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商業副總裁劉傑昨日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對今年新能源車市場作出判斷。
劉傑稱,“20 萬元以上的新能源市場,我們判斷到今年年底會有特別清晰的頭部三強,他們甚至會佔到 70% 的份額。”至於這三強究竟為何者,劉傑表示,“頭部三強中,我們和問界肯定在這裡面。”
![【愛車基地】理想汽車商業副總裁劉傑:20 萬元以上新能源車三強必有理想、問界-第0張](https://imgheybox.max-c.com/web/2024/03/03/290e3452892e45b6e3264afcee31e9bc/thumb.jpeg)
劉傑認為,頭部企業間的競爭會長期存在,對市場來說良性且必要。理想汽車現處於 20 萬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其規模去年約為 260 萬輛,新能源滲透率約四成。預計今年,市場規模會達到 350 萬輛,滲透率將過半,增量空間巨大。
![【愛車基地】理想汽車商業副總裁劉傑:20 萬元以上新能源車三強必有理想、問界-第1張](https://imgheybox.max-c.com/web/2024/03/03/a6a9b17f58183406d6ee6e27f6ff8937/thumb.jpeg)
據此前報道,在剛剛過去的 2 月裡,理想汽車交付 20251 輛同比增長 21.8%,問界則達到 21142 輛並蟬聯新勢力品牌銷量冠軍。
據“晚點 Auto”今年初報道,在理想汽車內部,很多員工之間存在這樣的共識 —— 今年是理想跟華為的主戰場。
報道引述多位理想汽車內部人士的說法稱,理想第一款純電動汽車 MEGA 原計劃去年 12 月上市,但在問界 M9 公佈上市時間之後推遲了。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理想打算修改 MEGA 的座椅配置,另一方面是因為 M9 先發布,MEGA 可參考其定價,具有“後發優勢”。
理想汽車 CEO 李想曾在去年 11 月的財報電話會議期間表示,面對華為,理想汽車管理層有著統一的認知:80% 是學習,20% 是表示尊敬,零抱怨。
我們作為一家初創企業,能夠在邁入 1000 億收入規模時,遇到這樣一個曾做過近萬億收入的可以學習的榜樣,我們還是非常敬佩、興奮的,這是我們真實的心態。
同樣是去年 11 月,華為、小鵬“AEB 之爭”一度引起車圈、科技圈熱議,理想當時則選擇了“低調”。李想也在微博評論區回覆網友對於此事的評論,“不和華為吵架,實在是吵不過呀。”
![【愛車基地】理想汽車商業副總裁劉傑:20 萬元以上新能源車三強必有理想、問界-第2張](https://imgheybox.max-c.com/web/2024/03/03/67cb9e4211b0e6ab9af6b0728ed8bdb6/thumb.png)
文章來源: IT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