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斗蛐蛐“玩物丧志”,今有电子游戏“洪水猛兽”,似乎每个时代的长辈们都热衷于给年轻人们的娱乐活动贴上标签。但是斗蛐蛐这门发源于唐、兴起于宋的古老“技艺”历经千年仍旧没有被磨灭,延绵致敬已经成为了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从宋时的瓦舍促织到如今的「电子斗蛐蛐」,互联网时代玩家们依靠游戏为载体对斗蛐蛐也有了新的表达方式。
不过曾经专注于卡牌游戏的蓬莱飞鱼工作室似乎觉得操纵电子宠物或者是看小人对撞味道仍旧不够纯正,于是乎他们做了款正儿八经的「斗蛐蛐」 游戏,用这部《沉默的蟋蟀》告诉大家:玩蟋蟀,我们是认真的!玩家将从抓蟋蟀开始,一点点看着它从小不点走上蟋蟀将帅之路。游戏的所有的玩法都围绕斗蟋蟀展开,用最简单纯粹的机制让「只闻其名,不知其意」的瓜娃子们也能感受到京爷们蛐蛐搏戏的快乐。
PS:目前游戏有-10%的冬促折扣,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直接入手!
蟋蟀大王是怎样练成的
让我们先暂时不去夸赞本作的美术风格和怀旧细节,这部“蟋蟀戏”在一上来就给玩家们展现了非常繁杂的内容和小知识点——他好像真的想教会我斗蛐蛐!虽然《沉默的蟋蟀》作为一款数值养成类游戏第一眼看上去颇为硬核,但实际上游戏的玩法概括起来非常简单:抓蛐蛐、养蛐蛐、斗蛐蛐。
游戏里的蟋蟀总共有三个获取来源,亲手捕捉、市场购买以及跟人斗虫。其中自己抓蛐蛐分为日常捕捉和郊外捕捉,虽然外观很像,但操作有细微不同:郊外捕捉环节是个类扫雷小游戏,玩家每次有三三次捕捉机会,同时有三个排查道具可以辅助使用,只需要将其拖拽到格子上就可以看到蟋蟀的区域分布概率,提高抓蛐蛐的效率;日常捕捉就是简单的翻牌游戏(虽然长得还是很像扫雷),只不过每次捕捉都会增加蟋蟀的惊扰概率,次数过多蟋蟀全部逃跑也就自动结束抓捕了。
如果觉得小游戏麻烦,也可以花钱请人代捉。不过既然都要花钱,那么捕捉的蟋蟀终究数值不可控,而在市场里则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蟋蟀的各项数值和品类。虽然捉蟋蟀时也可以利用道具、前往高级地点等提高捕捉到优质蟋蟀的概率,但总归不如市场里对蟋蟀的全面呈现直观。并且游戏里奸商较少,基本上讲究一分钱一分货,贵的蟋蟀缺点只有贵而已。
在商店里挑选蟋蟀的时候就有一番功课要做了,这也是对蛐蛐们进行养成的前置工作——了解蟋蟀的潜力。换言之,《沉默的蟋蟀》作为一款蟋蟀养成游戏,玩家们首先要认清数值的各项含义,才能知道哪些蟋蟀具有培养的价值。
在游戏中蟋蟀的基本信息有属性、等级和体型。等级会影响蟋蟀的再战率,在斗蛐蛐实战环节中最多有三轮,再战率高才能坚持到最后,否则可能会因为畏惧敌人陷入萎靡无力再战;体型相当于搏击比赛里的赛道划分,分为大、中、小三种,只有同等体型的蟋蟀才能进行PK;属性则是数值养成的重点,足足有八个之多,不过游戏里并不会给你展示显性数值,而是以「神-超-高-中-低」的档位划分,其中攻击、防御和斗性三个数值比较重要,分别对应了蟋蟀的攻防和血量。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本作中蟋蟀有360全方位无死角展示,虽然这些小别致长得很东西,但制作组为他们精心绘制建模当然不是为了让你触发生理恐怖,而是用外表来直观展现蟋蟀的强弱。简单点说,个头越大、战力越强。蓬莱飞鱼是真的打算让玩家们通过在游戏中的积累晋升斗蛐大师,甚至还为我们贴心的准备了虫师考试,内容就是根据两只蟋蟀的外形来判断战斗结果。在寓教于乐这一块,属实是给他们玩明白了。
