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餘。
先人在很多年前就已經洞徹人類社會的本質,而人類從歷史裡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學不到任何教訓。末世類的作品往往都表達了這麼一個觀點:在末世中真正讓你陷入絕望的,不是可怕的怪物,也不是無窮的天災,而往往是身後的同類。
在喪屍類作品中尤其如此,就好比我曾經追過的美劇《行屍走肉》,到了後期人類團隊的勾心鬥角讓我致鬱而不得不棄坑(格倫的死是導火索)。雖然在有些作品中,創作者試圖營造出一個相對乾淨的結局,卻依然如同人性荒原上盛開的一朵小白花,隨時會在風暴的碾壓下化為齏粉。此類的代表有《行屍走肉》遊戲的第一季,男主用自己的死給克萊蒙特鋪路,那一幕讓我淚奔;還有《艾利之書》這部電影,雖然主旋律是宗教,但在末世之下,能夠給人帶去了那一抹希望,讓世界多了一線的色彩,同樣令我無比動容(雖然這部電影很多人覺得枯燥,但我還是想安利一下)。
《消光》初代也是如此,主角克蘭承載著夥伴的希望,最後拼勁全力從下水道逃出,看著近在咫尺久違的美好生活,下一秒抬起雙手,卻是已經開始了異變,看著即將西沉的太陽,那一刻我終於明白了什麼是消逝的光芒。
二代中倖存人類的問題並沒有得到緩解,並且如歷史上所有發生過的一切一樣繼續重複著,循環著,有那麼一刻忽然覺得挺失望,人性,就從來沒有變過,縱使有著真善美的綻放,但末世並非是美好事物生長的土壤,相反,掠奪才是唯一的方向。
真善美在末世之下,是消逝的光芒。
#消光2猩紅紐帶創作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