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該貼初稿的題目為《在galgame中加入鄭制戲碼是否合適?》,但該題涵蓋面過廣,爭議性較大,而且不可否認的是確實誕生了一些類似題材的優秀作品,遂刪改為《在廢萌作品中加入鄭制戲碼是否合適?》
近日玩了戲畫社的《ガラス姫と鏡の従者》,該作雖以經典“窮小子邂逅大小姐”的廢萌框架展開,但籐太這位個人認為還算不錯的廢萌寫手在該作中完全沒有發揮出其優勢,突兀的鄭制戲碼導致敘事割裂,使得作品質量非常平庸。
若非部分女角色塑造尚可,幾乎難以堅持打完,甚至在cg全收集後引發長達一週的"電子ED"。此番體驗令人難繃,故催生反思:鄭制元素與廢萌題材的兼容性究竟如何?

《ガラス姫と鏡の従者》遊戲內截圖,作為syroh最後參與制作的galgame……其在該作中的作畫水準令人不敢恭維,部分場景繪製甚至不如7年前的《醋意亂流》。(下方兩位角色由syroh所繪)
在文章開篇,我先提出幾個問題:
1.何為廢萌?廢萌作品的目標受眾是那些?
2.如果廢萌作品中存在鄭制戲碼,那麼該劇情的創作意圖是什麼?是否能夠起到“橋段”的作用?是否希望通過該劇情該表達特定價值觀?還是隻是單純的作者夾帶私活,想向玩家吐苦水、“爹味”說教?
3.如果廢萌作品中存在鄭制戲碼,那麼該劇情是否具有文化敏感性?是否直接或間接影射了現實的敏感事件?
4.如果廢萌作品中存在鄭制戲碼,那麼該作品的篇幅和製作水準,能否駕馭鄭制題材的複雜性?
後文中或多或少會涉及或提到一些這些問題的個人見解。此處不作過多贅述。
個人感覺,在galgame中加入鄭制戲碼是否合適,取決於創作目標、受眾定位以及處理方式。為避免拉踩引戰,我在文中會盡量少拿作品舉例子。

某已停止活動的galgame公司的早期代表廢萌作品,圖中人物為諏訪ののか(諏訪野乃香)。
何為廢萌?這屬於一個“日經貼”般老生常談的內容。
低遊玩門檻、萌屬性堆砌、劇情去衝突化、主線多為日常且迴避深刻社會議題或情感糾葛……
而鄭制戲碼的核心卻是:權力關係與利益衝突。僅從上述特點來看,兩者天然背道而馳。
可能這樣說沒什麼實感。那麼我在此做幾個不是很合理的極端假設:

某……
想象一下啟動某galgame後,遊戲中看店的貓娘戀人不是貼上來咕嚕咕嚕的撒嬌,而是突然和主角嚴肅討論起五險一金和“貓娘勞工權益法案”;
帶著弟弟去往鄉下療養治病的少年還沒邂逅美少女,就被捲入了“地方鄭制權利爭奪”。
當“病嬌青梅竹馬”突然變成“革命領袖”,其行為動機就從“病態的獨佔欲”升維至“意識形態鬥爭”。
其不合理性就相當於在這相當於在迪士尼樂園這個童話般的娛樂場所裡開聯合國安理會——受眾在難繃的同時,會本能地按下「skip」鍵。
儘管我個人比較排斥,但鄭制戲碼並非一無是處。
1.鄭制戲碼的潛在優勢
鄭制衝突(如權力鬥爭、階級矛盾、社會運動等)能為角色行動提供更復雜的動機和背景。例如,主角的鄭制立場可能影響其人際關係選擇,或推動劇情的關鍵轉折,不僅能夠塑造出矛盾且立體的角色,還能深化甚至昇華劇情和主題。

當然了,這並不是一個橫版的故事。
而鄭制議題(如戰爭、鄭策改革、意識形態衝突等)可探討人性、道德困境或群體命運,使故事更具思想性。
若設定在虛構的動盪社會(如革命、政權更迭等),鄭制戲碼能增強世界觀真實感,讓玩家更沉浸於角色命運。
2. 風險與挑戰
然而,鄭制話題天然具有爭議性,不同玩家因立場不同可能會產生牴觸。尤其是涉及mz主義或mg歷史事件……此處憋住了,沒敢舉例子。

個人認為Galgame應該以情感互動和角色塑造為核心,廢萌更是如此。過多鄭制描寫可能沖淡戀愛或日常氛圍,使作品偏離核心體驗,在造成目標玩家流失的同時。在審核與發行方面也存在一定風險與限制。
如果真要寫,也應該儘量使用隱喻與架空的設定,用虛構國家或符號化衝突,來替代現實鄭制,降低爭議。

與錯綜複雜,需要考慮良多的針織戲碼相比,廢萌表達的方式是“簡單粗暴”,且行之有效的。
廢萌作品應該是聚焦角色而非說教(其實不光是廢萌),鄭制應作為角色成長的背景,而非主題核心。重點仍在人物。
且在寫前,應擬好大綱,平衡敘事比重,鑑證爽寫之後再回來找補,這是三流寫手才會幹出來的事。
小結:
我並非將鄭制戲碼一棒子打死。在廢萌作品中加入針織戲碼,如同在草莓蛋糕上撒黑胡椒——並非絕對禁忌,但需要極高技巧。如果一款作品徹底“萌化”了鄭制邏輯,從頭到尾貫徹了“萌即正義”的底層法則,那要夾帶些私貨,要說教與見證,當然可以。(但都這樣了,真的還會有zz戲碼嗎?)
鄭制戲碼的加入並非“應不應該”,而是“如何設計”。若能與角色情感、世界觀自然融合,且避開敏感雷區,它可以成為提升作品厚度的工具;反之,若強行植入或處理粗糙,必然適得其反。或許關鍵不在於"能否加入",而在於創作者是否清醒?

很多寫手在廢萌作品中加入鄭制戲碼,本質也許是想嘗試破壁,想去試探創作邊界的極限。這對題材的拓展是有利的,但必然也會帶來一些……
如某社也在近期作品中開始嘗試群像劇破壁,某憶系列卻開始整一些將前作女主分配給前作男主情敵並孕有一女作為現作可攻略對象的這種爛活。
若無法做到兩者間的平衡,我建議將鄭制戲碼留給嚴肅硬核的作品,“神作”有“神作”的寫法,廢萌有廢萌的寫法。

你說的對,但這是相性500%幼馴染。
綜上,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