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 Is No Game : Wrong Dimension(這裡沒有遊戲:錯誤維度)》是一部兼具創意性和趣味性的Point&Click解謎類meta-game。玩家在不同維度中穿梭,解開開發者腦洞大開的謎題,並在出色的配音與音樂下“拯救世界”,是一款非常
豐富的meta-game元素
“meta”這個詞最近在“元宇宙”的影響下挺火的,不過當“meta”用來形容遊戲時,一般指“遊戲知道它自己是一個遊戲”(如《The StanleyParable(史丹利的寓言)》,《Ting》的開發者也表示自己創作時深受其影響),meta-game通常可以“打破第四面牆”來與玩家對話,增強了遊戲的趣味性與互動性。
推薦各位嘗試一下《史丹利的寓言》
什麼是“第四面牆”?
“第四面牆”屬於戲劇術語,即舞臺與觀眾之間的那一層虛構的牆。(《Ting》的主頁面場景佈置以及第二章的福爾摩斯都是採用類似舞臺劇的場景展現給玩家,“暗示”著這款遊戲的“第四面牆”)
在影視作品裡,“打破第四面牆”的例子有很多:如《死侍》中死侍會經常與觀眾對話,還有大家小時候看的《米奇妙妙屋》也是這樣。當然,影視作品中雖然打破了“第四面牆”,但受表現形式限制,互動性不高。
死侍與觀眾對話
米奇詢問觀眾的意見
回到正題,《Ting》中充滿著“meta-game”元素,我們所玩的“Game”(或者應該是“non-game”?)會以旁白的形式伴隨玩家遊玩整個“遊戲”。在第一章中,失去了女友“GIGI(Global Gameplay)”的他,聲稱自己不是一個“遊戲”並拼命地阻止玩家遊玩“遊戲”,玩家與“遊戲”對著來。在整個第一章,《Ting》都狠狠地將玩家們拿捏住了,全程都利用玩家的“逆反心理”:“越不讓我玩,我就越要玩!”,創意性、互動性都極高。
UI一直在引導玩家退出遊戲。退出後“Game”還會說一句:“別忘了卸載我”
後面幾章就是在不同維度中穿梭,最終回到現實世界,與遊戲開發者一起打敗“Mr. Glitch”,幫“Game”找回女友“GIGI”。劇情雖略顯俗套,但遊玩過程中並不會無聊:時刻陪伴玩家並經常吐槽玩家的“Game”,腦洞大開的創意解謎,豐富的致敬元素等等,都能很好地增加玩家在遊玩過程中的趣味體驗。
《Ting》在第三章中致敬塞爾達
在致敬塞爾達之後,《Ting》在第四章中還諷刺了放置點擊類Free to Play(F2P)遊戲,夾帶了一些創作者的私貨。但個人認為,這一章的設定有一點噁心玩家,應該再適當縮短一點。
花裡胡哨的F2P遊戲版本
個人認為《Ting》中最具創意的就是UI與遊戲內容相結合解謎。玩家可以把遊戲內的東西“拆下來”當作自己的工具,以此再次改變遊戲中的內容。
搶走由“Game”控制的鼠標圖標,並用它戳破氣球
也可以腦洞大開,實施“降維打擊”。
利用遊戲內圖片上的“胡桃夾子”夾碎堅果
遊戲中敵人的武器將UI的邊框打破了,羽毛就掉了下來
遊戲製作者的“行業黑話”
《Ting》中有著不少遊戲製作者的“行業黑話”。
比如幾個關鍵人物的名字:
“Global Gameplay”(遊戲中 “Game”的女友)。《Ting》中將其翻譯為“全球遊戲玩法”。
“GIGI”的自我介紹
我在遊玩的過程中就覺得這個翻譯不太好理解,特別是“Global”,感覺完全是可有可無的單詞(歡迎評論區補充)。“Gameplay”則是“遊戲玩法設置”, “遊戲可玩性”。舉個例子:《GTA5》中設定給角色的“四次元口袋”,讓玩家可以隨時隨地掏出一把大槍,增強遊戲性,給玩家更好的遊戲體驗而不是真實體驗。這樣看來,失去了“遊戲玩法”的“Game”確實不再是遊戲了,而是變成了一個“non-game”(這也符合第一章中“Game”的自稱)。
“GIGI”回來後,當玩家需要擰螺絲,“GIGI”就給了玩家一把螺絲刀
“Mr. Glitch”
“Glitch”可以指遊戲的故障。在《Ting》中,由於“Game”失去了“GIGI”而產生了故障,反派——“Mr. Glitch”也就因此誕生了。
“Mr. Glitch”的自我介紹
“Sprite”
除了人物名字之外,遊戲中還多次出現了“Sprite”。這個詞在《Ting》中被翻譯為了“精靈圖”,但這樣的翻譯會導致玩家們不太懂它是什麼意思。其實“sprite”是遊戲編程中用到的術語,在早期遊戲機性能不足的時候,為了不用每一幀都進行整個遊戲場景的重構,會設置一個小範圍新圖片“漂浮”在舊的遊戲場景圖層上面。這樣,當遊戲內容需要改變時,只需將這樣一個新的圖片覆蓋在原圖上,就能使對應角色或環境發生變化。而這樣的一種像“精靈”一般的“漂浮物”,在遊戲編程中就被稱為“Sprite”了。(非專業人士,概念表述可能並不全面)
“Sprite”被翻譯為“精靈圖”
代碼眼淚
在第六章中,“得而復失” 的女友成為了壓垮“Game”的最後一根稻草,“Game”的眼淚——由0和1組成的代碼在屏幕上灑落。
代碼眼淚
音樂
《Ting》的音樂真的非常讓人印象深刻。特別是第五章中,在 “Game”的一段rap和一段動感的B-box環境下,玩家需要完成三個畫面一幀一幀改變的小遊戲解救“Game”。帶有強烈節奏感的B-box與創造者安排的一秒一幀的小遊戲巧妙結合,使玩家在遊玩《Ting》的過程中體會音遊的樂趣。
致敬俄羅斯方塊
“Game”的動感rap結束後就是“GIGI”的情歌了,而“GIGI”的這首歌將“歌詞”與“解謎”結合起來。雖然這一部分的解謎很簡單,只是按照歌詞排序,但這首歌副歌部分的歌詞完全就是一封程序的情書:
“color is set to ZERO”:將顏色重置為0,即RGB(0,0,0),黑色。
“print CRY and trace SORROW”:輸出“哭泣”和“悲傷”。
“for GIGI - YOU” “type END”:這裡的“-”是減號,即“GIGI”離開了“Game”就“結束”了。
“What's a GAME with no pleasure?”
“LOOP until US = TOGETHER”:一直“循環”,直到“我們在一起”
“IF home is what we earn”
“THEN GOTO me and press RETURN”:“跳轉”到“我”,並輸入“回來”。
分開之後
世界變得黑暗了
我只能整日哭泣
失去了你,如同末日來臨
沒有了樂趣的“Game”還是“Game”嗎?
這些語句會一直循環
直到我們在一起
如果我們應該有一個家的話
請輸入“return”
讓我回來......
程序的浪漫!!!
我是Kyle丨,點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