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聽了G君的故事節目,受其安利上手了潛淵症。節目裡,G老師把環世界、潛淵症這類型的遊戲歸為“體驗型遊戲”;昨兒我又刷到一篇文章
,裡面談到手遊和galgame的敘事,當時突然意識到這是兩種很不同的東西。
你是想講一個故事,還是讓玩家自己寫一個故事。
講故事
大家都愛聽故事,故事對人是一種經驗的傳承、體驗的傳遞,對於生活中無法親身經歷的事情,我們都藉由故事來對其有所認知(比如吸毒)。過去大家用嘴、用文字和圖像講故事;現在有遊戲,就用遊戲來講故事。galgame和JRPG,這是講故事遊戲的兩大重鎮(好巧都在日本)。前者類似小說,不過將小說的第三方的敘述更改為第一方的對話,從而使文字更具代入感;後者則是注重主線故事、劇情演出和角色對話,玩家能參與的基本只有戰鬥部分,某種意義可以說是幫助主角團實現這一既定的故事(因為Bad End通常很短)。這兩類遊戲講故事的方式和過去差別不大,雖然存在一點選擇上的分支和所謂的“隱藏劇情”,但劇本都牢牢把握在遊戲作者的手中,整個遊戲像是用第一人稱體驗一個“別人的故事”,和《盜墓筆記》有點雷同。這方面話題前人多有論述,在此不再嚼蠟。
(圖1,gal對話框和jrpg對話框)
類似黑暗靈魂、密特羅德和林克傳說這樣的遊戲,就有點往講故事和寫故事中間的灰色地帶上靠。遊戲裡有一個主線,玩家也必須完成這個主線,但完成這個主線的路徑相對自由。黑魂裡,這表現為人物的加點和不同武器的攻擊模組;密特羅德則是破序,即以天馬行空的方式跳過很多本來存在的關卡設計;塞爾達,這裡單指最新的曠野之息和王國之淚,就是它的開放世界和系統與環境的交互(玩原神最開始吸引我的也是這個)。
(圖2,《用XX武器通關老頭環》、《密特羅德-Any%無限制xx分xx秒》、和一堆整活視頻)
對比經典的galgame、JRPG和這些遊戲,可以發現,玩家自己的操作在遊戲體驗裡的比重正一步一步地上升。如果說遊戲是一場舞臺劇,galgame和JRPG的玩家就像是戴著面具,在臺上扮演著既定的角色;而這些遊戲就是讓玩家把自己臉上的面具摘下來,展現自己對於這個角色的理解。
(圖3,《論演員的自我修養》)
那有沒有遊戲連這個舞臺都不要的
有
書寫自己的故事
模擬遊戲,這是很神奇的一個遊戲分類。通常意義上認為的世界上第一款電子遊戲《Pong》,就可以被認為是一款模擬遊戲,其模擬的就是二維平面上的乒乓球運動(笑)。模擬遊戲有兩大特點,一是玩法出眾,二是難上手,這兩者是息息相關的。最近很火的米塔,可以被認為是一種使用了3D技術的galgame;而如果把米塔做成模擬遊戲,那麼你就會得到《病嬌模擬器》(Yandere Simulator)。
(圖4,米塔和病嬌模擬器)
對於模擬遊戲,玩慣了其他遊戲的玩家在打開遊戲後通常都會立刻產生三個問題:“我是誰?”、“我在哪?”和“我要幹什麼?”。對此,模擬遊戲通常不會回答前兩個問題,至於第三個問題,答案一般在遊戲標題上寫著。應該說,模擬遊戲就是把劇情這種帶有作者主觀色彩的東西從遊戲裡剔除後剩下的東西,剩下的就只是純純的玩法。(更純的做法是教程都沒有,開始遊戲後直接傻眼,一般常見於遊戲的Beta版)
(圖5,epic上啟動虛幻引擎)
(但我依然覺得屎大棒的Beta版比正式版好玩)
說回開頭,潛淵症這遊戲,就是在模擬一個木衛二上的潛艇生活。你和你的船員,從前哨戰裡接了個運輸任務,吃著火鍋唱著歌,上路了,然後船半路被一群長相醜惡的爬行生物暴風突入,船艙進水、引擎熄火、沒來得及穿上潛水服的船員慢慢窒息甚至直接被深海的高壓擠爆而死,作為船長的你拿出手槍和怪物拼至最後一刻,但最後也只能倒在血泊之中,與船共亡。出發前沒人告訴你路上有這些怪物,沒人跟你說過要怎麼對付它們,遊戲也完全沒有教過你關於你開的這艘潛艇的任何知識。這艘船上有著各種各樣的隱患,而你會在一次又一次葬身魚腹後認識到它們,並拿著螺絲刀和扳手將其一一改進,將這艘船越開越深,直到木衛二深不可測的海底......
(圖6,野獾號上衝進四隻泥偶迅猛龍.jpg)
這是潛淵症的戰役模式,但說實話,純度還不夠。如果你是一個真正的模擬遊戲玩家,那麼你最終會接觸到這個遊戲真正的玩法:潛艇編輯器。只有下過海的人才會知道一艘潛艇需要什麼,整個戰役模式都只不過是潛艇編輯器的一個大型教程。在這裡,你可以發揮你對這個遊戲和它所呈現的木衛二的全部理解,從船殼到引擎,從炮臺到電路,所有可以交互的地方你都可以自定義;不管最後你攢出的潛艇是強是弱,是寬是扁,是豬突猛進還是靈巧機動,是優勢火力還是人海學說,你都可以帶著這艘船再次回到木衛二的深海,作為一名名副其實的船長重新徵服這片海洋——書寫你自己的故事。
(圖7,TMD,我辛辛苦苦修好的沉船憑什麼不讓我開回港,這遊戲還是太不純了(笑))
(其實在戰役模式裡改改官船也挺好玩的,戴著鐐銬跳舞,總之就是可以自定義自己遊戲體驗的意思啦(但木衛二一定會給你驚喜口也!))
最後,祝市面上模擬遊戲越來越多,全都大賣。
PS:模擬遊戲的“模擬”源自遊戲對現實世界具體行為的模仿,但發展到今天其實已經和現實世界怎麼樣沒啥關係了。這種意義上講,自成一套邏輯的遊戲都可以是模擬遊戲,MC是模擬遊戲,矮人要塞是模擬遊戲,跑團也可以是模擬遊戲。說白了,galgame和JRPG的問題就在於它借用了現實世界的“肉”來填充自己的“皮”,角色並非真實活在那個世界之中的人,故事空洞其癥結即在此。
模擬遊戲才是元宇宙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