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穢的我們第一章》:救贖永遠不是他人的恩賜,而是自我的發現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12-18 11:25:46 作者:dzcbb Language

觀前提示:只玩了第一章寫的,還沒玩第二章,如有不對,還請多多包含。

球球審核大大,想上推薦!!!!!

省流版本簡評:遊戲11塊錢,對得起價格。值得買。遊戲內核塑造出強烈的宿命感與悲劇感。讓人不得不沉思。

兩個小時左右的遊玩時間。解密不難,故事情節概括就是:男主一生懦弱,從小被母親嫌棄沒有出息,長大在工作中被前輩欺辱,生活當中唯一的光亮便是妻子與女兒,可最終女兒也被車禍奪走,妻子也離他而去,最終結緣與佛。

單從第一章來看這個恐怖元素不足。這種不足來源於二維的呈現方式,另一個則是畫師的風格還不夠瘋魔。其實像是《煙火》和《三伏》這些遊戲,同樣也是二維的呈現方式,但他們的畫風太瘋魔了,讓人不自覺地掉san。有幾個解密相對來說缺乏一定的引導環節,比如火化室的配電箱,我在想它是全盤來看,後來發現只要每行連成線就可以。還有墓前點蠟燭。這些東西多試幾次倒也能出來,但是沒啥意思。可圈可點的是那個教室中的解密,我真是被擺了一道,那個大明和小明有同樣的蘋果,大明給小明兩個,小明比大明多幾個蘋果。下意識想成倆。還有白居易的《池上》很有意思。(我小時候沒背過這個詩)這些都是出彩的地方。

《殘穢的我們第一章》:救贖永遠不是他人的恩賜,而是自我的發現-第0張

其實從開頭的這些文本就感覺很不錯。怨穢地、怨念、無者這些概念很複雜。讓人開始要品味品味遊戲自身內部所蘊含的深刻內涵。(但是從完成第一章的角度而言,感覺上述的這幾個概念除了在遊戲交互過程略有提及外,便無其他具體的展開了。)這個遊戲是按照章節發佈的,這種售賣模式是在國產恐怖遊戲中並不常見的一個模式。主要的原因也是國產恐怖遊戲相對來說體量較小,多次分段售賣,有智商稅的嫌疑。不過從另一個角度想,對於遊戲開發者和玩家來說或許是件好事兒,後續的章節和內容可以根據玩家們的反饋來進行調整。這其實也很不錯。

《殘穢的我們第一章》:救贖永遠不是他人的恩賜,而是自我的發現-第1張

遊戲多數時間下是以這個女人的樣貌存在的。她的眼睛被蒙上了,耳朵似乎也被堵住了。

《殘穢的我們第一章》:救贖永遠不是他人的恩賜,而是自我的發現-第2張

將保存點有獨特的命名,其實是在將開頭的文本概念進行延伸。當然這些具象的闡述越多,玩家們就能夠更好的與遊戲的深刻內涵進行共情。

《殘穢的我們第一章》:救贖永遠不是他人的恩賜,而是自我的發現-第3張

小鞋、蝴蝶結、禮服這三件東西毫無用處,在遊戲的結尾中有所展示。遊戲的交互方式很簡單,找對合適的道具進行合適使用,即可觸發劇情。

《殘穢的我們第一章》:救贖永遠不是他人的恩賜,而是自我的發現-第4張

其實這個時候說我們多數狀態下的這個女人就是無者,具體無者這個詞語也並不是專有的佛學或道家概念,而是遊戲作者的自創詞語。具體如何解釋還有看後續的內容。這裡提到的刻印的設定其實還是蠻有意思的,因為刻印是對空間的終結和破除。而付出的代價就是身體的負擔和沉重,似乎就是將其他怨穢地的怨念吸收到無者的身上。無者身上有了“有”,負擔增多所以就會體力下降。做這樣的解讀,也是可以吧。

《殘穢的我們第一章》:救贖永遠不是他人的恩賜,而是自我的發現-第5張

當破除一段空間的怨念後,就會出現這樣的結算動畫。一共有八個刻印,貫穿這個男主從小到大的一生,從小的時候他的身上就已經深深烙上了順從的印記。

《殘穢的我們第一章》:救贖永遠不是他人的恩賜,而是自我的發現-第6張

母親周遭的所有眼睛都向母親投以羨慕的眼光,這讓母親大為滿意。也在“我”的眼中顯得額外的可怖。這樣的順從基本貫穿了“我”的一生,我基本無力去反抗和改變。所有的情緒和不滿,都化作怨念封存在不同的時空,不同的地點裡。

《殘穢的我們第一章》:救贖永遠不是他人的恩賜,而是自我的發現-第7張

遊戲中有這個耐力條的設置,我們大部分玩家都明白:一定是會有追逐戰的。追逐戰就是被這個大胖子哐哐追。特意截個圖。後面偶爾也會出現幾次。我個人更傾向於將這個怪物理解為它是怨念的具體化,張著一張可怖的嘴。就像那些人說出的惡言像刀子一樣,戕害“我”。

《殘穢的我們第一章》:救贖永遠不是他人的恩賜,而是自我的發現-第8張

其實在遊戲裡面玩遊戲,這種設計已經不算特別。但是這會給人一種深刻的代入感。而遊戲內容所講的故事往往具有極其強烈的諷刺意義。

《殘穢的我們第一章》:救贖永遠不是他人的恩賜,而是自我的發現-第9張

到後面其實再度出現。遊戲對應著理想的美好,而現實的遊戲往往是讓人難過痛苦的。在兩個不同的章節之間形成強烈的呼應。一種強烈的宿命感,不甘直擊人心。

《殘穢的我們第一章》:救贖永遠不是他人的恩賜,而是自我的發現-第10張

“我”其實也有遠大理想,也想成為自己的英雄。可是現實讓“我”不得不低頭,變得唯唯諾諾,變得只會順從。被人欺辱,被人欺凌,被人說沒出息。

《殘穢的我們第一章》:救贖永遠不是他人的恩賜,而是自我的發現-第11張

反抗只是徒勞的掙扎,只有在這樣一次次徒勞之中,變得開始不再想去掙扎,當人們一直說“我”沒出息的時候,“我”就已經向他們所講的那個方向去發展了。小的時候,那個讓“我”安全的順從,已經成為人生最大的絆腳石了。

《殘穢的我們第一章》:救贖永遠不是他人的恩賜,而是自我的發現-第12張

遭受校園欺凌,還要被家長和老師們埋怨不夠有勇氣。他人將自己的過錯放在“我”的身上,成為啃噬“我”的惡魔。

《殘穢的我們第一章》:救贖永遠不是他人的恩賜,而是自我的發現-第13張

其實這個問題,既是主人公的自我懷疑,也是作者向我們這些玩家的提問。我們不只要在遊戲裡做出自己的選擇,同樣人生的主導權也要牢牢握在手裡。豬頭同事的欺凌,女兒的意外,妻子的離開,讓“我”意識到這一生是多麼可悲,是時候要做出自我的選擇了。

《殘穢的我們第一章》:救贖永遠不是他人的恩賜,而是自我的發現-第14張

《殘穢的我們第一章》:救贖永遠不是他人的恩賜,而是自我的發現-第15張

救贖永遠不是他人的恩賜,而是自我的發現。

永遠只靠自己。

感謝閱讀到這裡。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