除了这些基本信息,我们还要关注蟋蟀的进化期,这也是蟋蟀养成的重点。在进化期之间会随机触发三选一的进化事件来提高蟋蟀数值,而在进化期完毕以后则会有一个成虫仪式,让蟋蟀获得高额的数值成长,此后便不会再有自发性的数值提升。虽说进化期越长也意味着成长上限越高,但由于一个虫季只有15天,我们有时也会需要一些进化期短的打手蟋蟀成为当前虫季的主力。
在进化期内自发性的数值增长之外,玩家还可以依靠封王、喂食、进补以及与三尾交配(下雌)来针对性的对蛐蛐们的各项数值进行强化。总之,蟋蟀养成绝非一日之举,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贴心呵护、观察好数值培养方向,历经漫长的周期,完成小兵到虫王的进化,最后才能在比赛中大放异彩。
鉴于游戏数值系统的门槛较高,我在刚游玩时也是一头雾水,从小黑盒社区和B站狠狠上了堂“网课”才搞懂机制,因此限于篇幅这篇文章就不对数值养成做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椒佬 @青椒不食人间烟火 的这篇攻略 打造最强蟋蟀的萌新必修课?《沉默的蟋蟀》4000字成长系统解读 或者前往B站搜索视频教程。此外,游戏的设置页面还有帮助大全,事无巨细地为玩家介绍了游戏的各个术语和模块功能,缺点是没有图文,可视化上稍微差了点意思。
在对蟋蟀经过了悉心调教以后,终于要让他们开光见血了。日常部分的斗蛐蛐当然少不了,不过每天只能出战三场,主要是为了限制玩家利用“蛐蛐战神”来收割大量金钱。当然,菩萨心肠的玩家在对战胜利后也可以放弃奖励选择结交虫友,为日后联赛战队组建奠定基础。
到了赛场环节才是蟋蟀搏戏的重头,在初始虫季的特定天数内有国虫杯、季末赛和天梯,后续还会解锁战队友谊赛甚至是蛐蛐联赛,最新的版本又更新了功虫馆和功虫擂台,可以说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蛐蛐没有比赛打,一年到头都在驰骋沙场,成为蟋蟀战神。
斗蛐比赛其实也算是变相为游戏设置了养成目标,比如备战天梯赛我们需要重点喂养一个最高战力用它来冲排名,而国虫杯、季中赛则对于我们的整体实力提出要求,大中小每个体型都要有3只不同的蟋蟀,也就是在单赛季内要培养9只蟋蟀。
总之,这套「抓蛐蛐、养蛐蛐、斗蛐蛐」的核心流程让玩家能抓住游玩重点,以此为基础再不断丰富游戏玩法,蓬莱飞鱼对游戏的核心卖点定位的非常精准,让所有的蛐蛐爱好者在游戏里都能实现「斗蛐自由」。
日程管理的精髓:从丰富的日常到多周目的局外继承
作为一款以日程管理为核心的数值养成类游戏,《沉默的蟋蟀》在游戏设计上做的相当漂亮。在日常部分围绕「抓蛐蛐、养蛐蛐、斗蛐蛐」展开,让玩家有一个明晰的游玩目标;还会随着游戏日期逐渐解锁各个子系统,既不会因为游戏内容缺乏而感到无聊,也不会在一开始因为庞大的内容量而不知所措。游戏里的引导也做的非常详实,除了前文提到的帮助大全可以随时查阅信息以外,在各个子系统刚刚开放功能的时候也会有教学指引玩家完成操作。
