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到底是什麼驚天大秘密呢?
那當然是——地圖:


在擬定地圖之前,我們要確認一個基礎畫風,我們不斷地思考、討論,應該用什麼方式來呈現《慶餘年》的世界。最初的多個版本地圖,都偏重寫實畫風——其實作為遊戲,寫實地圖會更有代入感,但最終我們還是將這些寫實方向的設計逐一棄用。
《慶餘年》是穿越題材的古風武俠小說,過於寫實的地圖會令人出戏,也失了武俠江湖所特有的飄逸感。我們聯想到,既然《慶餘年》中有前人風土人情,有詩詞歌賦,是不是也可以有類似千里江山圖的江山畫卷?而中國風的山水地圖,是不是也更符合《慶餘年》故事的時代背景呢?
每次迭代,都是更加藝術化的過程:

看過慶餘年原著的少俠們,一定為貓膩天馬行空的想象所折服。一個現代穿越古代的故事,卻不落俗套,創造了一個虛構的、架空的,但卻讓讀者充滿幻想和嚮往的世界。
既然這是《慶餘年》的世界,那麼這個世界的基礎設定,一定還是以還原原著為主。
《慶餘年》的世界觀十分龐大,但每個地方的設定,都遵循了這個世界的邏輯。
慶餘年是一個人類滅亡以後又重生的世界,前文明的一次核爆炸,將原先世界地貌發生改變,大陸與海洋板塊發生了變化,自然風貌也相應進行改變。核爆炸之後,人類為著自己發展,不停地探索與進取,希望能找到北原大雪山上神廟所蘊藏的高科技和超文明。
而當前故事就是在核爆炸之後,人類開始了新文明進程,所有的故事都還是在地球上發生,儘管是一次非常厲害的核爆炸事件,但是其能量相對有限,並沒有造成世界大陸天翻地覆的整體性變化,因此,我們的地圖整體也保持了原有歐亞大陸的基礎形狀。
但是新的地球在重生後,卻也帶來了某些新的變化,原本西伯利亞極寒不適合生存的地方,雖然依舊寒冷,但也已經變得適合人類活動。
通讀小說全文,範閒的行蹤,遍佈整個大江南北,卷名和章節名就介紹了很多地點。
第一卷澹州是慶國曾經繁榮的港口,第二卷京都是慶國的首都,第三卷蒼山雪是離京都最近的大山,第四卷北海霧是出使北齊的故事,第五卷江南……最後兩卷的篇幅則多集中在東夷附近。
總的來說,慶國的國力最強,北臨北齊,西北為西域,西南有南詔國,東有東夷。這些國家的區位,在原著中有較清晰的描寫。

在根據小說原著定下大框架後,就需要通過精讀和想象,來補充其中細節。
那麼,小說中國與國之間的分界線、山脈該怎麼決定?更加細節到某個城市、某座山,又該如何排布呢?
馬老師曾說過:“物質決定意識”,貓膩的想象,也是源於作者對現實世界的認知,我們將虛構的小說與現實對應,完整的地圖漸漸清晰。
文中出場率最高的慶國,是這個時代之中最繁榮的大國。而另一個勢力較大的國家,則是曾經繁榮過,當今仍舊是文化大國的北齊。


因此,在二級地圖上,以類似黃河位置的河流為區分。慶國橫***原和江南地區,位於原漢地十八省,東邊入海港口為澹州,對應如今山東蓬萊的位置。而北齊位於河流以北的整個北原,擁有廣袤的國土。


在小說近收尾處出現的大東山,在慶國與東夷交界處、澹州北部,四顧劍創立的劍廬則在東夷城偏安一隅。
針對小說,我們推測出了各個國家、城市、門派的所在位置,但許多地方仍舊出現了空白。
作為《慶餘年》同名手遊,我們根據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原創了一些獨有的地理環境和城池。
上期監察院院報,提到了《慶餘年》手遊的“自由武學”,其中說到我們為武器設定了許多原創的背景以及對應的江湖勢力,這些勢力在我們的江湖世界中也有體現。
為了補充神廟到江湖之間的勢力空白,而設計了玄空寺。玄空寺門人以尋找神廟、守護神廟為己任,勢力所在之處自然離神廟不會太遠。千百年傳承的玄空寺一脈,資歷最老,被多半苦修士視為修士之宗。勢力大本營位於北齊近苦寒之地的深山中,更利於門人磨練心智,強健體魄。

娥眉不讓鬚眉志,欲掌天穹握玉璣。都說江南溫潤如水,玉璣宮便在江南腹地,養育著這些天下不屈之女子。

拂衣樓中人行蹤詭秘,殺戮無情,他們用自己的手段,守護著他們心中認定的公平。正所謂“寒鋒斬盡世間惡,事了拂衣莫問名。”

每個地方,都有屬於這裡的風土人情。在這個世界裡,你更喜歡在某一個地方“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還是遊歷大江南北,“每遇登臨好風景,羨他天性少情人”呢?
關於慶餘年世界的設定,大家有什麼想法呢?下期想要看什麼爆料?通通留言告訴小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