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長大越難快樂?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5-15 01:13:50 作者:田園犬 Language

hi~這裡是田園犬本期我們來探究一下,為啥越長大玩遊戲越難快樂啦?

伴隨著年紀的增長,許多人也發現了現在玩遊戲好象,沒有小時候容易快樂了,而這種現象的背後則涉及到的學問還是蠻多的。

有科學家就研究過,多巴胺分泌系統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年下降。青少年時玩遊戲可釋放50——100%的多巴胺,而三十歲之後玩遊戲分泌的多巴胺僅20——30%遠遠低於青年時期。

兒童在遊玩《超級馬里奧》吃到金幣時會開心到大聲尖叫,但成年人遊玩《暗黑破壞神》一般都是面無表情重複的刷裝備。據暴雪娛樂數據表示,18-24歲的玩家對與稀有道具的興奮程度都遠遠大於35歲以上的“老玩家”,差距甚至可以高達3.2倍左右。

為什麼越長大越難快樂?-第0張

10歲通關《超級馬里奧》即使是簡單模式也能成就感滿滿。

20歲則需要《只狼》《CS2》《黑神話悟空》這類高難度的戰鬥性遊戲或者FPS遊戲才能感到快感。

30歲即使經歷重重險阻通關了《艾爾登法環》快樂感也遠低於10——25歲的時候。

在此之前劍橋大學研究發現,大部分的成年玩家在玩遊戲時的“心流狀態”(注意力完全集中於當前任務,排除外界干擾)相比青少年來說要整整要少42%,且觸發難度更高。

為什麼越長大越難快樂?-第1張

12歲時一整天都在玩《我的世界》也可以做到不知疲倦,要不是媽媽叫吃飯,根本就不知道已經玩一天了。

30歲時即使剛打兩三把的《CS2》就感覺時間已經過去很長了,是不是該做飯了。

隨著年紀的增加,對於時間流失的感知,也變得越來越敏感。

之前steam調研數據顯示,25歲以上的玩家平均單次的遊戲時長,相比18歲已下的要少67%,而且43%會邊玩邊想著工作,或現實生活中的事情,根本就不能完全投入到遊戲中。

為什麼越長大越難快樂?-第2張

青少年的時候在《魔獸世界》拿下首殺可以在服務器裡炫耀數月,如今就算是《原神》抽到五星角色,在社交媒體上也只會獲得幾分鐘關注。(虛擬成就貶值現象)某直播平臺數據展示,30歲以上的主播互動內容對比,年輕主播來說要下降58%,遠遠低於年輕主播。

對比青年玩家,成年玩家很容易將職場思維帶入到遊戲裡(效率思維帶入遊戲),比如《星露穀物語》玩家:

青少年玩家喜歡釣魚帶來的隨機和不確定性。

成年玩家則會偏向攻略裡面種植效率更高的方案,效率永遠放在第一位。

為什麼越長大越難快樂?-第3張

小的時候通過遊戲來補償顯示中的社交不足,成年之後遊戲社交反而成了提心現實中社交的不足。(情感代償功能減弱)

案例:某35歲程序員在《最終幻想14》裡獲得一件頂級裝備後,因為“虛擬成就不能改善現實生活中的車貸房貸的壓力”從而產生了壓抑的情緒。

這種現象心理學家稱之為“數字成就空洞化”。

為什麼越長大越難快樂?-第4張

除上面說到的個人因素意外還有,遊戲廠商設計語言的差異,從經典遊戲《俄羅斯方塊》的及時反饋的快感,到現在的《死亡擱淺》的延遲滿足感反饋。

為什麼越長大越難快樂?-第5張

某調查機構展示過,85後的玩家對《密特羅德》類型的對於地圖探索的耐受程度,要比00後的玩家遠遠超出3倍之多,但對於《Among Us》推理性和社交性較強的遊戲來說,投入又比00後低40%。

為什麼越長大越難快樂?-第6張

緩解方案的實證研究

1.選擇:

MIT媒體實驗室建議成年玩家儘量選擇,roguelike之類的遊戲,(如《哈迪斯》),這類遊戲的短週期的正反饋更貼合成年人的注意力模式。

2.社交:

加州大學在2023年做過一個研究,加入同齡人的遊戲工會,可以使遊戲快樂的程度增加27%。

3.管理:

此前任天堂的“遊戲健康系統”數據展示了,每天只玩1.5個小時的玩家比無限制的玩家滿足感要高35%。

對於遊戲中快樂衰減是人類發展必要面對的適應性的挑戰,瞭解運行的機制可以幫助我們在數字化的時代,更好平衡虛擬和現實。還有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成年人轉型為遊戲創作者或遊戲鑑賞者,能夠建立起更為高級的互動快樂,這也象徵的表示了快樂形式的轉化並非消失,還可以以另一種方式再次出現。

為什麼越長大越難快樂?-第7張

上面就是田園犬和大家一起探討的話題,有沒有說中你的呢?對此你是怎麼解決的呢?一起來分享一下吧。

本篇就到這裡啦!這裡是田園犬,我們下期再見!baibai~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田園犬 原創
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