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花-春篇》是一款全年齡百合向GalGame。
此投稿是對該遊戲簡單的解讀考據,不完全,且包含大量私貨。
參考了萌娘百科中的部分相關詞條。
主要由概念、人物、書籍三部分組成,含少量劇透。

從小深居簡出,憧憬校園生活的白羽蘇芳,來到擁有“amitié分組制”的聖彗星蘭學院後,漸漸對同組的“暫定之友”萌生朦朧的戀心。
可在平穩的日常背後,卻是同班同學的神秘消失——。“女生就不能喜歡女生嗎?”
—————————————
一.概念
1.百合
百合被用於描繪女性之間親密關係。
它起源於上世紀日本女校誕生的少女愛文化,也就是S(エス)文化。
![]()
百合的定義
該詞用作作品時,表示以女性之間親密感情(由於標準不一,以友誼為主的“輕百合”也包括其中)為主題的作品。
用作人物時,則表示某個女性角色具有一定的同性戀傾向。
與之相應的,百合控、百合廚、白河豚(百合豚,貶義)等詞彙表示百合文化的受眾群體。
此外,GL(Girls'Love)、蕾絲邊(Lesbian)、橘味等詞彙與“百合”相似。
—————————————
2.Amitié(友誼)
Amitié是法語,意為“友誼”。
在遊戲中,Amitié是學校“聖慧星蘭學院”為了讓其學生更快適應寄宿生活而存在的一種分組制度。
Amitié制度通過“Amitié選考”指定學生之間互為“朋友”,從而實現對學生的分組。
互為Amitié的少女需要彼此間相互幫助。
—————————————
3.GalGame
GalGame是對主要以具有魅力的女性(美少女)為賣點,並可以與之互動的電子遊戲的稱呼。
通常而言,缺乏“遊戲”要素的視覺小說(Visual novel)包括了GalGame(美少女)、乙女遊戲(以女性為受眾的戀愛遊戲)和文字AVG(文字冒險)等遊戲類型。
![]()
遊戲《花-春篇》
很多玩家都存在一個誤區,即“GalGame=黃油”。
事實並非如此,這類內容只是GalGame的元素之一,而非全部。
遊戲《花-春篇》就是一款不包含這類元素,以劇情為主的全年齡百合向GalGame。
—————————————
4.彩繪玻璃與宗教
(描繪著聖人像的)彩繪玻璃在春光下熠熠生輝,美妙的歌聲迴盪在緊張端坐的一年級新生耳中。
彩繪玻璃是一種藝術和手工藝。
它們是通過添加金屬鹽來著色玻璃,然後以各種方式對其進行裝飾而產生的。
在彩繪玻璃一千多年的歷史中,幾乎專門用於教堂和其他重要宗教建築的窗戶。
![]()
現實中的彩繪玻璃
遊戲中的“聖彗星蘭學院”是一所歷史悠久的教會學校。
再加上教諭黛莉婭·巴斯奎亞金瞳金髮、裹著頭巾、身穿修道服……表明聖彗星蘭學院是基督教學院。
除彩繪玻璃外,遊戲還會通過聖歌、聖經、金盞花等內容來表現其基督教的氛圍。
—————————————
二.人物
1.白羽蘇芳(Shirahane Suoh)
喜歡上女孩子,是不被允許的嗎?——白羽蘇芳
![]()
白羽蘇芳
容貌拔群,卻又寡言,因此像是一位獨立而冷酷的少女。
但其實是難以與人交流,同時又迫切盼望著朋友的膽小者。
也非常害羞,緊張時容易臉紅,並且經常在此時做出令人忍俊不禁的動作,與外表反差很大。
愛好是電影、文學以及音樂,談話時常引用其中的語句。
![]()
紫荊花
在自我介紹時,她向沙沙貴姐妹寫下了自己的名字“蘇芳”。
“花蘇芳”是紫荊花的日文名,源於紫荊花的顏色和用蘇木染出的顏色相似。
紫荊花的花語是,高貴、樸素、疑惑、充足的人生、以及覺醒。
