看到了一只鹰巢上的白鹰,遂决定在此定居,建立了波兰王国。不过这个故事并没有提到南斯拉夫人的来源,当然如果你愿意参考捷克人和克罗地亚人的版本,也就是莱赫和切赫的故乡在古赫瓦茨卡(也就是克罗地亚地区)。
游戏中对斯拉夫文明军事装备的记录可能参考了莫里斯的《战略》一书,他在书中记载斯拉夫人是熟练的战士,非常喜欢在丛林里进行伏击战,或者咬着中空的芦苇管躲藏在水下伏击渡河的人,他们配备了木盾,以短标枪作为主武器,也使用弓箭,他们的箭矢很短,但是涂有致命的毒药。另外,三位斯拉夫派系领袖的名字都是典型的斯拉夫人名,斯克拉文的领袖瓦迪斯拉夫(Vladislav)在古代斯拉夫语里的意思是“拥有光荣者”或者“光荣的统治者”,历史上有很多斯拉夫王侯将相都叫这个名字,或者其变体;维内蒂领袖达克(Darko)来自古代斯拉夫语的“礼物”,现在也是一个常见的南斯拉夫人名,在北马其顿、塞尔维亚、克罗地亚、黑山和波黑有一大堆同名的;安特领袖特佩米尔(Trpimir)可能来自中世纪克罗地亚公国的特佩米尔家族(Trpimirović),至于现实中这个时期这些部落的领袖是谁,谁知道呢。
沙漠王国
阿克苏姆(Aksum/Axum)
作为一个在罗马2和阿提拉都出现过的派系,阿克苏姆的旗帜在这两部游戏里维持了一致——一座石碑,呃,沙漠派系DLC里就出现过这座石碑了,既然如此,那也很好找原形了。这就是坐落在埃塞俄比亚提格雷地区,古代阿克苏姆城遗址中的埃扎纳国王石碑。埃扎纳是阿克苏姆历史上的国王,他是第一位皈依基督教的阿克苏姆国王,在他死后可能没有出现过其他石碑,因此树立这种石碑可能是异教时代阿克苏姆的习俗。
在阿克苏姆城遗址中,类似的石碑还有很多,大多数更小,而且没有类似的“门窗装饰”,这些石碑的用途应该就是墓碑,有“门窗装饰”的就是皇室成员的墓碑,其他贵族的就是那些小号的石碑了。当然,也有比这块21米高的石碑更大的,比如24米的阿克苏姆石碑(曾经被完整搬运到意大利首都罗马,2005年送回),和33米的大石碑残骸(已倒塌)。
希木叶尔(Himyar)
希木叶尔和阿克苏姆一样,是从罗马2到阿提拉都出现过的派系,实际上希木叶尔大概在前110年独立,在扎法城正式建立了国家,在280年左右灭亡了阿拉伯半岛西南部的萨巴王国,形成了游戏里开局的势力范围。游戏开局的希木叶尔派系领袖阿布·卡里卜(Abu Karib)是历史上真正存在的希木叶尔国王,他的统治大概始于390年,同样他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位皈依犹太教的阿拉伯国王,将希木叶尔的宗教从阿拉伯多神教转变为一神信仰。传说中他曾经派兵攻打北方的雅兹里布城(今天的麦地那),因为反叛的雅兹里布人杀死了他们的总督,也是他的儿子。在围攻期间,阿布·卡里卜染上了重病,这时两位雅兹里布的犹太学者来到他的帐篷里,治好了他的疾病,但是要求他结束攻城,出于对他们的感谢,阿布·卡里卜带着他们返回了希木叶尔,并和许多希木叶尔人一起皈依了犹太教。这一故事也在释经学者伊本·凯瑟尔提到过,不过具体情节略有区别。
当然,考虑到这些记录的时间远远晚于阿布·卡里卜统治的时间,因此很多细节大概并不可靠或者缺失很多,希木叶尔人信仰犹太教的时间可能更早也可能更晚,比较可信的记载则确认了希木叶尔王国的最后一位国王——杜·努瓦斯(Dhu Nuwas)信仰犹太教,他攻打了奈季兰城并摧毁了那里的基督教堂,烧死了许多基督徒,这一事件甚至传到了君士坦丁堡,最后引发了阿克苏姆的入侵,战败的杜·努瓦斯最后跳入红海自尽。某种程度上,希木叶尔和阿克苏姆的战争似乎也是更大范围内的罗马-波斯战争的一部分,因为阿拉伯基督徒很长时间以来都是东罗马帝国的盟友,因此希木叶尔王国也会作为萨珊帝国的盟友对抗他们,获取萨珊的支持。
游戏中希木叶尔的旗帜来自古代南阿拉伯字母书写的HMYR(即希木叶尔,阿拉伯语没有元音),唯一的问题是当这种字母从左往右书写的时候,所有字母需要镜像翻转,而这里是显然没有的……
拉赫姆(Lakhmids)
