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常說:九星連珠,必有異象。那麼九星是哪九個呢?
水星
古稱辰星,西漢《史記‧天官書》的作者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辰星呈灰色,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以黑色屬水,將其命名為水星。因其運動迅速,歐洲古代稱它為墨丘利,意為古羅馬神話中飛速奔跑的信使神。
水星表面遍佈環形山,與月球相似,其地質在數十億年來都處於非活動狀態。水星無四季變化,行星中僅有它與太陽軌道共振。每自轉三圈的時間與繞太陽公轉兩圈的時間幾乎相等。從太陽看水星,參照它的自轉與公轉,每兩個水星年才一個太陽日。因此,對一位在水星上的”人“來說,一天相當於兩年。
水星的鐵質核心約佔總體積的57%。水星有極稀薄的大氣-外逸層,由氫、氦、氧、鈉、鈣、鉀、鎂、硅和氫氧化物等元素組成。由於幾乎沒有大氣層來保持熱量,水星的表面晝夜溫差很大,白天表面溫度可達427攝氏度,黑夜最低溫度可降到-173攝氏度左右。
水星的軌道位於地球的內側,所以它只能在晨昏之際與白天出現於天空中,而不會在子夜前後出現。從地球看水星的亮度有很大的變化。在北半球,只能在凌晨或黃昏的曙暮光中看見水星。當大距出現於赤道以南的緯度時,在南半球的中緯度可以在完全黑暗的天空中看見水星。
在水星表面上的某些點,觀測者可以看見太陽上升到半途時,會反轉回去日落,然後再度日出;在所有的點上,這些都發生在同一個水星日。這是因為在近日點前大約4個地球日時,水星軌道的角速度,幾乎與它的自轉速度相同,所以太陽的視運動會停滯;在近日點時,水星公轉的角速度超過水星自轉的角速度。因此,對假設在水星上的觀測者,會明顯的看到太陽逆行。通過近日點4天之後,在這些點上觀測到的太陽視運動又恢復正常了。
金星
古稱太白,早晨出現於東方稱啟明,晚上出現於西方稱長庚。到西漢時期,《史記‧天官書》作者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太白為白色,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為金星。英文名稱源自羅馬神話的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古希臘人稱為阿弗洛狄忒,也是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
金星在夜空中的亮度僅次於月球,是第二亮的天體,足以在地面照射出影子。它有著太陽系四顆類地行星中最濃厚的大氣層,其中超過96%都是二氧化碳,金星表面的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2倍。其表面的平均溫度高達462 °C,是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比最靠近太陽的水星還要熱。
金星被一層高反射、不透明的硫酸雲覆蓋著,阻擋了來自太空中,可能抵達表面的可見光。
金星自轉的方向與太陽系內大多數的行星是相反的。金星繞太陽公轉週期為224.701天,自轉週期是243天,是主要行星中自轉最慢的。太陽會從西邊升起,然後在東邊落下。
地球
中文“地球”一詞並非我國本土的傳統說法,儒家觀念中,“天圓地方”是自夏商朝代以來對“天下”的主要概念。清朝後期,西方近代科學引入中國,地圓說逐漸被中國人接受,“地球”一詞被廣泛使用。希臘文中則稱之為“蓋亞”,對應希臘神話中大地女神之名,
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其表面約29.2%為陸地,70.8%被海洋和其他水體覆蓋,極地地區被冰層覆蓋。地球的外層由數個構造板塊組成,內部保持活躍,表面不斷髮生變化。
當前已記錄的物種約120萬種,全球人口約80.5億,分佈在約200個國家和地區。
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需365.25天,自轉軸傾斜產生季節變化。密度為太陽系最高。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是月球,兩者的引力相互作用引起潮汐並穩定地球自轉。地球從淺至深包括地殼、地幔、外地核和內地核,外地核產生地磁場。
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地球日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發起。
火星
古稱火星為“瑪爾斯 ”,古羅馬神話中的“戰神”。古漢語中則因為它熒熒如火,位置和亮度時常變動而稱之為熒惑。僅次於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
其橘紅色外表是因為地表被赤鐵礦覆蓋,火星的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和自轉週期則與地球相近,但公轉週期是地球的兩倍。
火星大氣以二氧化碳為主(95.3%),既稀薄又寒冷,遍佈撞擊坑、峽谷、沙丘和礫石,沒有穩定的液態水。南半球是古老、充滿撞擊坑的高地,北半球則是較年輕的低地平原。
公轉週期為687地球日,火星自轉軸傾角為25.19度,和地球的相近,因此也有四季,只是季節長度約為兩倍。
