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剋制與內斂”
影片故事原型是1988年日本東京西巢鴨棄嬰事件。 1988年夏天,有警員接到一個房東報警,稱有套公寓缺欠租金多月,而且找不到大人,只有小孩。
上門查訪發現,只有一個14歲大的男孩、兩個分別7歲與3歲的女孩,共三個孩子,在這個沒有瓦斯沒有電、垃圾場一般、散發惡臭的公寓裡相依為命。在公寓的壁櫥裡發現一具已經化為白骨的只有幾個月大的嬰兒屍體。而且還有一個最小的2歲女孩是被長子與其朋友暴力虐待致死,被拋屍山野。
這是一件極其惡劣的社會事件,若完全按照其故事原型拍攝,電影可能會顯得驚悚,甚至帶點獵奇。但顯然是枝裕和沒有這麼做,他對原型故事有著很大的改編,他沒有直接去描寫人性的罪惡,沒有刻意去渲染悲傷的氛圍。反而,他拍得剋制而又內斂,他並非只是想讓觀眾產生同情、憎惡等情緒,更準確的講,他不想讓你像觀看某則頭條那樣看著這群孩子,他想讓你平視著看待他們,他想著告訴你,母親在拋棄他們之前,也曾給他們帶來過快樂時光,長子也是被妹妹稱為溫柔的人,他們並非看到的都是地獄般的景象。
在是枝裕和的自傳中,他說道:“他們的生活中,有與物質上的富足不同的“豐富性”。兄妹間共同分享喜悅與悲傷,也擁有隻屬於他們的成長和希望。如果是這樣,我們要做的並不是站在公寓之外講述“地獄”的殘酷,而是去想象在被切斷電源的房子內,孩子們是如何體會著這份豐富性,之後又是如何失去它的。”
“內在的演技”
是枝裕和在自傳中提到選擇一個演員,能說出來的理由都是事後找的,關鍵在於是否一見到這個人,便有“就是他了”的念頭。根據這個原則,是枝裕和一眼相中了有著銳利眼神的柳樂優彌,連試鏡都沒有,直接定下了由他飾演本片主角。
接下來,就是去指導孩子如何表演了。首先,是枝裕和先讓四個孩子熟絡起來,在相處的期間,他漸漸知道了四個小演員的各自的喜好、平時的穿著、吃飯的樣子等,每一個細節後來都反映在了劇本上。
在正式開拍的時候,是枝裕和並沒有設置具體場景下的劇本,而是採用口述臺詞的方法,柳樂優彌經常在臺詞中加入情感,但是人們一般不會這樣講話。為了克服這個難題,是枝裕和會讓他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表演,在拍攝的時候也不會詢問他“如果是你的話,會怎麼想”,也沒有偷拍。或許正是這樣引發其“內在的演技”。
這樣的方法也得到戛納評委的青睞,這部電影讓主演柳樂優彌在14歲的年紀成為了有史以來最為年輕的影帝。
“人情冷漠的社會”
故事的原型發生在1988年,那時,日本社會蓬勃發展,在同期,超越前蘇聯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超越美國,成為一個高度繁榮的國家,在那時的日本民眾似乎都有著能追求幸福的能力。
在電影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長子指責母親自私,母親反駁道:“你怎麼能這麼說呢,你父親才最自私,跑得無影無蹤,難道我不能獲得自己的幸福嗎?”
這位母親也曾是受害者,她被第一位丈夫欺騙,生下長子後,才得知男方一直以來都是與她假結婚,捲走她在父母那裡得到的20萬日元跑了。自己一個人帶著長子輾轉流離,又遇到幾位男人,妄圖用生下他們的孩子這種愚蠢的方法挽留住他們。到頭來,自己仍然一個人,辛苦拉扯著孩子們長大,最終,她為了和情人同居,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拋棄了他們。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講,這起事件無疑是拋棄孩子們的母親和那些不負責任的父親們的責任。可真的只有這樣嗎?
為何在母親拋棄他們半年後,房東才因拖欠租金而報警,為何穿著破爛的衣服的長子去憑著僅剩錢去買食物,卻無人注意到。他們明明住在東京這樣人口千萬的大都市,他們明明也會去熙熙攘攘的街區,可為何他們的故事無人知曉?
或許這個人情冷漠的社會才是最大的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