此外,由於猶大出賣耶穌,隨後又吊死在紫荊上。
因此,紫荊花也有“無信仰、背叛”的花語。
—————————————
2.匂坂真由理(Kohsaka Mayuri)
會感到恐懼,會感到不安,這都很正常。因為,我們不過是十四歲的小姑娘啊。——匂坂真由理
![]()
匂坂真由理
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少女,是班級的中心人物。
為了逃離自己的過去,憑藉自身意志而入學。
愛好是點心製作和繪畫鑑賞。
![]()
百合花
匂坂真由理,匂坂(こうさか)まゆり,“まゆり”中的“ゆり”意為百合。
百合的花語是威嚴、純潔、無垢。
同時,匂坂真由理又細又軟的淺色頭髮,髮色接近橙色,令人想到橙色百合。
橙色百合的專屬花語是華麗、輕率和愉快,與她的性格相應。
此外,名為“聖母百合”的純白色百合象徵著聖母瑪利亞,常用作教會供奉的花。
遊戲的結局也就此被展現出來。
—————————————
3.花菱立花(Hanabishi Rikka)
我會將你們兩人都扶起來!所以amitié非三人不可!——花菱立花(冬篇)
![]()
花菱立花
溫柔大方卻又嚴肅認真的少女。
行動力出色,成績優異,入學考試的第一名,被任命為班長。
會努力回應他人的期待,因此追隨者眾多。
愛好是收集紅茶和舉辦班級茶會。
![]()
花菱草
花菱立花,姓氏花菱,花菱草躍然紙上。
據傳西班牙探險家見到花菱草怒放著、開得滿地金黃,隨後,將花菱草的自然生長地命名為“黃金的西部”。
因此,花菱草的花語是富裕、成功,擁有希望的愛。
在遊戲中,花菱立花亦是如此——“請實現我的希望、請不要拒絕我”。
—————————————
三.書籍
1.偵探推理《無人生還》
長久的等待確實令人煩躁,正如學姐因為遲遲等不到需要負責的新生白羽蘇芳而生氣。
可是,白羽蘇芳不敢打斷她們的談話並加入其中,於是,只能僵硬地站在原地。
……最後,人都不見了。——白羽蘇芳
這句是“And Then There Were None”,中文譯名為“無人生還”。
《無人生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創作的偵探推理小說,出版於1939年,被改編成多部影視、漫畫、遊戲作品。
小說講述了十個互不相識的人被邀請到私人別墅裡,隨後,他們心中可怕的秘密被一個神秘的聲音揭露出來。
到了當天晚上,古老童謠的詛咒籠罩了所有人,隨著第一位到訪者走向死神,一場死亡遊戲正式開始。
—————————————
2.自我救贖《肖申克的救贖》
回到宿舍的白羽蘇芳與立花同學聊起了“像Amitié的話題”。
第一次和他人暢談自若,使白羽蘇芳想到了《肖申克的救贖》中的經典臺詞。
希望是一個好東西,也許是最好的,而好東西絕不消亡。——白羽蘇芳。
這句原文是“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thing in the world. Good things never go away”,出現在同名電影中安迪和朋友重逢的鏡頭上。
![]()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劇照
電影改編自斯蒂芬·埃德溫·金1982年的中篇小說《肖申克的救贖》。
主要講述了銀行家安迪蒙冤入獄,通過越獄計劃尋找自我救贖,最終重獲自由並勇敢地奔向自由的故事。
就像小說所寫的那樣,只有安迪那種自由人才能感受到那種興奮——一個自由人步上漫長的旅程,奔向不確定的未來。
