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這遊戲目前還是個Demo,不過作為遊戲已經足夠好玩了。
市面上的攀巖遊戲有哪些?:《WASD》、《Insurmountable》、《退潮》,再多我也不知道了。第一個是四個鍵控制角色的四肢,操作起來主打一個手腦不協調的整蠱遊戲;第二個是策略走格子roughlike;第三個終於有攀巖內容了,但製作組更關注遊戲的世界觀和講故事。
所以當我刷到這遊戲的視頻時,我很驚喜;當我實際上手後,這份驚喜化成了喜悅。如何做好一個攀巖遊戲?這問題可以照搬給ACT(攀巖也算動作遊戲)。如何做好動作遊戲?:一、做好角色的性能;二、做好敵人。在攀巖這項運動裡,你的敵人是你面前的巖壁。而這遊戲裡的巖壁是我目前見過做的最真實的:

巖壁上的每個縫你都能夠(沒縫有時也能夠(因為有角度))
面對一個極其真實的巖壁,玩家需要的就不是直接上手去攀,而是事先在腦內規劃路線。但這和標題提到的“用身體來思考”還有點距離。這裡就要提到這遊戲的操作。我用的手柄,而手柄玩這遊戲只需要按一個鍵(以及你的左搖桿)。當你開始攀巖後,你要做的就是按這個按鍵輪流切換你的四肢,並用左搖桿將其運動到你需要它抓(踩)的位置,然後換到下一個。看起來就像這樣:

是不是還挺像那麼回事的?(如果我能再放幾秒會更像)
雖然玩家需要事先在整片山體上規劃自己的線路,但當你爬上巖壁後,你的世界就只有你面前的這一塊石頭,以及你的四肢。你可以做的就是看著這些崎嶇不平的石頭,伸展你的四肢去夠它們,夠不到就換,夠到就去夠下一塊。其間沒有言語,沒有音樂。在我攀巖的全程,我都是沉浸在這樣一種無意識的思考中。
在此基礎上,這遊戲還做了很多貼合現實的設計:你的角色爬久了會累,你可以臨時停下來歇歇手,亦或打下一顆巖釘自掛東南枝;如果角色耐力耗盡,那她就會從巖壁上摔下來(而非順著巖釘上掛的繩子溜下來),這時你的生命值就會受到損耗。如果傷勢太嚴重,你可以選擇吃一片止疼藥。當然更穩妥的選擇是在一處安全的地方扎個營休養,順便吃點泡麵補充一下飽食度。在山上,你還能採到一些野味,如蒲公英和蕁麻,在營地和水一起煮過後都能變成輔助你爬山的道具······
最重要的是,你能在登上一處險峰後回首一望,飽覽大自然的俊美風光,並感嘆自己為什麼是在玩這個遊戲而不是真的是在攀巖。(當然是因為嫌累怕麻煩)

夜空真美啊(夜攀有風險,嘗試需謹慎)
更多的內容,就留給各位去遊戲中自己體驗吧。當我爬上Demo裡最高的山頂,看著這個Demo最後給出的鏡頭,我心裡當時只有一句話:
因為山就在那裡。
事實我當時說的是“這也太酷了”
以及機核發文要超過一千字但我知道我動態沒人看所以只能發文結果只能在最後憋出這麼一段來希望這些以及足夠一千字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