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前頭,我現在都還有點害怕。
不是因為中午做了噩夢,而是看了一部國產民俗恐怖片。
1月6日上線,韓棟、陳紫函、陳國坤主演的《紙人回魂》。
我知道大家想說啥?又來?
現在的國產恐怖片還能看嗎?最後不都是看個寂寞嘛?
的確,“國產恐怖片”結局早已在影壇自成一派。
看了這麼多國產恐怖片,結尾大致可以將其歸為三個類型。
第一種:裝神弄鬼。
最早最經典的恐怖片,幾乎都在這個窠臼中來回打轉,“裝神弄鬼”就像一個萬花筒,不管有什麼劇情,都可以往裡裝。
第二種:人為操作。
無論是院線還是網絡電影,藥物致幻等人為操作已經是眾多國產驚悚片劇情發起的主要誘因。包括但不侷限於動物毒液、有毒蘑菇、特殊植物或氣味等,都能取得讓人陷入幻覺的奇效。
第三種,大夢一場。
很多國產恐怖片,毛骨悚然的故事過後,導演會將這90分鐘歸於一場無聊的“幻想”,一切都是角色大開腦洞。看完後才發現,一切是主角腦子裡自己給自己演戲。
這種套路多了,大眾也就懂了,之後電影院再有國產恐怖片上映,觀眾個個都是看了開頭猜結局專家。
院線恐怖片全面衰落的同時,“網大恐怖片”反而開始大規模興起。觀眾不是傻子,追捧網大恐怖片,是因為其中真的有硬貨。
比如今天,不看不知道,一看卻發現了寶藏。
我願預定《紙人回魂》為今年最好的國產恐怖片,注意,是全年,而且是最好,沒有之一。
只有我這麼想?我看未必。
看數據,該片上線兩小時就登上飆升榜第一,上線11小時,全網熱度第一。
最關鍵的,還是評論。“好看,還很感人”“滿滿的民俗文化貫穿終始,挺好...”“恐怖片的內核充滿溫情,是個很好的故事。”
趁著夜色來臨之前,驚魂未定的我,給大家聊一聊這部電影,時間有限,就說三點:第一,這麼多人捧,這部恐怖片到底有哪些看點,是不是真嚇人?
第二,所謂中式恐怖,民俗傳統之於這部電影,到底是完美融入,還是一出拙劣的亂入?
第三,這部中式恐怖片的內核,到底是什麼?
夕陽已斜照,晝夜正交替,沒時間廢話了,咱們直接入戲!
我們看一部恐怖片,怎樣才能達到“最恐怖”的效果?答案也很簡單,入戲。
一旦你隨著故事主人公身臨其境,恐怖才真的是恐怖。
許多國家的恐怖片為達到這個效果,會採用大量都市傳說或面具殺人狂,但我們不同。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多樣民間風俗,如果要拍恐怖片,不知道有多少天然的素材和拿來就能用的元素。
簡單來說,傳統的民俗,就是拍攝國產恐怖片的天然瑰寶。可惜許多國產片只是蜻蜓點水。
這部《紙人回魂》卻大膽利用了民俗這一特點,並進行了深度挖掘、結合。
比如中國民間一直都有“紙人回魂”一說。
片中20年前的百貴鎮,就發生了件怪事。
20年後的大雨滂沱夜,《消閒報》的民俗記者陸小笙來到陰氣森森、破敗蕭條的百貴鎮,調查一樁二十年前的“紙人回魂”謎案。
一位長者冒著大雨來村口接他,勸他不要去喬家老宅。
記者執意要去,長者只好領著他一路往喬家老宅走,一路說出了老宅的典故:當地傳聞,20年前喬家小姐喬媛媛橫死,卻依靠紙人回魂,害死了自己的父親。
老宅、傳說、黑夜、迷信、女鬼、回魂、紙人……
開場三分鐘,第一波高潮。
片如其名,中式恐怖,更多是從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挖掘內心深處的恐怖之源。這個開場,直接將“不能給活人扎紙人”和“不能給紙人點睛”的紙人行當兩大禁忌點了出來。
而按照民間傳聞,當年劉三把兩大禁忌都給破了。
當年喬家到底發生了什麼?正因為這個問號,驚悚效果也被直接拉滿。
雖然還未到喬家老宅,大雨中的氛圍已經十分詭異,陰氣森森,配上一首空靈悠遠的童聲兒歌《紙娃娃》。
頓時白日發寒,雖然沒發生任何事,觀眾已經就有種不祥的預感,這波氛圍真的滿分。
但真正的恐怖段落,還沒來。
老者警告記者,當年喬家衰落,每一個人都厄運纏身,甚至在裡面住過的人都很倒黴。
陸小笙偏不信,直接住進喬家,長者輕嘆一口氣,轉身離去。
入夜無人,萬籟俱寂,記者在油燈下忍不住打盹,手中的鋼筆不自覺落下。
被驚醒的陸小笙不自覺低頭去撿筆,卻在抬頭的一剎那,不經意撞見了紙人。
再一看,一個黑影彷彿從房中閃過。
“誰?”
