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之子》——华丽的反叛与深沉的内涵(2)立意


3楼猫 发布时间:2023-04-29 09:49:48 作者:沈某人2023 Language

在帆高眼中,社会对于阳菜的伤害无处不在。

        她被汉堡店解雇,不得不同意从事非法工作。她是为公司祈祷晴天后电视台的报道,阳菜无法从事喜爱的工作。而那些所谓“会使人开心”的工作正逐步地令阳菜消失。深夜警察来到阳菜家中,进行制度的管理,阳菜诉说着“我们没有给任何人添麻烦”。最终阳菜选择牺牲自己,令东京释放晴天。

        社会对于阳菜的伤害令帆高痛苦,他迫切的想要离开,幻想与阳菜、小凪共同生活,永不分开。但阳菜的消失与警察的破门而入击碎了帆高的幻想,明亮的晴天、刺眼的阳光提醒他这是一个没有阳菜的世界,是一个不能宽容他的世界,是一个失去理想的世界。帆高一时不能接受,直到在警察局才清醒意识,选择亲手追回阳菜。

        帆高对于阳菜的感情中或许包含了一丝丝的占有欲,绝不允许世界伤害她,不能接受她为世界做出的所谓的“牺牲”。影片中帆高得到的枪,是东京警察行动失误的结果,但警察仍旧选择强硬暴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没有对帆高或是社会的内疚与忏悔。祈求晴天的民众可以代表东京,东京不断地向阳菜索取,却又扼杀了帆高与阳菜的出路。在帆高的眼中,即便阳菜消失后,东京依旧冷漠,没有任何对阳菜的宽容与感激。

        非常讽刺的是,帆高只有在代表上层社会的高塔上才能感受到东京的美好。随后也正是上层社会令阳菜失去了工作的机会。帆高身上“反叛者”的标签愈发浓厚,最终做出的选择也就不难理解了。更何况东京的雨不是阳菜导致的,更不是帆高这样的一个“外来者”能决定的。

《天气之子》——华丽的反叛与深沉的内涵(2)立意-第0张

沐浴在阳光下的东京

        我想这或许是《天气之子》的评论带有两极分化倾向的原因,影片在情节安排上将感情线附着于隐藏的社会批判中,只有得到内在逻辑的支撑,表层的逻辑才能够完整。

 

个体与社会的对立

        在影片中帆高逐步与社会剥离。东京的天气在他到来之处即为阴雨,与他的心境极为相似。他努力地寻找工作,试图融入东京,却四处碰壁,大雨加重了他自身的阴霾。直到他在遇到阳菜后,东京才逐步显出阳光,也就是说阳菜就是帆高的阳光。直到阳菜选择因东京而消失,阳光开始变得令帆高刺眼。天气带给帆高感受的变化显示着他与社会的剥离,从一个积极融入社会的人变成了想要不顾一切逃离社会的反叛者。

《天气之子》——华丽的反叛与深沉的内涵(2)立意-第1张

刺眼的阳光

        “枪”这个元素两次被使用。第一次是反抗社会流氓,是对社会压抑环境的反抗。第二次是反抗警察,是对社会制度层面的反抗。从两次反抗的转变是新海诚从下到上对东京社会的批判,有时反抗并非自愿,而是被逼无奈。

 

生态之灾

        在《天气之子》之前,新海诚作品的“天气”更多的是“背景板”,作为媒介传递情感与讲述故事,。而《天气之子》不同之处在于“天气”不再单一地作为背景板,更多地是成为延伸背景故事的存在。电影中的“天气”成为了未知的生态环境,类似下雨(变成了鱼)等活动则是与人类世界进行交流的过程,在帆高进入“天气”世界后,能够看到风暴是类似生物的存在。此时,“天气”这种自然现象成为了与人类同等具有生命的存在。新海诚将“天气”的情绪变化反映到了阳菜身上,普通民众习惯向阳菜索取,支付着微薄的报酬却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后,统治阶层以制度为由掠夺阳菜的生活空间。人类对阳菜的伤害折射着自然受到的破坏,充满了随意性、不可逆性。因而自然选择降下暴雨,帆高选择令人类承担相应的后果。

《天气之子》——华丽的反叛与深沉的内涵(2)立意-第2张

大雨对东京的伤害

 

世界系

        世界系作品,是以主人公为中心来影响世界命运的一类故事体系。在《天气之子》中的“世界”即为东京。“世界系”遵循相遇、相识、分离、追寻的合-离这一叙事模式。为体现出少年对恋人的“追寻”。影片中帆高跑向废弃大楼去寻找阳菜的场面是“世界系”作品的一个典型场景,通过少年的奔跑展示他内心的勇气。阳菜作为一个带有巫女属性的女主,需要承担起“救世主”的能力,而帆高具有拯救阳菜的能力。

《天气之子》——华丽的反叛与深沉的内涵(2)立意-第3张

奋力奔跑的帆高

        将晴天的东京看做“旧世界”,下雨的东京看做“新世界”,帆高拯救阳菜的行为宣告着他与旧世界的决裂。通过新海诚镜头的展示,“旧世界”对于帆高来说充满冷漠与敌意,“新世界”相对美好。“旧世界”转向“新世界”的东京重现了两百年前的地理环境,人类经历了从服从自然到征服自然,再到融入自然,形成了灾难与治愈并存的环境。

 

对“现代化”的思考

         影片中的东京带有“现代化”的困境,正处于“现代的铁笼”,也就是马克思·韦伯讲到的理性化对社会造成的缺陷与弊端。影片中东京的冷漠是现代制度高速运作的结果,比如影片出现的警察。警察遗失的枪械对社会的危害性不言而喻,而负责找回的警察仅仅是追查,面对涉嫌其他犯罪的人不屑一顾,对帆高冷漠无情,结尾在大楼内,不惜动用数名警力将枪口对准一个16岁的青少年。警察只是在按规章制度行事,简化了自己的人文思考能力。

        同样的思考也折射到了观众身上。观众对结局帆高选择的批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用功利得失解决道德问题”。

       但新海诚对于现代化并不只有批判。影片结尾的老人讲到,“东京的那一片地区,原本就是大海,一直到两百年前都是那样,据说整个江户都是入海口,而人类和天气慢慢改变了它。”

《天气之子》——华丽的反叛与深沉的内涵(2)立意-第4张

适应暴雨的东京

        这可以明确感受到新海诚认为现代化是正向的,充满了人的智慧,即便东京依旧下雨,现代化的脚步令生活能够继续下去,人类可以并且应该去适应生态环境,转变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状态,形成共生关系。

        影片中具有生命的“天气”逐步侵占人类的生存空间,就好比曾经人类对于自然的掠夺一般。曾经自然选择服从人类,如今人类也只能服从天气。具有轮回意味的剧情也揭示着从没有什么能够成为自然的主宰。

 

        新海诚重造了一个华丽而又写实的东京,对现代化的思考,对社会的反叛,对自然生态的反思融于这个带有遗憾的故事。《天气之子》是新海诚电影的高峰,他尝试着突破,尝试着寻求共鸣。

 #动漫生涯#动漫生涯#


© 2022 3楼猫 下载APP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