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二观的数据出来了,大概情况就是这样。
一句话总结就是:除了《原神》,全部扑街。
老游戏还能依托体量苟延残喘,能逆势上涨的寥寥无几。
从前二位流水下降但排名却上升的窘境就可以看出来,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新游戏活到三个月就可以烧高香了,争取凉凉前在玩家视野里刷一波存在感。
对于这个情况,也有很多游戏媒体分析了原因,总结起来大概就是三点:
①资本收缩
②人才稀缺
③版号限制
我想就我的想法,聊一聊我的想法。
1、资本——来得快去的也快。
去年年初的时候,市场上还有150多款游戏正在研发,但一年里真正上线的却仅仅20款游戏,不复前年每个月都有好几款新游戏争锋的盛况。
停服的停服,跑路的跑路,二次元游戏不再是一块香饽饽,反到成了人人闻之色变的泥潭了。
资本的嗅觉远超我们普通玩家,他们潮水般的撤退——这个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游戏这种服务型的行业,如果想要开拓用户,一般只有两个方向:要么吃到增量,要么挖掘存量。
刚接触游戏的玩家一般不会对游戏质量有太多挑剔,这个时期就很容易萌发一个现象:换皮游戏泛滥,骗子公司也多。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二次元”都是“换皮骗氪”的代名词,人们普遍觉得这类手机上兜售美少女的游戏除了美术一无是处。而在《原神》出现之后,这类说法几乎绝迹。
经历众多垃圾换皮游戏洗刷的玩家们,迟早会具有辨别什么是好游戏的能力的。
随着手机的普及率增加,如今国内游戏市场的玩家增量已经被消耗殆尽了。
更糟糕的是,《原神》出圈了。
就好像你提到“5V5”大概率想到《王者荣耀》一样,如今的玩家提到“二次元”,也多半会想到《原神》。
这也就意味着,2020年后新出的所有游戏,都要笼罩在《原神》的阴影之下。
那四个字,对于游戏行业来说是否符合还有待商榷。但对2021年之前贸然入场的二次元中小厂们,那就是真正的“黑暗降临”。
做独立游戏比做“垃圾换皮二次元”更稳定、更赚钱,终于不再是笑话。
2、恶性循环。
新游戏死的太快→玩家不愿意玩→新游戏死的更快→玩家更不愿意玩。
正常的游戏如果要停服,一般都是寿终正寝,由于此事这个游戏的玩家和影响力都很小了,即使停服也不会起什么波澜。
但是对二次元游戏来说,远的有《云裳羽衣》停服被叫停,近的有《跃迁旅人》上线仅仅三个月就宣告重做所有旧数据作废。
这似乎说明,二次元玩家们更加不能容忍一款游戏被轻易关停。
因为“二次元游戏”的核心卖点,是玩家与角色之间的“情感连接”啊。
长期下来,核心二次元用户必然会被长期运营的稳定的老游戏挖走。
氪的金打了水漂倒无妨,但你投入了心血的老婆们刹那间天人永隔了,这谁能不难过呢。
但反过来说,如果一款游戏可以坚持走下去,也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内活的还算不错。
而如《幻书启世录》这类明明还有些许活力的游戏随意停服,是对玩家的残忍伤害,对网易自己的二次元规划来说也是一次沉重打击。
所以这些老厂啊,是真不行。
3、风险。
说了说这个市场内部存在的问题,也不得不提一下外因了。
2022年历经的游戏界第二次版号寒冬,严重的摧残了游戏公司的现金流和投资者的信心。
而更悲观的,是整个大环境对于文化行业的不看好。
前几年一刀切的砍掉教培,似乎并没有降低学生的学业压力。限制影视作品的题材,最终好像烂片越来越多。限制未成年人玩游戏,也并没有提高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
版号寒冬,也没能“倒逼精品”。
如果从更高的出发点去理解它们,似乎不难发现这是一次全方位的对于“教育”的改动,“教育”针对的也不仅仅是学生,也包括这个社会上所有接受熏陶的青年们。
从个人的角度,我无法评价这个趋势。或许从长远利益来看,如果能发展民生与工业和维系社会结构的稳定,放弃“文化”这个不稳定因素或许是合理的。
希望2023年可以更好一些。
#原神3.4版本创作者征集活动#