陸小笙打著油燈,推開房門,整個人倒吸一口涼氣。
來時空蕩蕩的院子,竟然忽然站滿了紙人。
這一段,電影可謂把紙人道具用到了極致。
這些飄忽不定又神出鬼沒的祭祀用紙人們,無形中就成了影片恐怖氛圍的第一利器。
當一個日常只能任人擺佈的靜物,竟然可以行動起來,甚至猛抬頭對人歪嘴一笑,那視聽刺激,怎一個驚魂攝魄了得。
那如果是整個院子的紙人,全部忽然“活過來”呢?
必須讚一句,此片不同於其他恐怖片慣用一驚一乍的拍攝手法,而是對於鏡頭的運用極為剋制。導演在鏡頭上運用傾斜構圖、明暗對比,陰沉朦朧的打光、角度古怪的攝影、隨著那首《紙娃娃》集體行動的紙人,看得人整一個脊背發寒。
換成你,你說你怕不怕。
但更恐怖的還在後面,被紙人圍在中央的陸小笙,一睜眼一閉眼,忽然物換星移,直接被紙人們綁在院子中央。接下來發生了什麼?不說。
只告訴你你,中式民俗的紙人棺槨做法等元素,到此抵達了一個恐怖氛圍的高潮。我內心直呼好傢伙。
此時,電影剛過了8分鐘,這部《紙人回魂》算是把網大的氣質拿捏得死死的。
我們平時在生活中就能見到的最常見的東西,無疑提升了電影恐怖的真實感,也讓片中的民俗現象和志怪奇事,有了可以依託的現實依據。
接下來,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將要一一登場,宛如一場被迫湊夠人頭的驚悚劇本殺。
入夜,是時候開局了。
2、沉浸:恐怖氛圍的渲染,鏡頭語言的運用,獨具匠心的故事,看過癮了這部電影給我的整體觀感,就是兩個字:沉浸。
彷彿我已經不是在看電影,而是隨著男主回到民國年間的百貴鎮,身邊圍滿了宛若真人的紙人。
從專業的角度來說,《紙人回魂》能把沉浸感做到這個程度,至少做對了三點。
第一,其對電影恐怖氛圍的渲染,將中式恐怖,運用到出神入化。
中式恐怖片對氛圍的渲染要求很高,在這一點上,《紙人回魂》做得相當地道。
恐怖,首先是一種氛圍,而故事中的整個小鎮都被一層灰色霧靄所籠罩,人臉上看不到半點生機,讓觀眾一下就被拉入一種神秘詭譎的氛圍。
導演還大量使用了色調營造氛圍,比如影片中多次出現的紅色,紅色的紙人、大紅的婚服、從鏡頭中凸顯出來,宛如一場唯美的夢魘。
這些與薩滿、紙錢、棺木這些元素結合起來,東方美學內味兒,就出來了。
中式恐怖的詭異感,不一定在恐怖場面中才會產生,在正常的氛圍中行異樣之事,也會讓人覺得心裡發毛。
比如《紙童》篇中的紙紮鋪師傅劉三,被迫為喬家小姐這個大活人做紙人,還專程送到喬家,卻見證了喬家大宅波詭雲譎的儀式,白日裡陰風陣陣,無需jump scare,恐怖氣息從日常中滲出來,已經令人毛骨悚然。
如果用正常的眼光去看,擺設、氛圍上的細節差異就成了恐懼來源。
中式恐怖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民俗恐怖”。
在喬媛媛的送葬隊伍中,劉三又看到了喬媛媛的身影,癲狂之下跑到了亂葬崗,結果遭遇了鬼打牆。
他在迷霧中抓住一個“人“的肩膀問,”大哥,怎麼走出去?“結果那”人“一轉身,卻是一個紙人,一句”你去哪兒“?
