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度计划
1、小船大梦
- 休达战役后,葡萄牙人震惊于海的对面怎么那么有钱(和我大帝初到大马士革差不多,老坦儿进城了属于),因此从恩里克王子开始,出资赞助沿非洲海岸南下的探险活动,目的很纯粹,就是找奴隶、黄金和香料。
(这是波尔图圣本笃火车站墙上的瓷板画,画家叫豪尔赫·科拉索。其中这幅就是休达战役,中间站着的双持狂暴战就是恩里克王子。另外,这个火车站大厅四周都是描绘几个葡萄牙国运大转折时期的瓷板画)
- 数十年之后,葡萄牙人逐渐摸清了非洲大陆的形态,探索了毛里塔尼亚的沙漠、几内亚的海岸、赤道地区的大河,并开始绘制地图。
- 这期间所谓的“探险队”其实只有2-3艘船,由一名“宫廷绅士”和一名专业领航员组成一套执行班子。
- 那时候的“探险船”是很有名气的卡拉维尔帆船(就是大航海4那个),配有可以抢风航行的三角帆;吃水很浅,可以沿海湾向河流上游探索;但问题是空间很小,给养不多,不能满足长途航海。
(卡拉维尔帆船其实是葡萄牙船匠通过观察阿拉伯帆船后做出的“高仿版”,体积小、航速快,是大航海初期探险家们的指定用船。)
- 王子的投资动机很复杂,有经济方面的,也有意识形态方面的:
- 一是在于葡萄牙地处欧洲边缘,且被卡斯蒂利亚在地缘上压制,需要向外寻找发展机遇。葡萄牙在光复战争的时候就建立了早熟的民族认同,希望作为基督的战士,在欧洲舞台上得到一席之地。刚好他们手头有一副中世纪马略卡岛犹太地图师绘制的地图,在君堡陷落后,他们用这幅地图向教皇换得了支持,将探险和圣战正式绑定起来。
- 二是恩里克自己建功立业的需求。因为他一半的英格兰血统来源于爱德华三世(英格兰第一巴图鲁),且表兄是亨利五世(要不是死的早,差点把法国给灭了),恩里克需要赢得自己的荣誉。
- 三是来源于一个非常古老的基督教梦想。即绕过伊斯兰世界,找到东方传说中的祭祀王约翰的伟大国度。
(祭祀王约翰就是诞生在基督教西方和伊斯兰东方两个世界战争中的一个美丽传说,他们差点就把攻击伊斯兰帝国的蒙古当成大救星呢...)
- 然而,他们的前期探险并不顺利,关键是在地理上缺乏对非洲大陆规模的认识,因此差不多被迷惑了80年。
- 结果恩里克到死也没看见探险家们的建设性发现,所以在他去世后探险陷入短暂停滞,直到他的侄孙若昂二世(狠人)在1481年加冕后,才再度推进。
2、功勋与探险
- 若昂二世是个表情有些忧郁的硬汉,不怒自威,被葡萄牙人称为“完美君王”,更被竞争对手伊莎贝拉女王称为“那个男子汉”(原文“辣个男人”,其实也不知道是骂街也是夸奖)。
(他的肖像还被印在了葡萄牙的钞票上哦~)
- 他对建立伟大功勋极为执着,探索非洲就是他最看重的事。1481年登基之后,他迅速启动了长达5年的国家出资的大规模探险。
- 若昂二世的探险有两个清晰的目标:一是找到通往东印度的航线;二是找到传说中祭司王约翰的国度。
- 他的探险总负责人正是迪奥戈·康。
(公司梯子不好使,百度只能搜到这张康的邮票,看上去比国王“男人”多了...)
- 这个时期的里斯本是欧洲探索世界的前沿,汇集当时最著名的数学家、商人、地图师。
- 若昂二世甚至建立了一个科学委员会推动航海技术发展。他招揽了很多科学家,有亚伯拉罕·萨库托的弟子,还有后来发明地球仪原型的马丁·倍海姆等。
- 此时,一个热那亚“贾布斯”也被吸引到了里斯本,来向国王游说他通往东印度的第二方案,但这对国王来说其实并不新鲜。
(“你人行不行我不管,但是你方案不落地知道吗?我不要概念,我要执行!回去重做!”)
- 关于向西走绕去印度这件事,早在10年前,国王就收到了佛罗伦萨数学家保罗·托斯卡内利的信和地图。哥伦布很有可能提前知道这封信的内容,或者知道这个“学派”和一些引证,才敢大胆求见。
- 因此哥伦布一直在委员会改方案,同时等待康的归来。
- 第二年,即1484年4月初,康首次返航。国王非常满意,并加封他为贵族,允许使用王室徽章,并认为很快就可以打通前往东印度的航线了。
- 当然,哥伦布的方案经过数百轮修改最后也没能中标,理由在于他数学不行,严重低估了地球的尺寸;其次在于他人品,又傲慢又爱吹牛13,很多地理信息都是瞎胡扯,因此失去了国王的信任。
- 所以哥伦布又辗转来到卡斯蒂利亚,利用两国的地缘政治游说西班牙双王,后面的故事就不提了。
- 1485年5月,康二次出航,目标就是非洲最南端。王室信心比康还满,起航的同时就起草了给新教皇英诺森八世的书信,满篇的吹牛13,充满了民族主义、圣战和膨胀的全球视野。
- 结果,康未能达到非洲最南端。他坚持到了现代纳米比亚的某地,立下了代表王室的最后一根石柱,就被人为的从历史中抹除了。
- 有人说他是真死了,命丧归途;但大多数人说他让国王提前吹的牛13全部落空,颜面扫地,因此被社死了。
- 无论如何,康的第二次航行还是为葡萄牙的航海图增加了新的1450英里非洲海岸线。
- 不仅如此,1911年,当时的探险家还发现了康在刚果河上游叶拉拉瀑布艰难留下的王室纹章和刻字。
(左边是王室徽章,右边是探险队队员的名字,他们很多人到达时已经就剩半条命了,回去的时候可能还死在船上,但其中一位老哥命非常硬,后来还参加了达伽马的探险队!不知道当他路过当年刻字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 受陈旧的古代地理学观念的影响,葡萄牙人始终认为存在横跨非洲的水道或陆路,这也成为长久困扰在他们探索之路上的桎梏。
- 所以,虽然他们还派遣陆上探险队深入非洲内陆,穿越毛里塔尼亚的沙漠、抵达传说中的廷巴克图、见过尼日尔河上游的曼丁哥人的国王,但不是所有信息最后都能成功带回里斯本。
- 前路充满未知,但若昂二世依然保持乐观,他印度计划的规模、持续和坚定,始终令人惊叹。
- 同时,在1486年,“发现”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若昂二世探险事业的葡萄牙文材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