火星和地球一樣擁有多樣的地形,有高山、平原和峽谷,地表沙丘、礫石遍佈。由於重力較小等因素,地形尺寸與地球相比亦有不同的地方。南北半球的地形有著強烈的對比:北方是被熔岩填平的低原,南方則是充滿隕石坑的古老高地,而兩者之間以明顯的斜坡分隔;火山地形穿插其中,眾多峽谷亦分佈各地,南北極則有以乾冰和水冰組成的極冠,風成沙丘亦廣佈整個星球。
木星
古代中國稱木星為歲星,羅馬人以主神朱庇特命名這顆行星。取其繞行天球一週約為12年,與地支相同之故。到西漢時期,《史記‧天官書》作者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歲星呈青色,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為“木星”。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
木星是顆氣態巨行星,沒有固體表面,質量是太陽的千分之一,但卻是太陽系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木星的主要成分是氫,但只佔十分之一分子數量的氦,卻佔了總質量的四分之一。由於快速地自轉,木星的外觀呈現扁球體。大氣層依緯度成不同的區域帶,在彼此的交界處有湍流和風暴作用著。
沒有明顯的季節變化。木星的自轉是太陽系所有行星中最快的,對其軸完成一次旋轉的時間少於10小時。
土星
古代中國土星是中國古代人根據五行學說結合肉眼觀測到的土星的顏色來命名的,亦稱之為鎮星。土星的英文名稱來自於羅馬神話中的農業之神薩圖恩。
土星是氣態巨行星,主要由氫組成,還有少量的氦與少量元素,內部的核心包括岩石和冰,外圍由數層金屬氫和氣體包覆著。土星的風速高達1800千米/時,土星主要的成分是冰的微粒和較少數的岩石殘骸以及塵土。
土星自轉一週等於10小時33分38秒,大約是地球的半天時長。由於其低密度、高速自轉和流體的可變性,土星的外形呈現為一個橢球體。土星有非常熱的內部,核心的溫度高達11700°C,並且輻射至太空中的能量是它接受來自太陽的能量的2.5倍。
天王星
天王星是第一顆使用望遠鏡發現的行星,幾乎橫躺著圍繞太陽公轉。威廉·赫歇爾天王星擁有27顆已知天然衛星,其中有5顆規模較大,另外還有13條較為闇弱的行星環。
天王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氫、氦、甲烷和氘。地幔由甲烷和氨的冰組成,內核由冰和岩石組成。天王星是太陽系內大氣層最冷的行星,最低溫度為-224℃。
天王星亮度較暗、繞行速度緩慢,並且由於那時望遠鏡觀測能力不足,被古代的觀測者認定為是一顆恆星。
天王星每84個地球年環繞太陽公轉一週,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大約30億公里,陽光的強度只有地球的1/400。天王星內部的自轉週期是17小時又14分,但和所有巨行星一樣,天王星上部的大氣層朝自轉的方向可以體驗到非常強的風。
其它行星的自轉軸相對於太陽系的軌道平面都是朝上的,天王星的轉動則像球一樣側著滾動,這使得它的季節變化完全不同於其他的行星。當天王星在至日前後時,一個極點會持續的指向太陽,另一個極點則背向太陽。只有在赤道附近狹窄的區域內可以體會到迅速的日夜交替,但太陽的位置非常的低,有如在地球的極區;其餘地區則是長晝或長夜,沒有日夜交替。運行到軌道的另一側時,換成軸的另一極指向太陽;每一個極都會有被太陽持續的照射42年的極晝,而在另外42年則處於極夜。
海王星
海王星對肉眼呈藍色,西方人據此按羅馬神話中的海神尼普頓的名字而命名。中文譯文定為海王星。海王星的公轉週期為164.8年,海王星需要藉助天文望遠鏡才能觀察,也是已知太陽系中離太陽最遠的大行星。
海王星的大氣層的化學組成以氫分子和氦為主。此外,海王星大氣中還有微量的甲烷,這是使行星呈藍色的原因之一。海王星有著強烈的風暴,測量到的風速高達2400km/h。海王星雲頂溫度是-218攝氏度,海王星的質量稍大於天王星,密度稍大於天王星,而半徑稍小於天王星。
海王星是僅有的利用數學預測而非觀測意外發現的行星。天文學家利用天王星軌道的攝動推測出海王星的存在與可能的位置。
在最早的觀測記錄中,伽利略在1612年12月28日首度觀測並描繪出海王星,1613年1月27日又再次觀測,但因為觀測的位置在夜空中都靠近木星,這兩次機會伽利略都誤認海王星是一顆恆星。1612年12月,他第一次觀測海王星時,海王星在天空中幾乎是靜止的,因為那天它剛好逆行了。因為海王星才剛剛開始它的年度逆行週期,這顆行星的運動太微弱了,伽利略的小型望遠鏡無法觀測到。
海王星經歷了與地球相似的季節變化。海王星的長軌道週期意味著四季持續40地球年。海王星的自轉週期是15小時57分59秒。海王星不是一個固體。
冥王星
在直接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中,冥王星體積排名第9,質量排名第10。冥王星主要由岩石和冰組成,質量相對較小,僅有月球質量的1/6、月球體積的1/3。按平均距離計算,太陽光需要5.5小時才能到達冥王星。
冥王星有五個已知的衛星。從正上方看,冥王星的軌道似乎與海王星的軌道交叉,但兩個天體的軌道是關聯的,因此它們永遠不會碰撞甚至接近。
冥王星的自轉週期,即它的一天,等於6.387地球日。像天王星一樣,冥王星在軌道平面的側著旋轉,因此季節性變化非常大。冥王星表面的平原由98%以上的氮冰、微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組成。冥王星的表面變化很大,亮度和顏色都有很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