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遊戲吃癟的時候,你會想起傷害自己的人嗎?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2-26 20:48:07 作者:化身伊陸 Language

友情提示,本文前半段附圖包含老頭環前期BOSS“惡兆妖鬼瑪爾基特”的戰鬥場景,可能涉及到少量劇透。已做防劇透摺疊處理,不希望破壞任何驚喜的玩家可放心閱讀。
在敲下這篇文章之前,我已經和惡兆咕嚕僵持了起碼4個小時。‘期間我無數次陷入極為糟糕的情緒狀態中,三不五時氣血上湧。
最開始,這或許是因為反覆失敗而感到沮喪,或者對自己在戰鬥中的錯誤決定感到懊惱,但隨著死亡次數的增加,對BOSS出招規律愈發熟悉、已經可以靠一些“肌肉記憶”來應對戰鬥以後,這些情緒的來路就發生了變化。

瑪爾基特的身影和出招,赫然都是一些糟心回憶的具象化。
不知道這算不算是某種“思維的魔術”,在遊戲裡吃癟的時候,包括我在內的一些人,總能精準地聯想起一些無法釋懷的過往經歷(沒什麼道理)。這些事情有大有小,但想起的時候,都像是“昨天才發生的事情”一樣新鮮。漸漸地與BOSS的戰鬥變成了與回憶的戰鬥,一旦失敗就開始想一些遊戲之外的事情,最後兩種心情糾纏在一起,已經分辨不出“對BOSS”和“對回憶”的兩股火氣是哪一個先燃起來的了。
這種無端聯想成功影響到了我的遊戲體驗——第一次被這個BOSS打死的時候,他的血條還剩下百分之5。但四個小時後,當我第N次被它打死的時候,他的血條卻只被削到了百分之50左右。
有時甚至半血都沒削到。

有時甚至半血都沒削到。

這種事不是從今天才開始的,在過去遊玩魂系列、《血源》、《仁王》等遊戲的過程中,這種心境都如影隨形,可以說在遊玩這些會反覆去世的作品時,我都會頂上一些額外的壓力。越失敗心情越差,心情越差越心不在焉,失誤也開始增多,這並不是享受遊戲的健康方式——再說就算成功打過了,這些糟心事也不會就此被忘在腦後,等到下次卡關的時候,說不定還會突然闖進腦海中。想象中“打敗了BOSS就打敗了心魔”的理想化劇情並不會發生,你的理性會一直提醒你“不不不,這件事還是存在的,你只能接受它。”
其實,給玩遊戲這個行為蒙上這樣一個不屬於它的色彩,本身就很不妥。我也很擔心自己在這個過程中變得不可理喻。所以我最終決定,哪些回憶糟心,就向哪些回憶邁出釋懷的第一步。說到底,雖然許多事情的結果無法改變,但我們依舊可以想辦法軟化它在我們腦海中那些銳利的部分。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放下手柄開始寫這篇文章,並想要發在機核——也就是今天存在感最高的一段回憶發生的地方。
2019年,我在機核發布了一篇有關《生化危機2 重製版》劇情編排的文章,在文中我儘可能地用直觀的例子、兩個版本的對比,以及用同系列《生化危機1》的劇情編排來說明:為什麼我覺得重製版二代的劇本設計非常糟糕。
但在文章發佈以後,評論區中有很多反對者直接無視了我在文章中舉出的每一個具體的用於佐證自己觀點的例子,也完全忽略我對重製版二代感到遺憾、失望的真正原因,而直接將我打成一個“雞蛋裡挑骨頭的槓精”。更有甚者從更大格局入手,指責我的文章會影響到遊戲銷量,因為我“只說了缺點而沒有說優點”。
在這件事結束之後,我有很久沒有重新打開過這篇文章,因為我陷入了自我懷疑,我擔心他們說的是對的,我擔心我的文章真的寫得一團亂麻,什麼都沒說清楚,以至於會被人這樣誤解。
也許您看到這裡會說“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你以前都生活在象牙塔裡嗎?你沒被人批評過嗎?”
不,我當然不是第一次作為表達者被人誤解和攻擊。由於我工作的關係,我用心演繹的一個角色在公佈之初曾收到鋪天蓋地的差評,而我所熱愛的這項工作也有很長一段時間被人用“譯製腔”、“播音腔”等刻板印象一棒子打翻。但這些都沒有像這篇文章一樣讓我感到憋悶,因為角色也好、工作也好,大家都有權就自己的好惡發表看法——哪怕有些看法你並不同意,但依然要感激這些看法的存在。
但這篇文章不同,因為作為一個表達者,在我清晰地說出了一個如同“1+1等於2”的客觀事實的前提下,卻被人無視這一前提直接扣上帽子問我“居心何在”,這種體驗是非常糟糕的。
真正讓我崩潰的,是這樣的兩串討論。
一串,是一位用戶在和我進行了不下五千字的討論之後,終於聽懂了我原文中就已經說明白了的內容,浪費了我們大量的時間。
另一串,是在我被搞到心態以至於帶著情緒討論的時候,對方直接給我扔下了一句:
我對這類經歷的感想——這事不止發生過一次

我對這類經歷的感想——這事不止發生過一次

我無法釋懷,因為我沒有隻輸出情緒,我沒有扣帽子,甚至是扣了帽子的那一方。
我無法釋懷,因為我雖然的確感到憤怒,但沒有因為自己的情緒而放棄就事論事。
我無法釋懷,因為我不是他說的那樣的人。
於是在不久之後,我抱著解開心結的想法,向第二串討論的當事人發了一篇誠懇的私信,對方也非常有誠意地向我表達了歉意,並解釋了他當時的心路變化。終於,我們開始從對立的雙方,變成了可以站在對方角度換位思考、或者說理解對方行為的“可以交流的人”。
越是微不足道、雞毛蒜皮的小事,越是容易將人噎住。雖然這種憋悶感完全不至於令人發瘋或性情大變,但一旦想起,就足以輕鬆地毀掉當下的好心情。或許當下的時代,人們確實會更容易受傷,而這種“易受傷”的感性在旁人看來是非常不可理喻乃至“矯情”的。
所以,我很感激自己能夠認真地想要解開這個心結——不去逃避它,也不是私下裡黑屁,而是在當下,當場,對著可能看到的那些當事人,誠實地說出:我覺得我被傷害到了,這件事對我實實在在造成了影響,因此我很在意這件事,我也不為此感到丟臉。
如果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也有著同樣的困擾,也希望你能接受自己有著這樣一個“在意糟心的回憶”的一面,然後設法讓它經過內心,留下一些感悟之後安然離開吧。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