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村裡大學生:一個可以開源的策劃——可行性評估(上)


3樓貓 發佈時間:2024-10-29 13:33:17 作者:雨落楓亭 Language

前面聊前面聊了市場上已有的作品,通過《大秦悍將》和《光榮使命》闡述了不同時代市場對FPS射擊遊戲的接納程度不同,遊戲需要自身素質,也需要時代接納,通過《槍火重生》側面闡述了當前進軍FPS市場已經有一定的機會,又通過《光明記憶》闡述了製作的門檻並非高不可攀,最後通過《邊境》闡述了遊戲本身的素質不止由精細做工體現,最重要的還是好玩。
以上的正反例其實也是可行性評估的一部分(當然,我這寫法也不是給投資方看的),不過這一章我們要聊的就要更深入一些了,談過經驗教訓之後,接下來就是談能不能開拓新的方向,至少在國產FPS射擊遊戲領域能不能開拓。
所以,黑鵠工作室的未命名作品和《抵抗者》留到了這章來聊,一來是因為信息比較少,二來是它們倆與可行性評估的關係更大一些,關係到製作遊戲的核心理念。
1 / 2
本章分三篇,咱們上篇先聊市場問題,從市場問題再引出後面的問題。

市場是怎麼淘汰《星鳴特攻》的

畢竟寫這個系列是為了分享,也不是為了講PPT,所以咱也就跳出彙報的方式來聊市場。
市場有宏觀微觀之分,微觀來看就是產業鏈以及消費者,而在這個角度下,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星鳴特攻》並不是違逆了這個鏈條,它只不過是一個失敗的工業產品,消費者不接受這款產品罷了。
聽起來沒那麼不堪對吧?

聽起來沒那麼不堪對吧?

市面上消費者不接受的產品多了去了,但為什麼《星鳴特攻》會有這個熱度呢?
《星鳴特攻》無論是宣傳、發售還是褒姒,它熱度高就是因為從微觀角度看全是問題,“無形的手”有時就是這麼抽象,全是問題也就全是話題點,這種分析抽象大作的選題不火都難,就好像一個臉滾鍵盤打出來的句子,語文老師讓你局部修改一下,改成通順的句子,還不能改變原意一樣,除了吐槽出題人腦子有問題以外,完全不知所措,因為就沒有對的地方。
如果要想跳出樂子思維,看清這個事的全貌,就需要站遠點看,從宏觀角度分析,那就要引入“有形的手”了,宏觀看的話,《星鳴特攻》出現的問題和最終的褒姒其實都有很清晰的解釋:這款遊戲是“正確”的產物,但這個“正確”對於世界上99%的人來說都不正確。
那這個“正確”是誰呢?誰也不是,它是“有形的手”,只不過這隻“有形的手”長歪了,所以它怎麼推都是歪的。
歪到長出這樣的“碩果”了

歪到長出這樣的“碩果”了

其實這也是我這兩年在自己的項目組發現的問題:企業習慣把自己放在產業鏈上向下看,名曰“看用戶需求”,但看著看著眼就暈了,因為如果最終你無法做到壟斷,那用戶需求的最終導向永遠都是“要不你免費吧”,他們知道企業不是做慈善的,但是他們的期望就是如此,因為他們認為為XXX消費沒有價值,這樣的現象和《星鳴特攻》的問題是類似的,其實企業往往也無法確定產品的價值,這個價值不是指定價高低,而是指“行不行”。
這就引出了對於市場判斷的宏觀維度,消費者對於產品的非議,往往來自於消費者與產品的割裂,尤其是遊戲、電影這類的文娛消費品,而且這個割裂甚至可能不是刻意為之,而是缺少了錨點,也就是“有形的手”(當然也可能是歪了),所以,如果給產品一個靠譜的錨點,那麼消費行為的正向意義就來了,就不會被罵是“消費主義陷阱”了。
反例如現在滿坑滿谷的帶貨大軍,以及其中鬧出的各種“塌房”,正例更好找了——《黑神話:悟空》。
所以,考慮產品可行性的時候,要把企業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它不是頂端,也不是底端,它在中間,要在整體背景下分析用戶需求,推測市場潛力,也就是順天應人。

翻譯翻譯,啥叫順天應人

咱們來看看正例,當考慮《黑神話:悟空》的價值時,我們繞不開的就是文化價值,這個文化價值不只是放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那麼簡單,文物不會開口說話,如果不宣傳不講解,它就是個“物”,但作為一款遊戲,《黑神話:悟空》的價值體現就在於它能開口說話,消費者也不用去博物館排隊,而且一張口就講好了中國故事。
當然,我相信也會有人希望這遊戲免費,抱著僥倖心理等盜版,但即使前二十年我們有“巨大的盜版包袱”,《黑神話:悟空》還是在商業上的取得了輝煌成功,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遊科做好了順天應人的工作:既滿足了講好中國故事的文化需求,也滿足了玩家玩一款100%本地化的大作的娛樂需求,雙向賦予了玩家購買這款遊戲的價值。
“順天”在新華社採訪中有提到,馮驥說以電影市場為代表,國產文娛產品的高潮悄然來臨,高質量買斷制單機遊戲領域亟待一個國產遊戲來進行嘗試,引領浪潮,《黑神話:悟空》在這個背景下誕生,這就是“順天”。
“應人”在新華社和機核的兩次採訪中都有提及,馮驥認為“推己及人”,選題能激起大多數人共鳴才行,楊奇則表示“老祖宗賞飯吃”,與其憑空創造,不如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上跳一跳,《黑神話:悟空》貫徹了兩人的理念,更用這個理念滿足了中國玩家,這就是“應人”。
其實我們也可以把“順天應人”換一種說法:順應這個時代裡市場價值的體現,結合用戶需求做出產品,讓用戶有消費的動力,這才叫市場,而堆錢堆人去生造一個所謂的“市場”,其實那不叫市場,那叫帶貨,這東西現在爛大街了,而且也是本人的親身經歷,我曾經幫東家生造過,最後根本撐不下去,那是個無底洞。
最後,有人可能會糾結技術問題,別急,雖然《邊境》沒了,但它那個技術力還是可以的吧?《光明記憶》的那個經驗,咱們也可以吸收的吧?今年出的《三角洲行動》,展現形式還是可以的吧?現在到了技術整合的時候了,前面理念性的東西歸攏好了,後面要做的就是等一個能夠整合落地的機會,遊科只是個開始,國產FPS遲早也要走一遭西遊路。
韓昌黎一句“文以載道”奠定了中國古代科舉文章的評判標準,而現在,承載方式多樣化了,則需要“影以載道”“遊以載道”
所以可以從市場角度下個定論:現在這個時代,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對內做出獨到內容,且素質過關,將來做一款成功的國產FPS是完全可行的。
至於如何達到這些要求,就是後兩篇的內容了。


© 2022 3樓貓 站點地圖 購買域名: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