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星遊鑑賞社 hjyx01
關於《碧藍幻想:relink》,2月緩慢流逝的時間已經在見證著它的成功:作為一款十足粉絲向的衍生遊戲,它的受眾範圍顯然超越了預期,steam在線人數已經高達11W+,並且在1W5+評價中獲得高達88%好評,這多少讓我有一點意外。
對於這款遊戲其實我已經在PS5打完(劇情),所以steam時長僅供參考,不過想要一份steam版本,不僅僅是因為喜+1,也是因為它確實是一款在各方面讓人滿意的遊戲,以及,它從產業層面,還有一些有趣的地方——那就是在與白金並不愉快的合作歷程中,最終財大氣粗的cygames選擇瞭解除合約但是從白金挖來了大批員工,讓這款久久未能竣工的未成品從廢墟上再起,讓《碧藍幻想:relink》這顆星最終升上了天空。
關於運營10年的傳奇頁遊《碧藍幻想》
你的肝非常值錢,所以我們非常重視你的肝,但如果你選擇肝報廢(GBF),絕對會給你滿意的回報。
《碧藍幻想》是cygames旗下的重量級IP之一,在7年前有種說法是:《神擊的巴哈姆特》是CY的魔獸,《影之詩》是CY的爐石,那麼GBF是CY的星際——當然,如今的魔獸必然是《賽馬娘》了,儘管cygames又被戲稱為“日本騰訊”,但顯然上述諸款遊戲的口碑與質量相比騰訊的代理韓系遊戲要更勝一籌。這句話展示了CY在日本遊戲業界的地位,也展示了GBF在CY內部的地位——那就是品質與口碑俱佳的佳作。
備受好評的《碧藍幻想》可能和很多人想象中的不太一樣——這是一款雖然以頁遊作為載體,但是玩法上其實十分接近於端遊JRPG的玩法:
GBF的畫風上,皆葉英夫用那明快的幻想系線條,風格類似於早期的FF系列——比如和《勇氣默示錄》同期的《光の四戰士》;搭配上吉田明彥獨有的厚重感、魔法少女小圓臉風格的小圓臉(比如上圖的牛族泳裝版娜露梅亞)、比《萊莎的鍊金工房》更早的大腿衝擊、打造出了獨一無二的《碧藍幻想》風格的人物立繪。
和其他主打畫師的二次元卡牌遊戲不同,《碧藍幻想》擁有如此豪華的美術團隊,但角色只註明了聲優,畫師被高度統一成符合GBF的畫風——眾所周知BGF又是聯動大戶,除了cygames遊戲之間的聯動,和其他IP的角色聯動也屢見不鮮,比如《魔卡少女櫻》、《進擊的巨人》、《叛逆的魯魯修》、《女神異聞錄5》等——泛IP發展和捨得花錢也是cygames的特色,不過可惜的是番劇被砸以重金的《來自深淵》,動畫《來自深淵 朝向黑暗的雙星》沒有得到本家的垂青,是由Chime Corporation+Spike Chunsoft Co., Ltd.完成了便宜遊戲——當然,Chime Corporation大概是盡力了,遊戲還是呈現了挺不錯的探索體驗。
此外,GBF還有很多特色值得大書特書:比如植松伸夫和成田勤領銜的音樂、遊戲內容豐富的養成系統、對於次要人物角色的塑造、包含超得&必得(小保底)&天井(大保底)的良心氪金系統——以及這些內容你不氪金,也可以通過“肝報廢”來獲取等等,但是這些特色對於製作一個《碧藍幻想:relink》這樣的衍生遊戲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優勢:如果你是一位手遊(網遊、頁遊)與端遊都玩的玩家,就會明白在長線運營邏輯與高質量一次性流程體驗之間的差異,其實很難克服——不信看看FF14的master吉田桑造成的狒狒石榴,那麼原白金組的成員,是如何克服了這道鴻溝的呢?
