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持续推展,我国文化软实力取得显著提升。《黑神话:悟空》作为中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3A游戏,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关于其包含的中华文化的讨论,热度久居不下。
(这位朋友讲得很好)
其中,令我比较感兴趣的,在于翻译。
我本身是翻译研究生,取得英语专四专八,笔译三级的资格,同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在备考二级笔译和三级口译。对这个问题应该有一点发言权吧。
关于黑神话的翻译,争论有很多,但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归化(domesticat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的第一步,是翻译的指导思想,决定了翻译过程中,使用的翻译方法。归化包括——意译(free translation)、改译(variation translation)、创译(recreation)等方法;异化则包括——音译(transliteration)、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逐词翻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等方法。
此外,还有最直接影响翻译的翻译技巧。这里不做赘述。
归化与异化如何使用呢?比如这位题主所说的“怪”的翻译。异化来说,就是音译成''guai'',为什么使用异化?归化来说,可以用的词比如monster/ demon/ troll/ spook等等非常多的词。二者有何不同?
这里要涉及到中文与英文的一个不同之处,即中文是意合语言,英文是形合语言。中文词汇的信息含量非常丰富,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依据具体语境来领会中文的意思,譬如我们说“道德”,如果是用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意指一个人的利他性表现。但如果用在人生哲学等领域,则其意义不仅包含了人的利他性表现,更包含了对于宇宙万物的哲学理解。
而英文往往包含较少信息。英文很多词汇都是专属名词,比如grass就是单指“草”这个物质,如果要指杂草,则需要用weed。而中文一个草就足以表达。再比如water,指代“水”这种物质,而中文的“水”还包含了“温和”“平静”“粗略应付”“马虎”等多重意义。
从根本地说,中文词汇,往往即包含形而下的意义,又包含形而上的意义,而英文词汇,这二者往往分离。所以英文的monster可以翻译成“怪”,而“怪”不能简单处理成monster。
给大家两个词,“缘分”“关系”,大家可以想一下处理成英文的思路。
那么,我们如何使用归化与异化呢?
经过几十万字的翻译实践,我个人得出的结论是——看文化背景。
一个文本背景架构如果展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独特性,那在翻译成外语时,就需要使用异化翻译。如果展现的更多是人类文明之间的同一性,那就使用归化翻译。
毫无疑问,黑神话应该使用异化翻译。
为什么要这样使用?有朋友不理解,说,要让外国人理解我们的独特文化,就不能不放下身段,多用外国人能理解的词。
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犯了形而上学错误。他没有看到,文字追求对事实进行完整复述,但始终无法进行完整复述,他没有看到,外国人作为活的人类,可以从无法对事实进行完整复述的文字表象中,理解到文字所指。
游戏文本,有其特殊的一面。
做翻译,有翻译的一般规律,做书面翻译,有书面翻译的特殊规律,做口译,有做口译的特殊规律,做同传,有同传的特殊规律,同理,做游戏文本翻译,也有做游戏文本翻译的特殊规律。
游戏文本的特殊规律在于其文本与情景的深度交互。如果我们做书面翻译,还是拿“怪”举例,我们应当翻译成:guai (a group of creature evolved from apparition, animal, etc.) 由于存在文化差异,我们需要在译文中对其进行简单解释。但在游戏中不同,游戏有音画同步的特点,当目标语者看到一个长得奇形怪状的生物时,就已经大致知道guai是什么了。这个过程是信息比较透明的,基本不会产生疑惑感,看日漫的同学应该深有体会。
还有一类名词,是属于中文中的专属名词,比如仙号、尊号、雅号、道号等。比如“凌虚子”。这类独特的文化词汇的翻译,同样采用异化策略,翻译成“Lingxuzi”,原因也很简单,在我们看来,“凌虚子”包含了独特的道教文化思想,而在西方,是没有相应的词汇对应的,你无法找到英文词汇对应“凌虚”,也无法找到词汇对应“子”。我们想到“凌虚子”时,脑海中的印象往往是一个乘奔御风、来去自由的道家神仙(“凌虚”),他不仅有强大的法术,更在于其深不可测的智慧(“子”),这些共同的意象组成了“凌虚子”之名,所以只能用音译。
再如仙号“太白金星”这个词,有朋友说翻译成“Venus”,这位朋友同样犯了形而上学错误。“太白金星”源于古人对于金星的神格化,转化成了对于神仙的命名。翻译成Venus,则缺乏其神格化的涵义。当然,有朋友也说,西方的金星星神就叫Venus,那么,你也应该反应过来了,太白金星就更不能翻译成Venus了。就好像你不能把玉皇大帝翻译成Zeus。那么“太白金星”该如何翻译呢?这里又涉及到一个翻译知识点,即中文喜欢重复,英文忌讳重复。“太白金星”,其实就是“太白星”与“金星”的合成,以加强语气,在英文中,表示对一个人的尊敬,可以用Great,所以太白金星可以译为“the Great Jinzing ”,或者可以不用加强语气,直接译为“Jinxing” “Taibaixing”即可。
再来说说,如何看待翻译。
很多人以为,翻译在于翻译词句,有这种想法,基本上可以断定此人是个门外汉,英语可能有个四六级水平。庄绎传认为,翻译在于译意。即用目标语准确地传达出源语所包含意义、风格、文化内涵等等。这是极难的,很多人拿着严复的“信达雅”就开炮,而实际上可能连严复翻译了些什么都不知道。
翻译不是迁就、不是妥协,也不是文化自大,盲目音译意译。你妥协,那么龙就成了“dragon”,你自大,那dragon就成了拽根。翻译是必须实实在在地立足具体情况的一项复杂工作。
很多人根本没学过翻译,甚至对自己文化也知之甚少,就堂而皇之地搞形式主义发言,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是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或者形而上学错误。
中英的翻译史并不长,明清有零零散散的翻译记录,近代开设大学堂后,中英翻译才逐渐发展起来,那时的翻译家屈指可数。中国后来蒙受国难屈辱,翻译事业推进缓慢,等到融入全球化后,翻译才真的是大发展起来,如今报名翻译硕士的人每年得有上万人。
但由于国人长期受到西方思想的浸润,以及应试教育的荼毒,中国文化旁落,而如今几年里快速发展起来,必然会陷入形式主义的舆论怪圈。
翻译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综合性学科,应当对中英语有较好的把握、对各个学科及其文化背景有相当的了解。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学习,好好实践,好好调查,没有实践,没有真知,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另,对以下言论进行批判。
1.
评:没有翻译知识,缺乏翻译实践。
2.
评:对翻译的理解有误。建议:学习一下翻译史。
3.
评:不懂中文,也不懂英文。建议:有兴趣可以学习一下翻硕百科。
4.
评:不懂中文,也不懂英文,更不懂信达雅。建议:从0开始学习中英文。
5.
评:不懂拼音,不懂中文,不懂英文,犯了形而上错误。建议:从0开始学习中英文。
6.
评:第一,官方翻译可以起指导作用,但不一定正确,请移步研究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二,不懂归化。建议:多做翻译实践。
7.
评:“没看文章”,以经验或刻板印象发言,在思想上存在有左倾盲动的倾向,需要谨慎上网。建议:重新学习高中关于马列的思想。
8.
评:没看到作为游戏文本的特殊性,犯了形而上学错误,对文化输出的理解过于狭隘。建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移步学习大学思政课。
9.
评:发展的必然,不必介怀。建议:坚持自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