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國外市場為了適合國內也會做中文,實際效果也很不錯,各種風格都能拿捏自如,怎麼反而到了中國人這就反其道而行之呢?
如果目的是想和遊戲風格相融洽的話,投入精力研究一下最終實現好的效果其實並不難,有什麼理由不去做呢?
第一次聽見這款遊戲只有英配時我個人作為業內人士第一個反應其實是反感的。對重敘事體驗的遊戲來說,永遠沒有配音能比得上中文配音,“降低閱讀門檻、更好的代入劇情、帶來更優秀的體驗遊戲”,這些遊戲配音的優勢在語言壁壘的阻礙下作用會很小,只有英配的做法,本身更像是一個“營銷”的噱頭,很難給更廣義的玩家帶來什麼遊戲體驗。
為了一個“營銷”的噱頭,降低中配的優先級,將資源投放到一個對玩家體驗優化極其有限的內容上,在我看來這種做法其實非常功利和浮躁。
網上對重返未來的劇情好評如潮,我本身也很期待。但沒有中配,對玩家入門門檻就是高,體驗就是有限,而配音最基本的作用是讓玩家閱讀起來更輕鬆,更容易投入到劇情中,但你英配其實多數人都聽不懂,花大力氣做出來的東西多數玩家其實只是聽個熱鬧而已。
我知道業界整體的態度就是往“賺錢”這兩個字發展的,但就我自己個人而言,這不是做遊戲的態度。
不做中配的唯一理由,就是製作組沒能力做出好的中配,只能取巧用,用英文做個噱頭,掩飾自己的不足而已。
但這始終不是一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