直接把劉三嚇得三魂不見七魄,奪路而逃中,卻見眾多紙人密密麻麻圍過來,它們架著劉三就要他給喬媛媛的紙人點上眼睛。
這段戲,觀眾就像在遠處看著這段無聲的對峙,雖然沒有什麼激烈的打鬥,但那種驚悚的恐怖氛圍,已經慢慢擊穿觀眾的心理防線。
這就是典型的中式恐怖。
無處不在的紙人,對民俗的敬畏和彷彿無法打破的宿命。
這些元素組合起來,為《紙人回魂》的氛圍定下了基調。
在整部影片中,還有各種做法、祭奠、抬棺、出殯等等場景,甚至就連某場婚禮,都渲染出了毛骨悚然的現場感。
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視覺元素如紙人、棺材、菩薩像、紅燈籠、繡花鞋等等,物件本身帶中性色彩,並非為了嚇人而被髮明,之所以在電影裡顯得恐怖,也是因為它們會與整個故事聯繫在一起。
西式的詭異感是表層、短暫的,“中式恐怖”更讓人害怕的體驗,則是壓迫感和壓抑感。
光是紙人歪頭一笑的畫面,就已經是我最近最不想晚上回憶起的畫面,妥妥的中式恐怖的後遺症了。
第二,鏡頭語言的秘密。
看電影的時候或許感受不到,其實導演在鏡頭上,動了很多手腳。
導演用了很多嚇人的情節,但並沒有用低級的“jump scare”,更多采用了心理恐怖的手法,電影語言更是用得天馬行空。
給足了那一抹“邪”。
比如開篇陸小笙進入喬府遭遇“紙人”圍攻,上一秒他急迫關門,下一秒他就被綁在木板之上,導演直接一個翻轉運鏡,節奏氛圍拉滿。
又比如最深情動容的“紙妻“篇,在喬家小姐送葬路上被當成瘋子圍毆的男人叫陳國生,本來和喬媛媛的母親小蓮相愛,可是喬老爺仗著有錢有勢,賄賂劉大帥把陳國生抓了壯丁,10年回到百貴鎮時腿已經瘸了,小蓮也過世了。
為了和愛人在一起,他竟然做了一個紙人小蓮,並且和紙人小蓮成親,這場戲,當真將鏡頭語言運用得爐火純青。
一片紅光中,一個瘸腿的活人,艱難地移動著一個紙人三拜天地。
看得我全程手心冒汗。
更絕的是劉三看到陳國生如此頹廢,於是假借古法,讓陳國生以秘術召喚小蓮,如果三天內筷子插入,則小蓮的魂魄回到紙人身上,反之則證明兩人無緣。
這場戲的光影流動間,房中的燈火從亮到滅,又從滅到亮,光影閃過,陳國生顫抖著點燃燭火,已經死去的愛人竟然再現眼前。
這場景不主打一秒的驚嚇。
而是力求後勁徐來的細思極恐——就像黑暗處,腦後的一股涼風。
尤其是一身紅衣靜默無聲的小蓮重現,怕得我近乎暈厥。
還有更絕的,暗夜中阿生找不到小蓮,驚呼中忽然身體被一對手臂抱住,正開心中,忽然小蓮額頭中彈,然後切入阿生在戰場的回憶,這一系列組接鏡頭語言銜接的極妙,清楚交代阿生與小蓮間悲劇的始末。
到了這個篇章結尾,阿生復仇,驚悚的畫面與輕柔的平彈小調音樂形成對比,讓人從心底感到毛骨悚然。
就是一句話,嚇人啊!
國產恐怖片我也看過不少,恐怖氛圍被渲染地這麼完美,驚嚇點這麼密集,且把恐怖尺度拿捏得這麼準確的國產恐怖片,可真是不多。
恐怖,自然也就是一部恐怖片質量的基本盤。
第三,細節鋪陳頗多,故事完整有嚼勁。
《紙人回魂》並非為了嚇人而嚇人,它有一個極其完整的故事,如同抽絲撥筍。
看到最後你會想說,幾層故事,到底哪個版本是真,哪個是假?
