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狼狗在開船前已填運上船的一個裝食物的特大木箱前面停下不走了,這就更引起人們的注意。
忽然,簡直匪夷所思,木箱的箱蓋自動打開,從裡面爬出一個約莫35歲的人來,佩劍執盾,頭戴鐵盔,全副武裝,有如卡斯蒂利亞的聖徒聖地亞哥。此人就是瓦斯科·巴爾波亞。
這是《人類群星閃耀時》裡登場的第一個人物。茨威格認定這個逃亡者為人類文明千年鏈條裡第一個發出星光的鐵環——因為他發現了太平洋,也改寫了各個大陸島孤獨而完整的命運。所以,《航海王》裡,路飛亦從木桶裡出場,場景似曾相識。
其實巴爾波亞也好,哥倫布也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領導者也罷,這些大航海時代的開拓者均可說是一個時代的逃亡者。這個時代就是高潔的騎士精神也無法照亮的中世紀。
中世紀時,西方溝通東方的線路被崛起的穆斯林帝國所阻,壓抑凡俗慾望的神權不斷被吃過知善惡果的人類反抗,沒有東方香料和絲綢的生活和穆斯林的威脅讓國王們食不甘味。男子漢們於是決心跨過魔鬼和未知盤踞的大海,去尋找財富和強援……
這不是遊戲背景,但你可以像在遊戲裡一樣把自己看作一名瓦斯科·巴爾波亞船上的船員,想象著身旁粗野談笑的同伴,長劍上烤得發焦的醃肉,還有火焰般灼喉的朗姆。
因為這就是這本《透過地理看歷史:大航海時代》試圖全景還原的。這本書是噹噹歷史榜單第12位的“透過地理看歷史”系列的世界史部分。完成這趟旅行,你就是半個世界史的專家了!
為什麼世界史可以當成角色遊戲?兩個原因:獨特的行文思路+高還原度的海量地圖。
想象一下吧,你如遊戲般降落在中世紀歐洲的一個小島,身邊是一個有各種資源和技術的資源包。你的任務就是找到東方的中國,獲得香料和財富。於是你開始升級技術,修造船舶,一點點點亮一片漆黑的地圖。
每發現一片水域,你要衡量它的寬度,猜測它是海峽還是大洋,計算要帶多少食物,趁什麼風向能將它渡過。
找到一片陸地,你要猜測它是大陸還是島嶼,要欣賞當地新文明的過場動畫,然後從他們那裡獲得資源、修造據點、升級技術。
在你之後,越來越多的玩家加入遊戲,互相競爭。有的運氣好一次就找到正確路線,有的運氣差花了很多時間探索一條死路……
無論如何,隨著你們的努力,世界的地圖被點亮了,你們無意間的舉動創造了真正的全球史——將孤零零的各方文明連成一體世界。
這樣寫就能記住了嗎?其實還需要一些技巧。
《人類簡史》裡有一段很有趣:人類在幾萬年採集狩獵的生活裡,形成了對地點和位置敏感對數字和名詞遲鈍的記憶特點。因為能不能記住食物多的地點意味著吃飽還是捱餓,而一個東西叫蘋果還是葡萄則無關緊要。
所以,記不住地理和歷史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它們脫離生活,不能吃也不能穿。但是,人對地理歷史信息的記憶困難不是絕對的,不然為什麼有人歷史地理雙紅燈卻能記住《航海王》全資料呢?
因為動畫、遊戲往往建立在客觀可感的地理場景上,而且推進的主線比較單一,再加上興趣,幾千集的內容也就過目不忘了。
那能不能以客觀可感的地理場景為基礎梳理歷史呢?Binggo!恭喜你發現了學歷史的科學方式——
歷史雖然複雜但發生的舞臺——地理卻相對穩定,七大洲四大洋的格局雖然一直在隨地質變遷,但那是以萬年為單位的,在人類有文明的幾千年裡,相對於脫胎換骨的人類社會,地理約等於沒變!
同樣,歷史事件雖然無常,但必須受發生的地理環境制約,就像喜馬拉雅山不會發生戰爭,百慕大也沒人去住。
進一步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地方的資源物種、氣候環境、土壤地形這些地理因素對文明的發展幾乎起到了決定性的制約,處在有利位置的文明更容易壯大,位置不利的則會不由自主地落後。
所以,很多在歷史書上奇奇怪怪的事件,毫無規律的戰爭,其實放在地圖中邏輯特別清晰!浩大的人類歷史放在地理上解讀也相對簡單——這就是本系列誕生的原因。
那麼這本書的地圖夠還原世界歷史嗎?
當然,本書正文432頁,配圖150張,不到三頁就有一張全綵高清地圖。一本世界地圖集也不過200多幅而已。
而且本書所用全部地圖,不是靠摘引已有圖冊,而是全部基於內文的原創圖,每一張都是為大航海所繪,其中包含了很少見的人物生平圖、種族分佈圖、探索線路圖,而且都放在和內文一一對應的位置,和行文互相對照。
這些地圖不是隻以顏色、形狀顯示地區的示意圖,而是一眼就能看出真山真水起伏的地形圖,懂行的朋友還能從圖上看出大致的海拔高低,這叫分層設色。
為了最好地顯示地圖效果,本書採用最耗時的鎖線裝訂,雙封面、內文采用定量100g的高厚度膠版紙,全書全綵印刷,每一頁都不漏不透,能180°開合,以更生動地呈現地圖的細膩色感,營造更好的閱讀體驗。
這樣的《大航海時代》每一本工期都接近兩週。
文字部分,本書延續了前作風趣幽默、形散神聚的風格,就像一位超會“跑題”的老師,穿插了大量奇聞軼事、似冷實熱的知識、顛覆認知的觀點,將一個個陌生的地名準確繪製在復原山形水勢的地圖上,跑著跑著就把知識講透了。
你可以邊看邊找,在真山真水中思考航海家和英雄們的決定。
然後明白為何歐洲人的骨子裡流著商人的血,正如中國人的靈魂下有土裡的根。這不是人種,而是地理所決定的。
隨後感覺到到命運對人類的無情作弄,地理對文明的沉重枷鎖,從而更好地理解歷史的必然和遺憾。
這些知識和觀點深入淺出,只要有初中的地理和歷史基礎就足以看懂,本書的目的也不在於知識灌輸,而是為讀者建立一個接納更多知識的框架,一種伴隨一生的學科思維。
行文則完全照顧中國胃,沒有用翻譯腔照搬西方世界史的模式,而是完全原創,從絲綢之路開篇,以尼布楚條約收筆,穿插大量中華歷史事件,以中國人熟悉的順序,講中國讀者需要的知識。
如果你愛好世界地理歷史卻不知道怎麼入門,如果你掌握了不少史地知識卻理不清脈絡,如果你身邊有孩子完成了初中地理歷史學習,想在高中更進一步,這本書都非常適合。
像航海者一樣,踏上旅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