在《沉默的蟋蟀》里还有体力值设定,主要用于郊外的随机事件,在这里不仅可以斗虫买虫捉虫,还有数据分析、法师点评以及各种物资事件来获取道具资源用于蟋蟀养成,为游戏提供了一点肉鸽式的随机感以及资源分配的快乐。总之,丰富有趣的事件系统加上蟋蟀为核心的日常管理机制,游玩过程分分钟梦回《中国式家长》,虽然内容简单但因为概念有趣丝毫不会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更让我觉得精彩的是游戏的多周目设计。游戏以15天为一个虫季,每个虫季结束后都可以留下三只蟋蟀作为功虫,其余的蟋蟀则会清空。这一方面是为玩家臃肿的蟋蟀库减负,另一方面也是将功虫的培养周期拉的更长,打造出全部属性拉到满的绝品蛐蛐。而随着游戏进程的推进,比如天梯排名的提高、成就点数的增多,都会为玩家提供大量的全局BUFF,让游戏后期的体验愈发轻松。
虫友系统则是挖掘了斗蛐的社交属性,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通过以虫为友既强化了多周目之间的继承感,也能让玩家感受到自己不是在一个人在战斗,并在虫友基础上开发了战队联赛,以队伍的名义让玩家与虫友间的羁绊感更强,制作组也用心为每名虫友都打造了独特的名字和人物画像,虽然不如自家蛐蛐的花名霸气,但仍旧营造出了一点生活气息,让斗蛐蛐成为玩家日常的一部分。
持之以恒的更新,量大管饱的内容
虽然在我游玩本作的时候已经折服于内容量的庞大以及开发组的制作诚意,但是从评论区的反馈来看,《沉默的蟋蟀》初版并不如现在有趣,纵使有一个不错的概念,不过很多玩法都尚未成型。游戏从七月发售到现在仅仅过去半年不到,蓬莱飞鱼就已经发布了近20个更新补丁和四次重大更新,可以说说是一步步扩初了游戏内容,让这个蟋蟀世界更加有趣多元、栩栩如生。
这些更新里有些是填充了游戏的玩法,比如郊外事件的添加、虫师训练营和香薰圆的开放,也有些是优化游戏细节,像小游戏的快捷操作、市场的排序和锁商店功能、蛐蛐“花名”的UI优化等等,但相同点是都为玩家的游戏的体验带来持续性的提升——蓬莱飞鱼真的懂玩家需要什么,也很努力地在不断解决玩家的诉求。
而在最近12月15日上线的V1.1.1版本中,游戏则是解决了一点高周目的内容贫乏度:加入功虫馆和功虫擂台。功虫馆让玩家们在以为自己的蟋蟀独步天下时设置一座高山,没有打过开发者的蛐蛐不是一只好促织。功虫擂台除了能在竞技场上检验实力以外,在战败或者完成全部8轮比赛以后结算积分用于提高蛐蛐的各项属性,是非常便捷的数值提升手段。由于功虫擂台在第8个虫季才解锁,这也与前文提到的「后期让玩家少走弯路」的游戏基调相契合
此外,本次更新加入的新异虫「霸王」也可以窥见一点日后更新的方向:做成一本活的蟋蟀百科。目前的版本里游戏已经有了三个种类的异虫:八败、绣花针和霸王。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属性,比如绣花针无论输赢皆为秒杀,八败有着与表明属性不符的强大战力,而本次新增的霸王则自带「霸王色」霸气,开局可以让对手降低相应属性,不过霸气的培养需要条件,获得这只异虫的前四战击败的对手级别越高、霸气也就越强。
文章写到这里其实也只是为游戏的框架进行了介绍,还有许多细节等着玩家亲自去体会,足见本作的内容量之丰富。除了肉眼可见的画面细节以外,游戏里还有些收藏要素例如诗词、”搏击动画“和豆知识为玩家科普蟋蟀文化,像前文提到的虫师证,以及把数值奖励包装成设施援建和通讯录破案等做法都进一步强化了游玩的新鲜感,优秀的数值平衡以及多周目管理加持之下能轻松吃掉玩家的大量时间,是一款极具性价比的游戏。
总结
虽然《沉默的蟋蟀》带给了我许多惊喜,不过游戏也仍旧有些可以继续优化的地方。比如高周目下的内容重复度过高,蟋蟀养成以后事项变少,但是蓬莱飞鱼用一个个补丁和更新慢慢在弥补游戏的不足,半年不到的时间已经优化了不少细节,相信未来“蛐蛐”的前路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