因此,希望在此更多地代表對美好未來的希望——希望朋友在那、希望成功跨越邊界、希望太平洋和夢中所見的一樣蔚藍……
如同白羽蘇芳憧憬著被朋友包圍的生活,希望改變自己。
—————————————
3.愛憎分明的復仇《呼嘯山莊》
真由理和立花來到圖書館看望擔任圖書委員的白羽蘇芳。
不過,聖彗星蘭學院的圖書館多是神學和專業書籍,少有現代小說等書籍,導致其使用者非常有限。
這也為白羽蘇芳與她的兩位amitié展開討論創造了機會。
是《呼嘯山莊》吧。我看過日語版的書,還有電影。——白羽蘇芳
《呼嘯山莊》是艾米莉·勃朗特創作的長篇小說,同時也是19世紀英國文學的代表作之一。
小說主要講述了棄兒希斯克利夫被呼嘯山莊的老主人收養長大,因戀愛受挫等原因而選擇外出致富。
但他回來後,卻發現愛人凱瑟琳已與地主林頓結婚,於是,他對地主林頓及其子女進行報復。
《呼嘯山莊》的著名之處在於,獻身復仇的主人公那無法遮掩的人格魅力。——白羽蘇芳
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英文為Heathcliff,就像歐洲的歐石南,其名稱Heath與希斯克利夫的名稱相近,意為荒野。
此外,歐石南在日本被稱之為“艾莉卡(Erica)”,遊戲中也有名為“八重垣艾莉卡(Yaegaki Erika)”的少女。
![]()
歐石南
歐石南在荒野上獨自面對呼嘯的狂風,孤獨而又謙遜,這也是歐石南的花語。
除此之外,歐石南還有“休息、善良的話語、博愛”這類花語。
關於《呼嘯山莊》和八重垣艾莉卡,我確信已創造了一種美妙的解答,可惜這裡空白的地方太小,寫不下……於是移動到了文末。
—————————————
4.長篇小說《飄》及其電影《亂世佳人》
在討論《呼嘯山莊》時,真由理和立花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真由理認為《呼嘯山莊》是復仇劇,立花則認為它是愛憎劇。
為了抽離異樣的感覺,話題被轉移到了《飄》。
《飄》是瑪格麗特·米切爾創作的長篇小說,是我個人最喜歡的小說,也是因為遊戲中關於《飄》的劇情才愛屋及烏地喜歡上了遊戲本身。
小說以美國東南方佐治亞州的首府亞特蘭大為場景,圍繞主角斯嘉麗的愛情,描繪出出南北戰爭時期南方人的生活。
其改編電影一般被稱作《亂世佳人》。
![]()
電影《亂世佳人》劇照
在遊戲中,即使話題被轉移到了《飄》,不同的解讀依舊存在。
立花認為斯嘉麗過於強勢,更喜歡她的義妹梅蘭妮——溫柔、純真而又堅強。
真由理將自己代入自由奔放的斯嘉麗,認為梅蘭妮的性格可能會有點麻煩。
但這情有可原,畢竟解讀作品的方式每個人都會有所不同。
以下是私貨,不想看請傳送至下一條目“顛覆神話《猶大福音》”。
—————————————
我不懂文學,但我仍被遊戲中關於《飄》的這段對話俘獲了,就像曾經被《飄》捕獲一樣。
討論美國南北戰爭時,人們總會從北方的角度來思考,因為北方是先進、工業、資本主義的代表,而提到與之相對的南方時,似乎只有落後的種植園經濟和奴隸制度。
這點是正確的,但《飄》還是與眾不同,畢竟作者是亞特蘭大人。
亞特蘭大,佐治亞州的首府、最大的工業城市、鐵路樞紐,南方的代表城市之一。
以南方人的視角和他們的生活狀況來展現美國南北戰爭,令人耳目一新。
![]()
電影《亂世佳人》中的艾希禮
我承認,最開始我只是因為書中的人物“艾希禮”才喜歡這本書的,他是一個極具人格魅力的角色。
艾希禮是一個沉穩而客氣的人,但是又很疏離和冷淡,與遊戲中的白羽蘇芳正好相反,卻又相似。
