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到底是什么惊天大秘密呢?
那当然是——地图:


在拟定地图之前,我们要确认一个基础画风,我们不断地思考、讨论,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呈现《庆余年》的世界。最初的多个版本地图,都偏重写实画风——其实作为游戏,写实地图会更有代入感,但最终我们还是将这些写实方向的设计逐一弃用。
《庆余年》是穿越题材的古风武侠小说,过于写实的地图会令人出戏,也失了武侠江湖所特有的飘逸感。我们联想到,既然《庆余年》中有前人风土人情,有诗词歌赋,是不是也可以有类似千里江山图的江山画卷?而中国风的山水地图,是不是也更符合《庆余年》故事的时代背景呢?
每次迭代,都是更加艺术化的过程:

看过庆余年原著的少侠们,一定为猫腻天马行空的想象所折服。一个现代穿越古代的故事,却不落俗套,创造了一个虚构的、架空的,但却让读者充满幻想和向往的世界。
既然这是《庆余年》的世界,那么这个世界的基础设定,一定还是以还原原著为主。
《庆余年》的世界观十分庞大,但每个地方的设定,都遵循了这个世界的逻辑。
庆余年是一个人类灭亡以后又重生的世界,前文明的一次核爆炸,将原先世界地貌发生改变,大陆与海洋板块发生了变化,自然风貌也相应进行改变。核爆炸之后,人类为着自己发展,不停地探索与进取,希望能找到北原大雪山上神庙所蕴藏的高科技和超文明。
而当前故事就是在核爆炸之后,人类开始了新文明进程,所有的故事都还是在地球上发生,尽管是一次非常厉害的核爆炸事件,但是其能量相对有限,并没有造成世界大陆天翻地覆的整体性变化,因此,我们的地图整体也保持了原有欧亚大陆的基础形状。
但是新的地球在重生后,却也带来了某些新的变化,原本西伯利亚极寒不适合生存的地方,虽然依旧寒冷,但也已经变得适合人类活动。
通读小说全文,范闲的行踪,遍布整个大江南北,卷名和章节名就介绍了很多地点。
第一卷澹州是庆国曾经繁荣的港口,第二卷京都是庆国的首都,第三卷苍山雪是离京都最近的大山,第四卷北海雾是出使北齐的故事,第五卷江南……最后两卷的篇幅则多集中在东夷附近。
总的来说,庆国的国力最强,北临北齐,西北为西域,西南有南诏国,东有东夷。这些国家的区位,在原著中有较清晰的描写。

在根据小说原著定下大框架后,就需要通过精读和想象,来补充其中细节。
那么,小说中国与国之间的分界线、山脉该怎么决定?更加细节到某个城市、某座山,又该如何排布呢?
马老师曾说过:“物质决定意识”,猫腻的想象,也是源于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我们将虚构的小说与现实对应,完整的地图渐渐清晰。
文中出场率最高的庆国,是这个时代之中最繁荣的大国。而另一个势力较大的国家,则是曾经繁荣过,当今仍旧是文化大国的北齐。


因此,在二级地图上,以类似黄河位置的河流为区分。庆国横***原和江南地区,位于原汉地十八省,东边入海港口为澹州,对应如今山东蓬莱的位置。而北齐位于河流以北的整个北原,拥有广袤的国土。


在小说近收尾处出现的大东山,在庆国与东夷交界处、澹州北部,四顾剑创立的剑庐则在东夷城偏安一隅。
针对小说,我们推测出了各个国家、城市、门派的所在位置,但许多地方仍旧出现了空白。
作为《庆余年》同名手游,我们根据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原创了一些独有的地理环境和城池。
上期监察院院报,提到了《庆余年》手游的“自由武学”,其中说到我们为武器设定了许多原创的背景以及对应的江湖势力,这些势力在我们的江湖世界中也有体现。
为了补充神庙到江湖之间的势力空白,而设计了玄空寺。玄空寺门人以寻找神庙、守护神庙为己任,势力所在之处自然离神庙不会太远。千百年传承的玄空寺一脉,资历最老,被多半苦修士视为修士之宗。势力大本营位于北齐近苦寒之地的深山中,更利于门人磨练心智,强健体魄。

娥眉不让须眉志,欲掌天穹握玉玑。都说江南温润如水,玉玑宫便在江南腹地,养育着这些天下不屈之女子。

拂衣楼中人行踪诡秘,杀戮无情,他们用自己的手段,守护着他们心中认定的公平。正所谓“寒锋斩尽世间恶,事了拂衣莫问名。”

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这里的风土人情。在这个世界里,你更喜欢在某一个地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游历大江南北,“每遇登临好风景,羡他天性少情人”呢?
关于庆余年世界的设定,大家有什么想法呢?下期想要看什么爆料?通通留言告诉小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