拉赫姆同样也是一个在罗马2(仅破碎帝国DLC)和阿提拉都出现过的派系,它的历史起始于3世纪末,是一个历史上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以希拉城为首都的基督教阿拉伯王国,据说从第二位国王伊姆鲁(Imru' al-Qays)开始就皈依了基督教,在他统治的时期,拉赫姆王国开始为了一统阿拉伯半岛而不断发动战争,伊姆鲁死后,拉赫姆王国的主要敌人是阿拉伯半岛西部的伽萨尼(Ghassanid)王国,由于拉赫姆本身是东方基督教的中心之一,而伽萨尼是罗马帝国的附庸国,因此两国之间的战争同时也是更大范围内的罗马-波斯战争一部分。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萨珊和拉赫姆之间的矛盾渐渐激化,最后在602年,最后一位拉赫姆国王努曼三世(Al-Nuʿmān III ibn al-Mundhir)被萨珊皇帝霍斯劳二世处死,萨珊帝国随即将拉赫姆吞并为一个行省并派遣了总督。这一事件很快产生了其他的后果,国王的死激发了拉赫姆人的愤怒,萨珊帝国失去了调和阿拉伯人的屏障,而霍斯劳二世死后萨珊帝国又进入了四年的混乱时期,这导致萨珊帝国元气大伤,改变了双方的势力均衡,数十年后,萨珊帝国被阿拉伯人灭亡,最后一个古典帝国消失在了历史场合中。
游戏中拉赫姆的旗帜形象是一位坐在柱子上的基督徒(罗马2的旗帜删掉了柱子),这个标志看起来很奇怪,不过当我们查找游戏中东方基督的建筑体系时就能找到它的原型:登塔者西门(Simeon Stylites),他是生活在5世纪初的一位叙利亚基督徒苦修者,曾经在阿勒颇附近的一根柱子顶端坐了37年,因为他想摆脱其他人修行,在这期间据说只是偶尔有人爬上柱子给他送点食物,除此之外他一直不吃不喝,也曾经对慕名而来的朝圣者讲学。直到459年2月,他在柱子上去世了,并被埋葬在附近。将西门的形象用作拉赫姆的旗帜大概是因为要作为东方基督教的元素,毕竟从时间来说是不合时宜的。
台努赫(Tanukhids)
台努赫是一个从2世纪时开始活跃的阿拉伯部落同盟,他们在3世纪时曾经作为罗马的盟友攻打了帕尔米拉帝国,并且在4世纪时皈依了基督教,控制着阿拉伯半岛的西北部地区。尽管台努赫人和罗马有着相当持续的盟友关系,但是在4世纪中期双方还是爆发了冲突,原因是台努赫女王马维亚倾向拉丁派基督教,而罗马皇帝瓦伦斯却是阿里乌斯教徒,决定任免阿里乌斯教徒作为主教,由于罗马帝国在东南方向的防御薄弱,缺乏支援,因此瓦伦斯不得不选择休战,同意让一位拉丁派基督教徒——阿拉伯人摩西担任台努赫主教。作为答谢,马维亚派出了她的军队去支援罗马人对抗哥特入侵的战争。
但是这次远征的结果颇为惨烈,不仅瓦伦斯在阿德利亚堡会战中被杀,台努赫远征军也在漫长征途中死伤惨重,几乎全军覆没,而继任的皇帝狄奥多西也将立场转向亲近哥特人,对台努赫的态度变得冷淡起来。在383年,台努赫再次爆发反抗罗马人的叛乱,也就是游戏开头这一次,马维亚此时是否还是台努赫领袖则不得而知,事实上也没有记录记载此时台努赫的领袖是谁,最后台努赫人被镇压,并从此切断了和罗马的联系,罗马人和另一个基督徒阿拉伯部落——萨利赫人建立了同盟。台努赫人和萨利赫人在7世纪时又再度联合起来,作为拜占庭的盟友对抗阿拉伯哈里发,直到8世纪的阿拔斯哈里发马赫迪统治期间,台努赫人才终于放弃了基督教,他们中的一部分迁入了黎巴嫩山区,成为了该地的德鲁兹人。
台努赫的旗帜似乎来自倭马亚哈里发阿卜杜勒·马利克·伊本·马尔万时期的硬币,其背面的图案似乎参考了拜占庭硬币,刻画了位于台阶上的权杖,但是删掉了基督教元素的十字架,除此之外我也找不到比这个更像游戏中台努赫旗帜的图案了。
葛拉玛提亚(Garamantians)
另一个在罗马2和阿提拉都出现过的派系,只不过它的时间跨度更大,在公元前1000年,撒哈拉的牧民就在费赞地区定居了下来,成为葛拉玛提亚的源头。在2世纪时,葛拉玛提亚王国已经成为了一个面积颇大的沙漠王国,定都于加拉玛,其扩张是依靠着暗渠灌溉技术实现的。葛拉玛提亚和罗马也多次爆发过战争,202年塞维鲁一度攻陷了加拉玛。葛拉玛提亚的衰落可能来自于气候变化,以及地下水的枯竭——他们所使用的地下水实际上是深层的史前古水,形成于撒哈拉沙漠还处于潮湿环境的时代,因此这种地下水实际上是不可再生的。
葛拉玛提亚的旗帜可能来自一种图阿雷格人的吊坠:Agadez Cross,其含义尚不明朗,外形也不统一,通常是由圆形和方形的图案组合而成。
好了,以上就是《全面战争:阿提拉》的全部主要派系旗帜考据了,说实话我也不确定是否都能一一对应,有些原型也确实找不到可靠的。不过终于完成了,我也放过自己,总算是完结了一个大坑吧(笑)。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