斯嘉麗並不喜歡他所喜愛的書本、詩歌、音樂。
但他和白羽蘇芳一樣,閒暇時間不用來做事,而是用來思考,用來編織色彩斑斕卻又不切實際的幻想和夢境,在一個比佐治亞州美麗得多的世界流連忘返。
雖然人們覺得他漠視生活,但我並不這麼認為,因為,他可以面對一切生活,然後再回到那個美好的虛構世界之中。
他精明沉著,而且很有禮貌,同時,他也是一個有本事的人,並因此獲得了人們的尊敬。
即使如此,他也不會恃才放曠,而是嚴肅對待這樣的榮譽,並不因此驕傲自大,如同他出身鄉紳家庭,卻不會高人一等。
這本書是主視角是斯嘉麗,但是,通過斯嘉麗的所見所想,我更喜歡艾希禮了。
彷彿我就是斯嘉麗,聽到艾希禮就雙頰發紅、呼吸急促,想要找到他的影子。
看著艾希禮騎馬從林蔭道上飛馳而來,領口打著黑色蝴蝶結,與灰色細棉布上衣相配;看著他朦朧的灰色雙眼和在眼光下熠熠生輝的金髮……
我和斯嘉麗一樣——怦然心動。
![]()
電影《亂世佳人》中的梅蘭妮與艾希禮
白羽蘇芳和遊戲中關於《飄》的對話讓我重新獲得了類似的體驗。
艾希禮擁有追求自己愛的權力,白羽蘇芳也擁有選擇自己愛人的權力。
斯嘉麗太直率和簡單了,而艾希禮對於她來說過於複雜了,艾希禮的心對斯嘉麗而言是那樣陌生,究竟是怎麼迷住她的呢?
或許,這種無法理解的神秘讓斯嘉麗更愛艾希禮,而艾希禮這種剋制的態度反而讓斯嘉麗這種從小嬌慣長大、活力四射的人誤會了。
但我一直認為,相似的人彼此間之關係更好,思維與觀念的相似,促使他們產生更少的衝突,並尋找到相似的答案,從而平和地“求同存異”。
因此,與斯嘉麗那樣開朗樂觀的角色相比,代入艾希禮,還是堅強而溫柔的梅蘭妮獲勝了。
真遺憾,比起匂坂真由理,白羽蘇芳似乎更中意花菱立花。
—————————————
5.顛覆神話《猶大福音》
我名字裡的“花蘇芳”,其西洋種被稱為“猶大之樹”。傳聞背叛基督的猶大在這棵樹上吊死,因而得名。
這就是《猶大福音》。
——白羽蘇芳
傳說耶穌最後一次到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猶太教祭司長密謀在夜間逮捕他,卻苦於無人帶路。
此時,耶穌的十二門徒之一猶大向祭司長告密。
逾越節當天,耶穌與十二門徒一同共進最後一次晚餐,並憂鬱地說:“你們中有一人出賣了我!”
這是《新約聖經》中猶大臭名昭著的背叛,也是《最後的晚餐》的創作背景。
![]()
達·芬奇畫作《最後的晚餐》
但在《猶大福音》中,故事則與人們耳熟能詳的版本完全不同。
書中的猶大是唯一真正明白耶穌身份和秘密的門徒,其它十一位門徒則愚昧無知。
因此,只有猶大被神選中,揹負世人的指責,去探索一個偉大而聖潔的新世界。
這本書為傳統基督教帶來徹底的顛覆,教會對其真實性的否定也更加激起人們的好奇。
總而言之,《猶大福音》是一部離經叛道、引人遐想的書籍。
—————————————
6.真假面目《抹大拉的瑪麗亞的生涯》
《抹大拉的瑪麗亞的生涯》指的是真由理同學的名字。
“百合”這種花,在基督教文化圈被作為象徵聖母瑪麗亞的花,備受尊崇。
——白羽蘇芳
《抹大拉的瑪麗亞的生涯》應該是遊戲中虛構的圖書。
但“抹大拉的瑪麗亞”不是虛構的,她是基督教傳說中的人物,和聖母瑪利亞並非同一人。
長久以來,她一直以被耶穌拯救的形象出現在基督教傳說中——向耶穌懺悔,為被釘上十字架的耶穌日夜哀哭祈禱。
但研究聖經與歷史的學者們不滿《聖經》對抹大拉的瑪麗亞隻字片語的描述,於是,他們試圖描繪出這位神秘女子的真面目。
她可能是耶穌在世間最親密的信仰伴侶,也可能是未被正史記載的最得耶穌教誨神髓的門徒……
