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寒暑假,大學生們紛紛返鄉,從普通話為主的校園環境回到方言盛行的家鄉。這一轉變不僅帶來了生活方式的調整,更引發了語言上的適應難題。不少學生在家鄉使用普通話時感到尷尬,彷彿患上了“普通話羞恥症”。
離開家鄉幾年,回到故土的那一刻,總是帶著些許期待,也有著不知所措的緊張。作為一名大學生,你會發現,回到老家之後,不僅是那些熟悉的街道和麵孔令你感到親切,還有一種突如其來的“普通話羞恥症”,悄然襲來。
普通話,這一代表現代化、標準化的語言工具,曾經是你在大學裡自信的表達方式。你用它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討論問題,做演講,甚至是在課堂上侃侃而談。然而,當你踏上熟悉的土地,看到爸媽的老鄉,聽到久違的鄉音時,突然間,你開始感到一種莫名的羞恥感。你想用普通話去和他們溝通,但又怕他們覺得你變了,覺得你失去了那份“地道”與“親切”。
你和家人坐在餐桌前,父母一邊吃飯,一邊聊著家鄉的瑣事。你發現,自己講普通話時,彷彿是一個外鄉人,和他們的方言總是有那麼一層隔閡。母親或許會調侃:“你怎麼說話跟電視上的人一樣,怪怪的。”你不禁笑笑,心裡卻有些失落。你知道自己不再是那個只會講方言的小孩,已經習慣了普通話,但這並不代表你不想融入這個曾經的家。
回家後,你會發現,自己變得有些“不自然”。有時在街上與鄰居打招呼,聽到自己用普通話說“你好”,心裡會覺得格外彆扭。你突然發現,曾經那些與家鄉親朋分享的笑話和瑣事,用普通話說出來,少了幾分溫度,少了幾分那種天然的親切感。你的普通話顯得過於正式,過於“官方”,甚至讓你懷疑自己是不是已經失去了那份來自鄉土的原汁原味。
有時候,家裡的人還會因為你的普通話調侃你:“你怎麼變得這麼‘洋氣’了?說話都不帶口音了。”你心中一陣苦笑:在城市裡你早已適應了沒有口音的普通話,覺得它是通向現代化的橋樑,是自己與外界溝通的工具;而在家鄉,它卻成為了你與親人之間的陌生感來源。你一度懷疑,是不是自己有了“普通話羞恥症”,是不是已經無法回到那個無憂無慮、隨口而出的方言世界了?
這種“羞恥症”,其實是一種內心的掙扎。你希望自己能在家鄉的土地上找到曾經的自己,但在城市中習慣了普通話後,又不完全適應方言的濃烈氛圍。你有時會忍不住想,普通話真的那麼“外地”嗎?你是否不再適合用它和家人、朋友溝通?
但當你真正放下這份擔憂,發現自己仍然可以在普通話中流露出感情,在方言中表達自如時,你會明白,所謂的“羞恥感”不過是對身份認同的過度敏感。無論你用普通話還是方言表達,重要的並不是語言的形式,而是你與家鄉、親人之間的那份心靈上的共鳴。
其實,無論我們身處何地,語言本身並不具備任何羞恥,它只是溝通的工具,是我們情感的載體。普通話與方言並非對立,它們只是你身份和文化的一部分。當你回到老家時,無需糾結於是否用標準的普通話,而是要享受與親人、故鄉的每一次交流。你可能會發覺,普通話在家鄉,依然可以有溫暖的鄉愁,而方言在城市,也依然能帶給你不一樣的歸屬感。
這讓我想起來一句歌詞“回家 回家 有愛就不怕
讓自由在幸福的地方停下 最美的童話 把未來描畫”
最終,普通話和方言都成了你故事的一部分,它們不會讓你丟失自我,反而讓你在多元的世界中找到更多的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