對,這是一個羅生門式的敘述——不過套了層紙人皮。
全片四個章節,“紙童”“紙祭”“紙妻”和“紙夢”,人物還是那些人物,甚至同樣的場景也出現在不同段落裡。
但故事卻一直在巧妙掩蓋著角色的真實目的、背景,甚至是善惡。
而整個故事,則是一次“扒皮”的過程。
在故事開場,作祟的是紙人,始作俑者是破了行業禁忌的劉三,阿生是被所有人看不起的瘋瘋癲癲的落魄人。
當陸小笙趕到蓮生紙紮鋪,劉三早就去世,從他的女徒弟南裳那裡,卻聽到了截然不同版本的故事。
然而南裳每講述一個版本,都會被記者用有力的證據推翻,讓劇情發生一波接一波反轉,每次似乎講圓了,但不同角度、不同當事人的演繹,又會把故事打碎重組。
比如劉三在喬府看到了活著的喬媛媛被綁著,法師正在進行一個奇怪的祭祀,烈火燃燒了紙人和活著的喬媛媛!
以及在喬媛媛的送葬路上遇到阿生,他還隨身帶著一個紙人。
同樣的場景,卻隨著整個故事真相大白,顯示出截然不同的意義。
整個故事雖然曲折婉轉,卻“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尤其是最後謎底的真相呈現,更是“神來之筆”。
整個故事由兩個核心人物和一個核心事物串聯起來,貫穿全片,直到最後一刻主題昇華的時候,所有隱藏細節才全部拋出。
比如,陳國生與紙妻相濡以沫、生死與共的愛情。
又比如喬媛媛姐弟真摯的姐弟情。
看到最後才發現,當年的“紙人回魂案”,沒有不同版本,而是三位角色在當時的經歷,串起來的前因後果,卻構成了恐怖、驚悚、愛情、懸疑等多個故事。
劇情反轉層層遞推,讓人從入戲進階到有了強烈的“沉浸感”,到最後恐怖已經不重要了,觀眾真正揪心的,其實是人物的命運。
“紙人回魂”傳說背後,其實都是人。
人,為了守護自己最愛的人,做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事,變成了傳說。
在我們中國人的民俗裡,紙人祭祀,本來乃是乃是寄託我們對故去親人的哀思,卻因多年口口相傳的民間詭異傳說,變成了民間怪談。
故事讓人不自覺想要跟著主角,想看看這些怪談到底有多怪。想看看這些怪談背後,又有多少人心生邪念。
到最後,人,鬼。實現了某種意味上的互換。
而這樣的處理,算是既昇華了人性刻畫,也像是一個循環。
細節對應細節。
片尾彩蛋將片頭串起,才終於將整個故事的邏輯縫合:
開場迎接記者的長者,其實是當年調查案件的警長,而他和這位膽大包天的記者,也絕非初次見面,而是老相識,甚至可以說,他對這位年輕人的命運,有著再造之恩。
立意回到立意。
世上本無鬼。
皮囊之下的人心,才是真正黑白難辨的鬼蜮伎倆。但這也是此片動容之處,最打動人心的 ,也是人心。
最後大結局,不再劇透,好電影還得自己看。
只想說,除卻恐怖元素,它真正做到了很多院線片都做不好的事:講好一個故事。
3、韓棟眼神有戲,陳紫函自帶疑雲,陳國坤令人驚喜,這陣容太頂了《紙人回魂》除了故事給力之外,演員陣容也堪稱豪華。有韓棟、陳紫函、陳國坤等。這幾位演員,無論是年輕演員,還是老戲骨實力派,都為我們奉獻了精彩的演繹。
韓棟飾演的記者,主要戲份都在調查問話,看起來不好演,但是其角色把握以及面部表情都十分到位。
尤其是和陳紫函的對手戲,只要眉頭一鎖,就能帶出戲味。
飾演“瘋子”陳國生的張皓然,在俊朗書生、戰場士兵和落魄瘋人之間不斷變換,將國生與小蓮之間純美但悲劇的 “詭異愛情故事”,演到催人淚下,一個活人娶一個紙人,怎麼聽都覺得不可思議。
可是看到最後,觀眾記住的卻是明代唐寅的《一剪梅》中的詩句“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張皓然演得太好了。