無論如何,基督教運動被“抹大拉的瑪麗亞”推向了一個嶄新的方向。
—————————————
7.科幻小說《邊境的行星》
厄修拉·勒吉恩寫過一本科幻小說,叫《邊境的行星》。
在這顆行星上,一年大概等於地球上的六十年。
十五年春,十五年夏,十五年秋,十五年冬……
——白羽蘇芳
個人認為,翻譯或許存在錯誤。厄修拉·勒吉恩通常譯名應該是厄休拉·勒古恩(Ursula K. Le Guin)。
厄休拉·勒古恩是科幻、奇幻、女性主義、青少年與兒童文學的女作家,作品約二十部,已於2018年去世,享年88歲。
![]()
小說《Planet of Exile》(邊境的行星)
遊戲中的《邊境的行星》基本沒有信息,但不出意外應該是厄修拉·勒古恩所創作的伊庫盟系列的《Planet of Exile》。
小說中的地球殖民地Landin滯留在Werel,但Werel上的十年如同地球上的六百年。
如此巨大的差異和難以求同的孤獨感使人類聚居地產生巨大的壓力。
而每一個持續十五年的冬天也為地球人帶來了新的鄰居“the humanoid hilfs”(自我人形?)——一個只在殘酷寒流中生存的遊牧民族。
但地球人與“the humanoid hilfs”擁有共同的敵人,他們會聯合?還是被殲滅?
以上是《Planet of Exile》的背景,整個故事都圍繞如此富有想象力且細膩的設定展開。
遺憾的是,國內並未出版,閱讀需要一定的英語水平和動手能力。
—————————————
番外:《呼嘯山莊》與八重垣艾莉卡
承接上文,《呼嘯山莊》主角希斯克利夫(Heathcliff)的名字中包含艾莉卡(Erika)。
那把自己喻為“呼嘯山莊之主”的少女,她吱地轉動輪椅,
“你終於來了,恭候多時。”
![]()
八重垣艾莉卡
天然卷的短髮與水汪汪的杏眼相輔相成,如同一隻狡黠的貓。
縈繞著歐石南般孤獨的氣息,似乎放棄一切的老成,彷彿鏡中的白羽蘇芳。
但她以男性口吻說話,還是令白羽蘇芳驚訝於這“強烈的男性語調”。
我不禁想到《呼嘯山莊》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生性內向,緘默卻又帶有幾分以男性自居的感覺。
她(艾米莉·勃朗特)的性格是獨一無二的。——夏洛蒂·勃朗特
那麼,什麼是艾米莉·勃朗特呢?天才型女作家?英國文學史上“勃朗特三姐妹”?
或許,就是八重垣艾莉卡吧。
擁有《呼嘯山莊》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名字,還擁有與其作者艾米莉相似的性格。
不難得出,八重垣艾莉卡的原型就是艾米莉·勃朗特。
—————————————
結語
其實去年就玩出了《花-春篇》的一個TE。
今年在視覺小說節看到《花》全系列打折,就突然想起自己的《花-春篇》還沒玩出全部結局。
今年的話,目前玩了兩三個小時,才開第三章,最終只能憑藉模糊混亂的記憶寫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了。
再次玩完以後可能會更新《花-春篇》的考據,也可能不會,至於夏篇、秋篇、冬篇,可能遙遙無期了。
當初還是因為看到關於《飄》的對話以及第一次推理才激動地直接推完了。
現在,玩起來感覺缺少熱情,還繼續和白羽蘇芳一樣——擁有某種感同身受的尷尬。
最後,大家快去看《飄》和《呼嘯山莊》!(震聲)
#galgame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