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寒暑假,大学生们纷纷返乡,从普通话为主的校园环境回到方言盛行的家乡。这一转变不仅带来了生活方式的调整,更引发了语言上的适应难题。不少学生在家乡使用普通话时感到尴尬,仿佛患上了“普通话羞耻症”。
离开家乡几年,回到故土的那一刻,总是带着些许期待,也有着不知所措的紧张。作为一名大学生,你会发现,回到老家之后,不仅是那些熟悉的街道和面孔令你感到亲切,还有一种突如其来的“普通话羞耻症”,悄然袭来。
普通话,这一代表现代化、标准化的语言工具,曾经是你在大学里自信的表达方式。你用它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讨论问题,做演讲,甚至是在课堂上侃侃而谈。然而,当你踏上熟悉的土地,看到爸妈的老乡,听到久违的乡音时,突然间,你开始感到一种莫名的羞耻感。你想用普通话去和他们沟通,但又怕他们觉得你变了,觉得你失去了那份“地道”与“亲切”。
你和家人坐在餐桌前,父母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家乡的琐事。你发现,自己讲普通话时,仿佛是一个外乡人,和他们的方言总是有那么一层隔阂。母亲或许会调侃:“你怎么说话跟电视上的人一样,怪怪的。”你不禁笑笑,心里却有些失落。你知道自己不再是那个只会讲方言的小孩,已经习惯了普通话,但这并不代表你不想融入这个曾经的家。
回家后,你会发现,自己变得有些“不自然”。有时在街上与邻居打招呼,听到自己用普通话说“你好”,心里会觉得格外别扭。你突然发现,曾经那些与家乡亲朋分享的笑话和琐事,用普通话说出来,少了几分温度,少了几分那种天然的亲切感。你的普通话显得过于正式,过于“官方”,甚至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失去了那份来自乡土的原汁原味。
有时候,家里的人还会因为你的普通话调侃你:“你怎么变得这么‘洋气’了?说话都不带口音了。”你心中一阵苦笑:在城市里你早已适应了没有口音的普通话,觉得它是通向现代化的桥梁,是自己与外界沟通的工具;而在家乡,它却成为了你与亲人之间的陌生感来源。你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有了“普通话羞耻症”,是不是已经无法回到那个无忧无虑、随口而出的方言世界了?
这种“羞耻症”,其实是一种内心的挣扎。你希望自己能在家乡的土地上找到曾经的自己,但在城市中习惯了普通话后,又不完全适应方言的浓烈氛围。你有时会忍不住想,普通话真的那么“外地”吗?你是否不再适合用它和家人、朋友沟通?
但当你真正放下这份担忧,发现自己仍然可以在普通话中流露出感情,在方言中表达自如时,你会明白,所谓的“羞耻感”不过是对身份认同的过度敏感。无论你用普通话还是方言表达,重要的并不是语言的形式,而是你与家乡、亲人之间的那份心灵上的共鸣。
其实,无论我们身处何地,语言本身并不具备任何羞耻,它只是沟通的工具,是我们情感的载体。普通话与方言并非对立,它们只是你身份和文化的一部分。当你回到老家时,无需纠结于是否用标准的普通话,而是要享受与亲人、故乡的每一次交流。你可能会发觉,普通话在家乡,依然可以有温暖的乡愁,而方言在城市,也依然能带给你不一样的归属感。
这让我想起来一句歌词“回家 回家 有愛就不怕
讓自由在幸福的地方停下 最美的童話 把未來描畫”
最终,普通话和方言都成了你故事的一部分,它们不会让你丢失自我,反而让你在多元的世界中找到更多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