陳紫函飾演的紙紮店老闆,扮相極美,表面冷若冰霜,實則情緒暗藏,
尤其最後一場和弟弟相認的戲,完全展現出一位實力派的演技,這才是炸裂演技啊。
不過最驚喜的,還是陳國坤。
開場導演拍他的時候,大都是特寫+仰鏡。特寫本就能帶來壓迫感,而仰鏡則表現出角色的神秘感。
這個角色戲份不多,但卻是串聯整部戲的關鍵角色,開場收場都是他,而陳國坤將角色拿捏遊刃有餘,遠超《少林足球》和《李小龍傳奇》給觀眾的印象。
尤其是最後那句結案臺詞。“沒有兇手,是紙人殺的人。”一句對白後面,是厚重的人情。
最後值得一讚的還有影片的道具組,把紙人扎得有血有肉,做得猶如有真人一般鮮活,成為本片最特殊的“演員”。
4、觀感:為什麼一部恐怖片結尾看得人流眼淚?《紙人回魂》雖然是一部恐怖驚悚片,但其內核是極其沉重的。
但影片打動人,首先是故事精彩。
近些年的國產恐怖片,要麼是不恐怖,要麼就是開頭恐怖最後看了個寂寞。但是,這部完全不一樣,全片看下來,沒有精神病患者的臆想,沒有迷藥致人意識錯亂,有的只是層層反轉的故事背後,人性的光輝和幽暗。
傳說中的“紙人”,看起來是貫穿整件事情的核心,但故事其實是透過民俗,試圖看清貫穿封建社會的可怕。
恐怖的內核都是如此,所謂“鬼”,即便世界上真的存在,也遠遠不如人可怕。
這所謂的“鬼”,有時候是倫理綱常,有時候是封建迷信。故事中小蓮為了孩子逃離不了喬家,喬媛媛為了弟弟喬桐隱姓埋名,喬桐為了姐姐喬媛媛犯下“弒父”之罪。而這一切的罪惡根源都來自於喬安的那句“我喬家香火不能斷。”
簡直是可悲可笑。
雖然封建人心可怕,但深埋在中國人骨子裡的傳統,又是如此可敬。
看到最後觀眾才發現,這不僅是一個愛情故事,更是一個“趙氏孤兒”的故事,陳國生與劉三,一個被世人看作瘋癲,一個是身處底層的紙紮師傅,但面對喬老爺宛如深淵般的壓迫,兩人未曾低頭,面對從喬老爺手中救下喬媛媛的千難萬險,兩兄弟從未曾退縮,最後一個留下頂罪,一個帶著孩子隱姓埋名。
雖然是恐怖片,但這卻是真正的義士。
這也是《紙人回魂》這部網絡恐怖電影難得的深度。
它不僅跳出了這種創作套路,恐怖情節和驚悚氛圍渲染得很好。
更為國產恐怖片打開了新的思路,故事主題是封建規則壓迫下關於人的悲劇。但故事反轉到最後,卻又給人無窮的希望。
我尤其喜歡全片的結尾,故事千迴百轉多次反轉後,真正的真相原來近在眼前,中式恐怖片,傳統民俗隱藏的難以逃脫的恐懼,才是最大的恐懼。
而恐怖故事不是這部電影的全部,只是開胃菜而已。披著中式恐怖外衣下的人間百態,才是“紙人”之下的東西。
無論是驚悚滿滿的氛圍營造,離奇曲折又動人的劇情,還是這樣的立意,都能感受到太多的用心與誠意,中國人拍的恐怖片,就要從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挖掘內心深處的恐怖之源和破題之道。
影片最後一句臺詞,點名了“不能給紙人點睛”禁忌背後的原因,可以說讓整部影片豁然開朗:
“行裡的規矩,紙人不點睛,不是怕引鬼上身,怕的是,生者將過多的哀思,寄託在紙人身上,傷心過度……可今日,只有點睛回魂,才能將一切真相,隱藏在謠言之中。”
紙人回魂是假,封建迷信是假,但悲劇是真的,斬不斷的人間真情也是真的。
當喬媛媛時隔多認出眼前這個記者就是自己弟弟喬桐,淚流面滿穿梭在人群找尋他的身影,兩個人隔岸相望,鏡頭轉換,彷彿回到二十年前,姐弟倆在同樣的地點隔岸相望,相約一起放紙鳶。
這一刻影片的境界超越了大多數原先恐怖片——原來中式恐怖片拍到最後,拍的還是中國人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