關於原白金成員,擅長與不那麼擅長的部分
關於手遊(網遊、頁遊)與端遊長線與短線玩法邏輯的鴻溝,《碧藍幻想:relink》採用的方式是劇情+魔物獵人endgame刷刷刷模式的結合——這還是挺奇妙的解決方式,而同樣是老大難的劇情問題(GBF本來經過了很多版本的更新),則類似於GBF本體的劇情:古蘭/姬塔(玩家)與蒼之少女露莉亞因為空中飛艇,遭遇巴哈姆特失控襲擊墜落,圍繞時空的星晶獸踏上冒險的故事。
不過讓原白金成員真正遇到困難的點大概在於:GBF本體採用的是最傳統的回合制戰鬥——但是甚至可以完成最多十多個玩家共同挑戰,玩家和BOSS都擁有攢EX能量機制,然後利用break可以讓BOSS倒地,提供大量的長時間輸出時間,但是這個看似簡單的系統,還包含了各類技能和BUFF的攻擊生成機制(攻刃、背水、渾身、暴擊、堅守、必殺等等),如果想要把這一套機制改為即時制顯然並不容易。
如果是不太高明的改編,那麼大概是萬代的《嗜血代碼》那種感覺——那就是BOSS戰開戰之前做一套“廣播體操”上齊BUFF,但實際開打之後,並沒有合適的時機可以進行補充BUFF的操作。而《碧藍幻想:relink》採用的方式,是最大程度保留了GBF本體的核心機制,並且加入了白金擅長的基於連段的動作解法。
在防禦層面,《碧藍幻想:relink》除去割草的雜兵戰,BOSS級敵人都會有十分明確的招數傷害預警和階段替換——傷害預警讓玩家得以在不“貪刀”的前提下可以避開絕大部分的致命傷害,階段替換則是來自於GBF本體的一種特色機制:BOSS捱打會攢怒氣條,怒氣條滿了之後會進入動作大幅變快、招式大幅變強、受傷害大幅減少的“暴怒”階段,但是如果這個階段你繼續擊破BOSS的暴怒條,那麼打空之後它會進入Break狀態,不會累計大招計量表和釋放大招,那麼就輪到了“我的回合”,可以盡情輸出了。
在攻擊層面,《碧藍幻想:relink》圍繞著破防積攢的“link”條和角色之間的大招聯動來展開——本作採用了類怪獵的部分擊破,擊破的那一下可以觸發高傷害的合擊,而合擊可以積攢“link”條,攢滿之後再打出破防可以進入一個短暫的子彈時間,而角色在攻擊時會積攢自己的大招條(哪怕是0傷害的刮痧),每個角色釋放大招時大約有一個持續2秒的“連招”時間,那麼最多4位角色的加入,可以達成超高傷害的大招combo——那麼破防“link”和大招combo,顯然都是在break時間輸出的絕妙方式。
頁遊基因的《碧藍幻想:relink》,呈現的樂趣與不足
所以,從戰鬥的角度來說,來自原白金組的開發組成員完成了相當不錯的工作,這款衍生作能給與GBF玩家很多的“回家”的感覺,這種細節還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GBF只有主角古蘭/姬塔才能隨意的切換搭配的技能,那麼根據中間收入的隊友,可以讓主角做“自由人”,帶合適的技能去補齊隊伍的不足,在《碧藍幻想:relink》中,儘管主角的武器是限定為劍,但從技能的泛用性來說——治療、淨化、AOE、單體爆發、高暈厥等等應有盡有。
遊戲中召喚系的羅塞塔、法師伊歐、重裝騎士卡特琳娜等角色是劇情中的既定隊友,不過玩家還是可以用“解鎖券”解鎖菲莉、娜露梅、齊格飛等新入隊角色——不過這個設定其實就非常手遊&頁遊化了:角色個人需要的養成需要刷刷刷,材料是泛用但是需要量十分驚人。
所以看起來我們每個角色的養成項目並不算多:武器、因子和天賦樹,但是如果僅僅是從劇情通關並完成主支線的角度來說,可能養成1、2個角色都未必夠用,因為武器最多可以升級到150級!而從10級開始,就需要“境界突破”的材料;因子也同樣如此:我們可以從戰鬥、任務獎勵和地圖蒐集都獲得因子,但是因子同樣是可以升到15級,越是升級高階段,需求的材料數量和稀有度越驚人;天賦樹則是另一個深坑:隨劇情進展會不斷的解鎖攻擊、防禦和武器的技能樹。
當然,這些內容並沒有嘗試用內購的方式來難為端遊玩家,平心而論,相對於GBF本身的“肝報廢”程度 ,這隻算是九牛之一毛罷了,不過它用來解決長線玩法的“怪獵邏輯”,相匹配的是一套從內容量上略淺的系統(BOSS數量、地圖都偏少)。此外,遊戲在劇情內容和任務的結合上同樣有一種“頁遊基因”:包括任務基本上是接了任務就幹,角色故事也基本是在人物小傳,和主線的聯繫並不緊密。
湛藍雲端的騎空士,境界線外的地平線
最終結論而言,《碧藍幻想:relink》是一份很好的“邀請函”——比如對於我個人而言,我是從零接觸link,進而有了瞭解GBF的想法,然後感受到,如果僅僅是從JRPG愛好者的角度來說,GBF本體除了肝度,甚至是一個比relink更加吸引我的故事。
更加讓人觸動的部分在於:cygames不惜代價,用高規格完成這樣一部作品的決意,那就是在各方面人員的選用和矢志不渝。它出現在2017年由KINEMA CITRUS完成的《來自深淵》(坂本真綾和豐崎愛生只是作為配角,OST更是首首寶藏級),也出現在2024年的《碧藍幻想:relink》。
一群願意為了一個美好故事傾力付出的人們,遇到了那個(財大氣粗的)願意不惜代價全情投入的cygames,這何嘗不是一種美好的相遇,所以最終用一曲《86不存在的戰區》ED《境界線》作為標題和結束:湛藍雲端的騎空士,在又一次冒險中,完成了“再次連接”(relink)的奇妙冒險,這份連接,屬於製作組與GBF,也屬於GBF和我們每一位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