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異世界作品的社會背景是中世紀+魔法體系,《葬送的芙莉蓮》也不例外。中世紀的因素主要體現在科學技術水平和社會組織形式這兩個方面。
科學的相對落後造就的是一般平民的弱小,他們在遭遇危險的時候無法快速同他人取得聯繫,也無法使用步槍對魔物造成火力壓制。另外,人們因停留在中世紀水平的科技的落後生產力而沒有過分改變自然,未遭到工業改造的野外成為了牛鬼蛇神發展的溫床。
有槍就不需要魔法了
社會組織形式則通過大城市+小村落以及貴族——平民體系(筆者自己胡亂取的名字,湊合湊合)的方式展現,由於交通的不便捷、魔物的頻繁侵擾和經濟的相對封閉性,每個人類定居點都多少會面對僅靠他們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
以上的所有,為“勇者”提供了必要的存在理由和動機。
希望
在這漫長旅途中
截取出的一節
辛美爾一行人正是符合上述“勇者”定義的一行人,他們穿梭於大小城市村落,儘可能給予無論貴族還是平民們幫助。在印象之中,辛美爾是一位相當熱情友善的小夥,但同時也有著臭美和其他一些壞習慣。這時,辛美爾不僅是客觀地活在現實中,他也主觀地活在人們的心中,而這些活在人心中的辛美爾或許是片面的、靜止的,但至少是基於名為現實的第一手資料的。
看,活著的辛美爾
然而此地終究是不可久留,很快他們一行就又踏上討伐魔王的旅途——這便是勇者辛美爾的“第一次死亡”,帶有希望的死亡。這裡是將離別定義為了“死亡”:在交流交通落後的時代,離別前的見面可能就是兩人這一生的最後一次交流,這麼看來,“再也無法交流,永遠無法回應”不是死亡又是什麼呢?然而概率再小也仍存有機會,離別后辛美爾在客觀上生死未定主觀上活在心中,這就意味著“再次見面”是有希望的。
哪怕概率再小,哪怕危機再大,萬一,萬一……
絕望
故事就此落幕
勇者眠入大地
唯有平靜的日常
殘留於此
時間無情流逝
讓人忘卻一切
就連曾經活過的軌跡
也逐漸附上鏽斑
在魯迅的《立論》中有這麼一個故事:一人說一個滿月的孩子將來是要死的,結果遭到大家合力的痛打。然而此人說的是絕對會發生的客觀事實。壽命論與終老是懸在絕大多數生物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也是絕大部分作者在作品中沒有續寫的故事。
但是,在打敗魔王的幾十年後,辛美爾死了。這次的死亡不具有離別時的那般希望,它帶給人們的是絕對的絕望:勇者永遠閉上了雙眼,不再有也不可能再有一絲生機活力,他的存在已經從客觀上被徹底抹除。
然而終究有人會記得他,辛美爾會以故事、歌謠、記憶等形式活在人們的主觀中,因此他還活在大家的心中。
哪怕故事完結,哪怕附上鏽斑,可是,可是……
失望
狂風總有一日
會帶走你的勇氣
可縱使你從所有人的記憶中消失
可是,你還記得上週二的早飯是什麼嗎?可是,人可以什麼都記住嗎?
在複雜情感的影響下,辛美爾的存在感會在人們心中達到一個極大值,但隨著人們逐漸接受“辛美爾死亡“的事實,有關他的情感和記憶便會在日常生活和時間的沖刷下逐漸淡化。或許會有少數幾人會一生牢記辛美爾,辛美爾也會活過他們的一生,然而他們自己也同樣面臨壽命論的難題。也就是說,繼辛美爾的客觀死亡後,他的主觀死亡也在不斷逼近。
這類死亡已經擺脫了希望和絕望的情感色彩,人們失去了對辛美爾所有的“望”——所有人都遺忘了。
什麼是真正的死亡?是在一個人客觀死亡時就到來的嗎?並不是。應當是一個人的主觀形象在人們心中徹底湮滅的時候。正如《尋夢環遊記》中提到“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以及《海賊王》中“人真正的死亡,是被世人遺忘的時候”。
當所有人徹底忘記勇者消滅魔王的史詩,或者將其高高捧起而當作神秘的傳說時,辛美爾真正的死亡就到來了。
雖然故事很精彩,雖然令人難以忘懷,然而,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